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根据中学生记忆特点,针对初中科学学科中由多个要素组成的记忆性知识,论述了口诀故事记忆法如何帮助学生记忆此类知识。着重从口诀故事记忆法教学的必要性,口诀的设计思路,故事编写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口诀故事记忆法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口诀故事记忆法教学的基本步骤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口诀故事记忆法 多要素记忆性知识 记忆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科学学科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大主题综合而成,物理、化学主题以方法教学为主,学生一经 掌握便不易遗忘。但是,生物、地理主题中,记忆性知 识较多,而且这些知识分散在三个学年中学习,各模块知识的教学时间较为分散,同时不同模块间的联系 也不密切,导致中考前,学生对很多知识早已遗忘。中考复习时常常需要教师当作新课知识重新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作为新知重新记忆。尤其是由多个 要素组成的记忆性知识,学生即便是在多轮复习后仍然会顾此失彼,记忆不全。
因此,为帮助学生提高此类知识记忆的持久性、高效性和全面性,本文将低年级学段中常用的口诀记忆法和编故事记忆法相结合,改编成适应初中科学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二、口诀故事记忆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科学学科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不在少数。 因此本文提出口诀故事记忆法,意在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初中科学中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性知识。
(一)记忆概述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提取 (再认或回忆)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1] 。识记是记 忆的开端,是大脑皮层内信息的输入与获得,它是通 过反复感知从而记住某一事物,并在脑海中留下印象 的过程。将已编码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下来,过一段时间 后再提取,这一过程就是保持,是识记的延续。随着时 间的推移和后来经验的影响,这些储存在大脑中的信 息会发生质变和量变[2]。待到提取之时,很多细节会被遗漏,即遗忘的过程。
(二)记忆策略
对于初中科学中的多要素记忆性知识,多数学生采用机械识记的方式,这样记下的材料保持时间短,准确率低,记忆效率低下。为降低学生在一段时间后对储存的信息的遗忘率,教师需帮助学生利用记忆策略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以及由主体所使用的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和技能 。”袁维新在《对学生记忆策略的培养》中指出:“记忆策略是指主体运用记忆的一般规律,有效地识记、保持、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3]。由此可见,使用记忆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识记、保持、提取储存大脑中的信息。 常用的记忆策略包括编故事记忆法(又称导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连锁记忆法、定桩记忆法、首字母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4]。
本文介绍的口诀故事记忆法则是结合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编故事记忆法等记忆策略帮助学生编码信息,以意义识记代替机械识记,有效提高记忆 效率。
三、口诀故事记忆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口诀故事记忆教学法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整 体化、系统化。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植物体内的五大 组织》和《人体内的四大组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该 教学法帮助学生记全植物体内的五大组织和人体内 的四大组织。而且,在学生逐一学完人体内的八大系统后,该教学法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将八大系统建立起 联系,提高记忆效率。此外,科学学科中部分概念中存在多个要点,学生在信息提取时常常容易遗漏一二。例如八年级溶解度 的定义包括四个要素,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常常会 顾此失彼。而口诀故事记忆法恰好能帮助学生记全各个要点。以下是本人在上述内容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一)口诀“输赢积分榜”在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植物 体内的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 生组织这五大组织的特点。为帮助学生记全植物体内 的五大组织,我将口诀“输赢积分榜”通过游戏转化为 故事留在学生记忆中,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效 率。
1.口诀“输赢积分榜”在课堂上的实施过程
《植物体内的五大组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较多且枯燥。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融入了“抢答积分”的游戏环节,即我在黑板右侧借助彩色磁块设计了“积分榜”,学生通过抢答基础知识获取积分。
同时这个“积分榜”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还在课堂小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时,我指 着黑板上的“积分榜”对学生说:“这就是我们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 ”正当学生满怀疑惑地望着我时,我在 “积分榜”三个字左侧添加了“输赢”两个字,构成“输赢积分榜”的口诀,并将“输导组织”四个字标在了 “输”字的上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赢”代表“营养组 织”,“积”代表“机械组织”,“分”代表“分生组织”, “榜”代表“保护组织”(故意通过不标准的发音,混淆 bǎng 和 bǎo 两个音),从而通过口诀“输赢积分榜”对 应“输营机分保”,完成本堂课的小结。
2.“输赢积分榜”设计在教学中的成果反馈
通过本次故事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大 增,为接下来生物学记忆性知识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此外,经过本次口诀故事教学,我班学生对该内 容的记忆达到了较为高效的效果。在期中基础知识梳 理阶段,关于植物体内的五大组织的默写,所教班级 正确率高达 93.75%,较其他班级的正确率而言,优势 较为明显。班上凡是按“输赢积分榜”口诀依次默写出 五大组织的 71 位同学中,仅 1 人由于错别字失分,而 按书本顺序依次写出五大组织的 9 位同学中,有 4 位 同学出现了失分 。 由此可见,口诀故事记忆法对多要 素记忆性知识的学习效果较佳。
(二)口诀“上帝即神”在教学中的应用受“输赢积分榜”故事教学的启发,在《生物体的 结构层次》第三课时《人体内的四大组织》的教学中我 仍采用了编故事的方法。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 组织和神经组织四个词中各提取一个字。为了能顺利 编写成故事,我反复推敲,取了“上”“缔”“肌”“神”四 个字,借助谐音得到了“上帝即神”的口诀。
在课堂上,通过故事讲述告诉学生:基督教信徒信 奉上帝,他们认为上帝就是万物之神。接下来在黑板上 板书“上帝即神”,引导学生解释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什 么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同时在基础知识默写情况的统计中,我发现学生 对植物体内的五大组织的填写正确率较高,同时对于 人体内的四大组织的正确率更是达到了 100%的喜人 成绩。
(三)故事“瘟鸡保质”在教学中的应用
八年级第一章中溶解度的概念包含多个关键词。具体的定义表述如下: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克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其中包含四个关键词,即“一定温度” “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和“溶质的质量”。对此,即便我在上课时再三强调,在批改作业时,我仍发现学生对 于当中的各个要素存在记忆模糊、不确信等现象。
1.故事“瘟鸡保质”的编写原因
作业中, 在未明确温度的前提下判断溶解度,几 乎没有同学选择“不能确定”这一答案,显然这是因为 学生未掌握溶解度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比 较这一知识点 。 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避免该知 识点再次出现大面积失分,在习题讲解前,我编写了 “瘟鸡保质”的故事。
2.故事“瘟鸡保质”在课堂上的实施过程
首先,我从“一定温度”“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 和“溶质的质量”四个关键词分别提取了“温”“剂”“饱” “质”四个字 。然后编写了“瘟鸡保质”的故事,具体内 容如下:老师小时候,家里养的鸡由于圈养的地方太 小,都得了“瘟鸡”病(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禽流感)。 原本准备卖钱的鸡都濒临死亡 。 由于家境窘迫,只好 廉价出售,但本着诚信的原则,老师还是告知顾客这 些卖的鸡是瘟鸡,但是我们家的瘟鸡是可以保证质量 的 。然后我就在摊位前立了一块牌子,写着“瘟鸡保 质”。讲完这个故事后,我同时在黑板上对应写下“瘟 鸡保质”和“温剂饱质”,帮助学生记住溶解度必须包 括“一定温度”“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和“溶质的质量”四个要素。
四、口诀故事记忆法教学的作用及基本步骤
通过口诀故事记忆教学法在《植物体内的五大组 织》《人体内的四大组织》和《溶解度》的概念教学中的 应用,本人对该教学方法的作用和基本的操作流程有 了以下认识:
(一)作用
从上述几个案例的教学中不难得出:口诀故事记 忆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多要素记忆性知识。 其高效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记全初中科学多要素概念中的多个要点
科学概念常包含有多个要素,如前文提到的溶解 度,就包含“一定的温度”“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和 “溶质的质量”四个要素。针对此类概念,口诀故事记忆 法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记全当中包含的所有要素。
2.汇总初中科学相关联的记忆性知识
初中科学生物主题的教学中,多个名词常共属于 同一结构层次。如前文提到的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 械组织、分生组织和保护组织同属于植物体内的组织 层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同属 于人体内的组织层次 。对于这类记忆性知识,口诀故 事记忆法可以更系统地汇总各个名词,同时降低概念 混淆的概率(如学生常错以为人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 织是保护组织,采用此方法后,学生可以清晰地记住 保护组织属于植物体内的组织,而上皮组织才属于人 体内的组织)。
3.帮助学生树立编口诀故事的记忆意识
经过教师整个初中阶段对编口诀故事的演示、引 导,学生面对多要素记忆性知识时,可以想到用编口 诀、编故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意识的树立,不仅 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科学学科知识,而且可以应用于更 多的学科中,对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
(二)口诀故事记忆法教学的基本步骤
在学生了解某一科学概念的内容后,为帮助学生 记全或汇总以上概念,教师可采用口诀故事记忆法辅 助教学 。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各要素中提取字词
口诀故事记忆法教学第一步是拆分出多要素记 忆性知识中的各个要素,然后从每一个要素中分别提 取出一个字,提取字词的原则是所得到的字朗读时可 以连成较为通顺的词语,若此步骤遇到障碍时,可尝 试对字进行重新排序,直到连成较为通顺的词语 。如“一定温度”“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四 个要素中分别提取“温”“剂”“饱”“质”四个最核心的 字,连成词语。
2.利用谐音连成口诀
完成字词提取的步骤后, 接下来只需要通过朗 读,利用谐音即可产生口诀 。如“温”“剂”“饱”“质”四 个字可利用谐音连成“瘟鸡保质”的口诀。
3.根据口诀编写故事
由于通过提取字词连成的词句,通常只能达到顺 口的效果,并不一定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当学生仅看 到“瘟鸡保质”这个词语时,并不清楚它有什么意义。 因此为其编写故事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步骤。通过故事 的输入,学生能形象地了解“词语”的意义。
4.借助板书还原谐音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目前为止学生接收到的信息 依次是:听到故事—故事被概括成口诀 。但是该口诀 与所学科学知识间的联系还未建立 。 因此,教师需要 帮助学生将口诀转化成相应的科学名词 。如“瘟鸡保 质”需借助板书还原成“温、剂、饱、质”,再引导学生知 晓“温”指代“一定的温度”,“剂”指代“100 克溶剂”, “饱”指代“饱和溶液”,“质”指代“溶质的质量”。到此, 学生才将口诀与科学概念建立起联系, 才能达到高 效、持久、全面的记忆效果。
五、结束语
在“为迁移而教”“教会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教育 主题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要 教会学生迁移策略性知识的技能。本文阐述的三种认 知策略教学方法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更 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策略的迁移,面对类似问题时, 能自发地利用口诀故事记忆法编码信息, 帮助记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学习、积累策略性知 识教学经验,逐步掌握策略性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法,合 理运用并激发学生的认知策略,真正实现为迁移而教!
参考文献:
[1]杨治良 .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4:157-160.
[2]裘雪芬.高中化学教学中记忆策略的探索与应 用[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0.
[3]袁维新.对学生记忆策略的培养[J].中学生物教 学,1998,6(1):22-23.
[4]陆奕霏.认知策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 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