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语文教材中饱含着丰富的思维元素,随着近年来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 培养也越发重视,强调立足于思维培养的深度学习模式的开发,在教学活动中把握思维培养的特点,运用科学 的方法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来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逐渐形成自 己的知识体系,有效提升思维的深度。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对象,立足思维培养的深度学习,结合教学内容 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培养 深度学习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 了注重学生思维培养与提升的明确要求,思维能力的 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语文作为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学科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 动,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的 脚步,积极实现立足于思维培养的深度学习,合理运 用教学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灵动导入,激活思维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 生走入到课本中,虽然教师激情飞扬地进行教学工作, 学生也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中,展现出非常活跃的一面, 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学生的思考能力还是 相对较弱, 课堂思维的含量也相对较低。造成这种现 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深度思考的意识与习惯,学生就像是一个大的知识容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 态,思维相对懒惰,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 。情境能够有 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够促进学生逐渐走 入到深度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 重学生思维的培养,积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以及 学习情况,为学生构建一个深度学习的情境,实现思维 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的课本内容时,作者用细腻 的语言描述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淋漓尽致地展 现出自然之美,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对生活的热 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关于 火烧云的相关知识:“大千世界中有很多奇妙之处,通 过课程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那么这次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天空之上, 一起来看一看另 一种自然奇观‘火烧云’。”教师简洁明了地为学生导入 课程, 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和认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课文, 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个自然 奇观:“同学们,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又是怎样 去描写火烧云的呢?大家去课文中仔细找一找,并向大 家介绍一下火烧云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简单描述了 火烧云的特点, 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火烧云 的实际情况, 并不是十分理解到底什么样子的云才是 火烧云。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图片 和视频带领学生了解关于火烧云的相关知识, 帮助学 生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有效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教 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去体验火烧云之美:“请大 家仔细观看,虽然火烧云乍一看是火红色的,但是有没 有发现它的颜色在逐渐发生变化, 然后告诉老师你们 都看到了哪些颜色?火烧云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这些颜色和形状都有哪些特点呢? 作者又是怎样描述 这些颜色和形状的呢?”学生根据观察说出了火烧云的 颜色和形状。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入课本之中,去品 读文本之美,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和学习,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是让学生去学习知识,而且是要通过学习实现对 其思维的培养,使其真正学会学习 。通过现代信息技 术的优势让学生体会并感受到课文的意境与表现力, 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去深度理解不同的文学作 品,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疑问,启发思维
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也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 养,不应过度关注于学生的成绩,而是从多角度立足 于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实现全面的 提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虽 然有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并发言,但是这些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思维相对凌乱缺乏条理,不知道如 何去思考问题,学习过程中也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所思 考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甚至有些学生明明知道问 题的答案,但是却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思维相对 零散,缺少组织与整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 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课本内容的学习去解答疑惑,在问题的帮助下促 进学生思维成长,在不断启发中引领学生进行更加富 有深度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的课本内容时,这是一 篇非常有意思的科普短文,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学会自主思考并提出问 题,从课本内容中去发现知识并思考知识。思维是从疑 问和惊喜开场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各 样的问题, 但是很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 态,这种情况极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式,不利于学生自 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如果不善于去发现问题,那 么就无法打破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够 真正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积 极设问,通过疑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 加富有深度地学习与思考,如“请根据文章的题目,简 单说一说蝙蝠和雷达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本篇文章 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那么在文章的开始阶段为什 么要去写飞机呢?”“文章中写了三次实验,请对比这三 次实验内容,说一说为什么第一次实验写得相对具体, 而后两次实验却写得比较简单。”“飞机所依靠的是无 线电波,而蝙蝠所依靠的是超声波,你觉得它们之间有 什么相同点呢? ”“请尝试叙述一下蝙蝠和雷达的探路 方法。”“学习完课文后,在仿生学方面你还能提出一些 问题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与蝙蝠探路 方式比较类似呢? ”“人类的发明创作很多都是从动物 身上所受到的启发,你觉得文章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 “通过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又有哪些疑问呢? ”问 题是引导学生质疑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源泉, 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不断优化 中提升教学效率与水平。
教师在疑问的设置过程中要注重层层推进、逐步 深入, 根据文章的内容与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 习,并通过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 生能够在问题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训练,开启学生思维 之门。
三、探究揣摩,深化思维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很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 生所呈现的答案较多,引导学生探究的内容却少之又 少,在教师的领导下学生的学习也趋于形式化,思维 浅显,缺少一定的思辨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 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文本的核 心内容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设计与学情相匹配的 深度思考活动,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提升学 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司马光》的课本内容时,这个故事 中既有司马光,也有其他的小朋友,教师可以通过反 衬的方式深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揣摩:“在当时 的情况下不仅仅有司马光在场,还有很多其他的小伙 伴在一起玩, 那么你觉得其他小朋友会有怎样的举 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说:“他们肯定是去喊 其他人帮忙了! ”“他们也肯定想过去找其他的工具救 人 。”“我觉得肯定有的小朋友也被吓到了,赶紧跑开 了!”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其将司马 光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对比,使学生对司马光有更加深 入的认识:“相比于司马光来说,他却不慌不忙,直接 用石头救出了那个小朋友! ”使学生能够深入到课本 中,进一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 。课文中以“水迸, 儿得活。”为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可 以根据这个结尾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司马光将那个 小朋友救出来后,大人们也都纷纷过来了,你觉得人 们如果看到了司马光的举动,会有什么表现呢? ”教师 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创造性 的思维活动为课文增添更多彩色的翅膀 。学生纷纷 说:“大人们肯定会夸奖司马光的,觉得他非常聪明! ” “我觉得大人们还会批评其他的小朋友, 以司马光为 榜样! ”“被救的小朋友家人也会感谢司马光! ”等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教师还可以引导 学生置身于主人翁的角色之中:“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想方设法地将孩子救出来, 其核心是孩 子,但是司马光却反其道而行之,最先想到的是如何 解决水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水的问题,掉进水缸里的 孩子才不会受到水的威胁 。如果你是司马光,你还会 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吗? ”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 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懂得任何事情都不能拘泥于惯有 的思维中,而是要明白敢于冲破惯性头脑,才会获得 更多的收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 势,教师要注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详细了解每一 位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使不同的学生都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还要注 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区别要求,如对 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 可以注重对学生的拓展 训练,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积极帮助学生去分 析自身的问题,实现更加富有深度的学习。
四、拓展延伸,强化思维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 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 关键环节,需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支持,很多学生在写作 过程中呈现出空洞无味以及无从下手的情况, 其根本 原因在于对事物缺乏独立的见解, 学习视野也相对狭 窄,缺乏求异思维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 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并在写作 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不断的拓展与延伸 中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才能实现思维的有效强化。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的课本内容时,在课 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 作的方式进行课本内容的学习,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 角色,在扮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到角色之中,通过 角色的语言感受不同角色的内心情感。教师还可以为 学生准备相应的道具支持,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将一些 “傲慢”“轻蔑”“恼怒”“谦虚”“友善”等词语充分地展 现了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利用课本的结尾来进行写作:“通 过表演,相信你们对每个人物角色也有了更加深入的 了解和认识,那么接下来请运用自己的智慧,继续将 这篇文章写下去吧,看一看谁写得最精彩! ”教师还可 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 例写出来,并加入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在循序渐进中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深度学习。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标新 立异的特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却出现了思维偏向的 情况,没有思考文中词句的前后联系,或者是没有结 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相关内容,无法领悟到文 本的真正内涵,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不利 。作为教 师要积极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与帮助,在写作的帮助 下为学生指点正确的思维方向,促进学生更加富有深 度地学习。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改的 启动,思维培养的深度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 键,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创设各 种情境,明确利用方向设定,在组织学生有效学习过 程中,利用思维敲响学习之门,设立疑问让学生带着 问题进行学习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复思考,主动 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获取学习经验,鼓励学 生建立自己专属的知识宝库,在不断的拓展与延伸中 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 。在新时代的发展脚步 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深度学习本质上入手,才能 真正地使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实 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 花,展现出语文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任广英.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的有效途径探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4):150-151+153.
[2]王娟华.以深度学习训练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六、八单元为例[J].教 育文汇,2020(12):44-46.
[3]嵇陈燕.点亮思维火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有效问题设计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0(5):17.
[4]李芳.基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 质的路径探析[J].课外语文,2020(13):23-24.
[5]张婷 .撬动思维发展 促进深度学习—浅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力的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20(28):58-59.
[6]吴琳.融入传统文化,提升思维品质—小学语 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J].华人时刊(校长), 2020(3):58-59.
[7]潘瑶倩 .基于深度学习的思维提升策略的研 究—— 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才智,2020(7):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