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06 11:44: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辽宁大学为改革样本,以破解高校党员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为切入点,探索高校开展“四 史”学习教育的途径,不断提升高校党员的政治素质 。“四史”学习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党员的现实需 求出发,调整教育方式、改变教育方法,优化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探索“四史”学习教育和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模 式,把党员教育为重要抓手的党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到教学、科研工作的各方面,实现党的建设和专业、学科 发展的深度融合,为高校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四史”学习教育  党员教育  课程思政

2021 年 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 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深入 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整 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规律,建设学习型政党 有重要意义。按照本单位的党史学习教育方案要求, 在对象范围上,党员干部学党史,其他师生群众学“四 史”,党员干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群体,党史学习 教育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时间安排上, “四史”学习教育以“七一”和十九届六中全会为节点,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各有不同。

\

一、高校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现状述评

党员教育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 要途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高校承担着为 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对党员的教育,是加强党对 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重要环节。高校党员的教育工作 通常被认为是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检验高校 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因素。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高 校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厘清高校党员教育存在的现 实问题和瓶颈问题,有助于”四史”学习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高校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法学院为例,教师党员层面,党员教师占教师 总人数比例约为 75%;从年龄结构上看,教师党员整体年龄偏大,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博士教师党员 比例相对较小,近三年,在新入职教师中发展党员的 比例较低。党员教师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党员教育的方式陈旧,方法不多。 学生党员层面,学院的在校学生层次覆盖了全日制本 科、第二学士学位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硕士 研究生、博士生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法学院有学生 党员 338 人(占学生总数的 20.94%),其中本科生党 员 90 人(占本科生总数的11.31%),研究生党员 248 人(占研究生总数的 30.32%)。从党员分布情况上来看, 法学院的研究生党员占学生党员总体比重大;研究生 党员在校期间发展比例小,转入的研究生党员基数大 (占研究生党员总数的 88.3%)。转入党员发展质量参 差不齐,体现为学生党员整体政治水平不高、宗旨意 识不强、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强、党员先锋模 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1.党员的教育方式相对单一。体现为党员教育与 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5G 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度不 高,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不高。 疫情期间探索出的高等教育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新 形态教学方法在党员教育中的应用严重不足,党员教 育仍停留在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层面。

2.党员教育内容存在供需矛盾。体现为党员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程度不高,党员教育内容体系亟待优化,党员教育的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之间衔接、契合度不够,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 “四史”学习的贯通性不足。

3.党员教育“两层皮”现象严重,政治理论学习和 社会实践相脱节。体现为入党前集中教育多分散学习 少、入党后分散学习多集中教育少 。党员教育未实现 入脑入心的效果。

4.党员教育的课程体系不科学。体现为课程设置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类型学生党员的现实需求,课程设 置同一性较强,特色党课、示范性党课的构建缺失,多 层次党员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细化。

5.党员教育的成效不显著。体现为党员的党性修 养不足,身份认同感缺失。

(二)高校党员教育的改革范式

1.教育方法的改革。以在线教学为主要代表的新 技术教学手段是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校的党员教育工作,可充分借鉴高等教育的优秀实 践经验,探索实施“互联网+党建”的党员教育新模式。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 技术等信息技术,把“互 联网+”技术融入党员教育工作,努力实现二者相融并 重,  实质性地推动信息技术与党员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党员教育的范式从以传授为中 心向以学习为中心转换,结合翻转课堂,实现教学方 式线上线下相融合。形式和载体上,要充分利用“两学 一做”和“三会一课”的常态化学习载体。

2.党员教育师资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思政 教育的优质师资,  优化调整党员教育的师资结构,打 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党员教育教学团队。

3.教育资源的改革。充分利用其他高校的优质党 课资源,淘汰“水党课”,打造“金党课”,实现党员教育 课程资源的共享 。结合党课内容开展党性锻炼、社会 调查、党员志愿服务、体验式教学等活动,实现党员教 育的多元化,增强党课的吸引力,提高党课实效。

二、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四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社 会主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升党 性修养水平的根本依据和内生动力。“四史”镌刻了党 的拼搏奋斗历程,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书写了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高校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四史”,旨在深化对党的 历史的系统把握,明确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 来;“四史”学习教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和有 力保障,有助于引导师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 “四史”的亲和力,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应以党的建设为连接点,坚 持以人为本,聚焦高等学校的“人”(教师+学生),推行 “党建+”工作机制,巩固党的建设的统领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建设协调统一。教师层面,以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为主要抓手,加强党建的思想引领,坚持师德师风第 一标准,建立健全创新师德教育、师德规范、师德建设 长效机制。学生层面,扣好学生思想上的第一颗扣子, 发挥教师党员的指引作用,  发挥学生党员的朋辈作 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 “四史”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着力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和职业伦理问题,把理想信念放在 首要位置,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有机相融。

\

三、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途径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即坚持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育德育心相统一,把“四 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德 法兼修人才培养目标,学与思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 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

1.将“四史”学习教育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 度相结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是一个系统的 制度体系,学习是基础,调研是手段,开展“四史”学习 教育,要将学习和调研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中,院 党委把学习领会、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院教学 科研的核心任务。(1)按照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 头脑、进教材的要求,由学院的长江学者等高层次教 师、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党委委员带头学习 习近平法治思想,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本科课 程 。(2)创新学习形式,邀请《中国法学》总编辑、全国 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最高人民法院 副院长、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的国内权威专家 来院交流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 。(3)结合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安排,开展了“学党史 悟思想 育人才 开新局” 建党 100 周年系列讲座,下设党员先锋模范讲党史(3  次)、班导师讲四史(1 次)、荣休教师法治大讲堂(3  次)等模块,把先进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  党员、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师资纳入党员  教育的师资团队,发挥党员教师和先锋模范党员的示  范作用,2021 年开展讲座 11 次 。(4)组织全体教师 、 博士生、部分硕士生 157 人次参加教育部习近平法治  思想大讲堂(13 次课,20 学时)。用好调研走访,开展了“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四史”学习教育的调研过程中,学院师生普遍反 映最强烈、最集中的是法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不能满 足学院一流学科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需求,软硬 件教学、科研、实验室、党建、团学活动空间和场地不 足,极大地限制了学院改革发展前景 。  为破解这个制 约学院改革发展的困境,  院党委采取的主要工作如 下:从学科经费中列支专项资金,专用于改善法学实 践教学示范中心的空间硬件环境;调整蒲河校区行政 办公房间布局,新增党员活动室、团学活动室等场地; 重新装修教研室、为教授工作间购置办公设备;全天 候开放蕙星楼两个法学院专用教室,新增 200 余个座 位,供师生教学、科研、党建、团学活动使用。

2.优化党员教育内容体系,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知 识传输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培育唯物主义的“四史”观。

“四史”学习教育在内容上要以需求为导向,把“四 史”学习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培育相结合,把党员教育 打造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将“四史”学习 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之中,扎 实推进党性教育。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将理论学习(特 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 首要任务;加强党员教育的实验实训环节,区分不同 类型的党员,制定分类教育培养方案,提高党员教育 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的政治水平。

3.创新学习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省内、市内的红 色教育资源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由党委书记带队,组织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代 表、积极分子代表赴律师事务所开展校外“四史”学习 教育专题调研;与律师协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共建活 动;开展党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组织院党委委员、“双 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以及部分师生党员代表等参观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 和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百年辉煌图片展。

4.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改革,及时将 “四史”学习教育的成果体现在课程中、试卷上、论文里。

引导教师将“四史”学习内容转化为教学素材,融 入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将“四史”学习教 育与法学专业知识考核相结合,  纳入期末考核范围; 将“四史”学习教育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选题相结 合,学术研究体现党的理论研究成果。

四、结语

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目标和“四史”学习 教育的总目标在本质上是相融相通的,也就是把“四 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 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 程,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 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炳林.认真学习“四史”坚定文化自信[N].光 明日报,2020-09-17.
[2]严国红 .认真学习“四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N].经济日报,2020-08-26.
[3]周苏娅.学好“四史”不断深化“四个正确认识” [N].黑龙江日报,2021-03-12.
[4]忻平,陶雪松.让“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N]. 解放日报,2020-08-19.
[5]靳诺.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四史”教育[J].思想政 治工作研究,2020(5).
[6]《求是》杂志编辑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 遵循[J].求是,2021(7).
[7]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中央文献出版 社,202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87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