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思想政治课构建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界定概念入手,分析了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基本特点,以及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高中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依据;基本策略中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一个重要原则是“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要更贴近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概述
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也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环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起来, 用实际的社会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和实际的融合,来感受生活的可亲可爱,进而对未来的生活产生追求和热爱,自发学习理论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到高中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结合现实的生活,联系实际讲政治,将实际生活课堂 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要考虑到两点,首先是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高中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情景创设,从而实现课堂回归生活。 其次是要将现实生活课堂化,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教学生活要强调现实,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实现课堂和课后的无缝对接。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更充分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特色。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这与当前国家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以及社会科学常识方面的基本要求相一致,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学生的要求。 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功能所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师德历来都是衡量、评价教师的首选要素。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当前,很多教师都是凭借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笔来进行课堂上的知识灌输, 一味说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没有生机,课堂效率低下,改变这种现象 就是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教学回归生活。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强调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相连接,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形成思想政治知识和社会生活现象相结合的新模式。
具体到教学内容上面,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科技生活发展态势, 选择学生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分学科设计出各类可供学生选择的课堂内容。比如,在讲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影响的第二点表现“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这个知识点时,由于在练习册的相关题目中经常会提到“需求弹性”这一术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 需求弹性”这一名词进行补充介绍。
在教学实践中,我在交代出“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这两个知识点以后,指出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反应程度有的大有的小,就像橡皮筋一样,可以伸长,可以缩短,是有弹性的。而这里我们所讲的需求也是有弹性的。 这时,适时地引入“需求弹性”这一概念。众所周知,橡皮筋是有弹性的,这是人们生活的体验,而将需求弹性比喻为橡皮筋的弹性,取譬贴切,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了。 这样做不仅是对教材进行了“需求弹性”这一知识点的补充,可以说更是对书本进行了生活经验与生活体验的充实。
(二)采用启发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又不可缺少学生自主学习的贯彻。 比如,“阶级的形成” 是初三思想政治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习通过回忆原始社会末期, 由于生产加快发展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现象,才能理解阶级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强调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知识,并且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根据这一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就要进行生活化回归,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兴趣为先导,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通过生活化的学习,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生活技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430/2019043002314579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