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音乐活动作为幼儿教育中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将其与游戏充分融合,能有效激活幼儿的音乐学习热 情,提升教学效能 。 因此,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应基于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教学现状,创设出丰富且趣味的 游戏化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爱上音乐、感悟音乐,最终内化出良好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活动 游戏化 策略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指南》明确提出, 幼儿园要基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选择可以促使儿 童产生浓厚兴趣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 由此可见, 将幼儿教育活动内容和“游戏化”方式贯通融合,不仅 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每个幼儿的天 性,促进幼儿不断快乐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途径 。而音 乐活动作为幼儿教育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 儿园教师应注重将其以游戏化方式融入到教学中,以 此来丰富和创新音乐活动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幼儿音 乐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概述
“游戏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各种游戏元素、机 制去促进影响幼儿 。从教学视角来看,游戏化融入教 学活动中,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力的提升。 音乐活动游戏化则是通过利用游戏化、活动化的形式, 让音乐活动变得更为符合幼儿心理认知,从而促使幼 儿获得更为愉悦的学习体验,以及感知、创造能力的 一种幼儿教育模式。
从其价值体现来看,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 一,从学习兴趣层面来看,在幼儿教育中将音乐活动 游戏化以后,整体的学习氛围变得更为符合幼儿的认 知发展特征,在轻松愉悦、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中,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促使幼儿 更为专注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去,使音乐活动取得事 半功倍的效果。第二,从学习效能来看,音乐活动游戏 化打破了传统音乐“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音乐学习 内容完全融入于轻松趣味的音乐游戏中,这种寓教于 乐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更容易被理解、接受,从而 有效提升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为未来幼儿音乐素 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从幼儿本身层面来看,音乐游戏活动中,每一个幼儿的天性都被释放,他们 自由歌唱、游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能极大促进幼儿 满足感与自信心的建立,让幼儿获得更为积极正面的 情感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能逐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以及健康心理和人格,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 展,为幼儿未来成长做好了准备。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教学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幼儿园开始重视各个领域 的教育水平提升,但是目前在艺术领域的音乐活动教 学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无法达到良好的 教学效果 。具体来看,是受以下因素影响而造成。
( 一 )理念落后
从教学视角来看, 音乐活动游戏化是教学思维、 理念上的一次创新转变 。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教 学音乐活动游戏化过程中,较容易陷入“音乐活动=游 戏化”的误区,大多数教师从潜意识中也认为音乐活 动就是游戏,在这样固化思维下,使得幼儿园音乐游 戏的开展存在较大缺陷,没有将音乐活动和游戏化进 行真正融合。此外,从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师资来看, 大多数教师的综合能力较强,但是较为缺乏专业性的 音乐教师。但是想要将这种音乐活动游戏化真正贯彻 落实到教学中去,并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就需要 教师有较强的音乐能力和素养 。在这样的情况下,音 乐活动并不能真正体现经典音乐作品的节奏与旋律。
(二)融合不足
首先,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幼儿园在开 展音乐活动游戏化过程中,游戏化的部分较弱,而较 为重视学生外在的行为变化,如是否唱得出、唱得好, 过度重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却忽视了学生 内在音乐品质和素养的培养提升。在这样的形式影响下,并不能真正地激发出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其 次,从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教学设计上来看,由于没有 充分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征进行设计,虽然大多数 教师有意识地增加了音乐活动游戏环节,但是整体的 融合度并不高, 导致幼儿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感下降, 对音乐知识的吸收理解不足。
(三)形式单一
音乐活动的游戏化需要多元化的形式进行衔接,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教学效能。但是根据幼儿园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形 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灌输式”“以教为 主”的教学方式,对于音乐活动游戏化来说,这样的说教只会让课堂枯燥无味,完全违背了其游戏化的实施 要求 。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而且在缺乏针对性指导情况下,幼儿的音乐创造力、素养自然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1]。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的“四丰富”策略
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游戏不仅是他们的自 然天性,也是他们音乐学习的重要“桥梁”,通过游戏 的无缝对接,音乐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充满趣 味性,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进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动 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幼儿 园应以“优化教研”为基础,并让教师基于幼儿的认知 发展特征, 将音乐教育内容与科学合理的游戏相融 合,并从“情境、体验、思维”三大层面入手,来深化音 乐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效能,从而让幼儿去体会音乐快 乐,感悟音乐内涵,最终来提升幼儿音乐素养,促进幼 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 一 )丰富教研,创新设计
著名学前教育家陈淑琴曾说过,对幼儿进行音乐 教育时,游戏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在需求,教师在组织 此类活动时, 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游戏化方式和手段。 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利用游戏化方式和手 段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这也意味着幼儿园应重视 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教研, 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让教师从音乐活动的内容入手,深挖其中的游戏化衔 接点,并基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兴趣点,选取他们喜 爱的游戏进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将作为主线 贯穿活动始终,从而产生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音 乐游戏,以此来为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活动开展奠定基 础。例如,设计《狮王进行曲》这一音乐游戏活动时,此 次活动的教学目的之一, 就是要基于幼儿爱模仿这一 认知特征,让幼儿有创意地展示狮子的步法、吹号、吼 叫等,还有为狮王表演的各种小型动物 。因此,教师可 以设计一个能让幼儿有机会参与和创作的游戏 。比如 一开始,幼儿听到了钢琴声,就会从滑梯上滑下去,然 后宣布:“狮王来了! ”接着,教师要求所有的幼儿站起 来,吹一下口哨。透过整个游戏,幼儿在学习狮王走路、 吹号,模仿狮子、模仿狮王的动作时,不仅会变得兴致 勃勃,而且在整体的活动中,也能丰富他们的体验,让 幼儿真正体会到狮王的身体构造和表现的内涵。
(二)丰富情境,激活兴趣
幼儿天性热爱游戏, 游戏是链接学习的重要桥 梁,也是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催化剂 。想要让音乐活 动游戏化真正实施落地, 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能,多 元化的游戏形式,结合音乐教育内容,构建出丰富多 彩的趣味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在开展音 乐活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以幼儿兴趣为切 入点,将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与音乐活动进行充分 融合,并通过趣味化的情境形式进行呈现,从而让幼 儿的学习兴趣得到释放,在课堂情境中感受到音乐的 快乐与魅力[2]。
例如,开展大班《机智的小老鼠》这一音乐游戏活 动时,教师从日常观察中发现,幼儿在阅读绘本后喜 欢用表演的方式表达情节 。基于这一学情,教师便选 择了一些幼儿熟悉的角色形象及故事主题,原创设计 了一个故事、角色扮演为主的歌唱游戏活动,在音乐 的选择上,则用了幼儿都非常熟悉的《狮王进行曲》的 部分旋律进行了填词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故事 情境的引导,很快就激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后面进 入到表演时, 幼儿对小老鼠和狐狸的角色演绎精湛, 大家将这些角色通过歌唱进行惟妙惟肖的表达 。又 如,学习大班《神奇巴士》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时,音 乐主题是一辆神奇巴士带着一群乘客去旅行。那么这 辆巴士到底要开向哪里? 乘客们在旅行途中将会有什 么有趣的经历? 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角色游戏 情境,让幼儿几人一组,在活动中一起和教师玩了穿 越游戏,在音乐中体会音乐的节奏感,还邀请了现场 的“客人”(幼儿扮演)一起乘上神奇巴士,一起穿越到 了神奇乐园。不难看出,通过这样的多元化情境构建, 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丰富体验,深化理解
音乐作为幼儿教育中艺术领域的一门核心学科, 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音乐这种动态艺术熏陶下, 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是从幼儿的认知特征来看, 他们的认知尚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 对于他们来说 探究音乐的内涵和艺术性是一个较为晦涩难懂且深奥 的领域 。因此, 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内涵理 解,提升其艺术领悟能力,教师应通过音乐活动游戏化 的形式,引导幼儿把握正确探究方向,让幼儿多体验、 多感受,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他们的音乐领悟理解 能力,并掌握一些简单的节奏、旋律技巧[3]。
例如,在学习《小老鼠上灯台》这一音乐游戏时, 教学侧重点在“演唱”“理解”两个点上,教师应紧扣这 两个要点,以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幼儿 自然演唱,并在趣味游戏中让他们理解歌词所表达的 具体意义 。首先,要让幼儿练习发声,教师可以用“深 呼吸运动游戏”的方式来导入练习,引导幼儿一起来 小手叉腰,“呼呼吸吸”快乐练习呼吸发声法,让幼儿 掌握一些基本的歌唱呼吸技巧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 多媒体故事资料,让幼儿基本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随即,再创设一个角色扮演情境,让幼儿扮演成“鼠宝 宝”,并通过让鼠宝宝来演一演歌词所表达的“偷油” 故事,从而让幼儿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内容:一只贪 吃的小老鼠爬上灯台,偷吃了油,可是下不来 …… 最后,教师将“手指音乐游戏”承接进来,让鼠宝宝一起 进入到“边玩边唱”音乐活动体验中去,活动中让幼儿 利用手臂做灯台,同时,让幼儿在手指上带好“小老 鼠”指套,并学唱歌曲 。很快,在这样的趣味横生的游 戏氛围中,幼儿都积极投入到表演中去,在理解音乐 表达的内涵基础上,幼儿的表现更形象生动。
(四)丰富思维,拓展创编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爆发的 时期,而艺术领域的幼儿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正是集合 了这两个要点。简而言之,在音乐活动中要有意识地 从创造性这个点出发,引导幼儿进入到更高阶段的艺术创造中去 。因此,在音乐活动游戏化过程中,教师也 要注重幼儿的创作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创新设计相 关的创编游戏,融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并充分引导幼 儿发挥他们的音乐潜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造 力和音乐表达能力。例如, 开展大班音乐游戏活动《粗心的小画家》 时,教学侧重点则是两个方面:第一,在音乐知识的学 习上,要让幼儿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并唱好附点音符 。 第二,在学习意义上,要让幼儿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内 涵——懂得应做一个细心孩子,并引导幼儿尝试创编 部分歌词 。从学情上来看,虽然这首歌曲旋律较为简 单,歌词内容较为童趣生活化,唱起来朗朗上口,歌词 内容很生活化,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但是,这首歌曲 中附点音符、跳音等较多,对于幼儿来说也有一定的 难度 。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其中,首 先教师讲丁丁的故事,并运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 式,教师依次出示小尖嘴的鸭子、圆耳朵的小兔子和 没尾巴的大马,进行逐个提问,让幼儿来进行抢答,从 而来认识歌曲中的小画家“丁丁”,直观学习、理解歌 词的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将歌词创编游戏“我是细心 小画家”融入其中,让幼儿把丁丁的故事编成歌词,启 发幼儿为歌曲起名字,并学唱歌曲 。在这样的游戏贯 穿过程中,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幼儿不仅体验到音 乐歌词创编的乐趣,他们在日常中也经常会根据自己 的想象来进行二次创编。在这样的活动影响下,幼儿 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使然,游戏也是 幼儿学习音乐的重要“助力器”。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 的推进,《指南》也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 重要性 。将音乐活动与游戏进行充分融合对接,能更 好地激活幼儿的学习动力 。因此,幼儿园应基于幼儿 的认知发展特征,将音乐教育内容与科学合理的游戏 相融合,并从“教研、情境、体验、思维”四大层面入手, 来让音乐活动变得更加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轻 松氛围中,快乐游戏、自由歌唱 。最终,促使幼儿在体 会音乐快乐、感悟音乐内涵中,获得更好的音乐综合 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仙.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游戏应用策略探析 [J].基础教育论坛,2021(33):35-36.
[2]杜冰.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山 西教育(幼教),2021(9):59-61.
[3]于冬梅.运用多元互动策略提高幼儿园音乐教 育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 报,2021,37(8):15-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