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历史比较法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3 11:01: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青年一代正确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始终围绕核心目标,克服 教学理论书面化,教学手段单一化等倾向 。通过历史比较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程中的使用,以横向比较同时期不同空间的历史现象,思考和分析大背景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和 发展;通过纵向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突破时间限制,把我国处于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中国 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与指导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历史比较法  教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 想,也是中国人民奋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 。青年一代更 是肩负着这一伟大目标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 “概论”)课程从时代理论出发,讲授了中国革命、建设、 改革历史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具体结 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标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 髓,以时代发展最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理论成果 。深层次从理论上阐述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因此, “概论”课程必须在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线上,科学 理性的分析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积极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历史价 值观,将个人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起 来。为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严肃、统整、理性的教 学与党的历史发展结合,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 任的时代新人。

\

一、培育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所谓历史观,就是对待历史文化、历史现象、历史人 物和历史事件等这些历史问题的总的观点和看法。唯物 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尊重社会 历史的发展事实,它强调人们对待历史问题时,从历史 的客观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历史,承认 历史,还历史以本来事实[1]。“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大学 生历史观正确与否,  对国家未来规划与发展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强调引导人们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推动国家整体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如果大学生不能清晰透 彻地了解国家历史发展变革,对新时代所取的辉煌成就 也就无从谈起,对于中华民族在不断奋进中所取得的道 路、制度、理论、文化优势也无从理解,就不会从内心树 立真正的自信心和历史自豪感。在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向 前奔赴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希 望,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  只有培育当代大 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其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总 结经验,结合实际剖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理论与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历史比较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概论”课教学通过历史比较法,不仅有利于大学生 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更有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如何教会大学生在历史史料 中分析历史问题,并通过现象看待事物的本质,从而在历 史演变过程中总结理论经验。一般而言,历史比较法可以 从时间维度进行纵向比较,从空间维度进行横向比较[3]。

(一)通过横向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在“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

讲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不同时期与中国实践 结合创造出的时代理论精髓,  理清世界发展的脉络,要 把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相结合。尤其 是将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进行整体比较。在横向 比较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成 发展与国际背景和国际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阐 述概论课程两大理论内容提出背景时,充分结合国际背 景和当时世界变化,深入分析大背景条件下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处境,需要解决的重点社会问题是什么?  所面 临的挑战和风险又是什么?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很好 的理解,不同时期的国家领导集体针对国际背景下中国 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机遇、风险而提出一系列理论上的 指导和战略实践安排上的重要意义,也能够对在时代发 展中提出的理论要点予以把握 。  同样,将中国的发展状 况与世界发展相对比,历史也时刻提醒我们:即使时代 更迭,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美好生活的愿景更加强烈,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旧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概论课堂 要通过横向比较法,  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牢记历史教训, 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的坚持党对一切 工作的领导。在汲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社会发 展新面貌,不断增强自身“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紧密结合,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2.概论课教学中,历史横向比较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围绕不同空间类似的历史事件,在类似的环境或背景下,对不同国家和民族处理相似问题的举措和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增强信念,坚定道路 , 坚定领导和坚定发展。例如中国和美国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举措分析,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国  家应急机制,调配资源,时刻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打响了“湖北保卫战”,全国上下一盘棋,合力同心共同抗击疫情。从停工、停产、停学到复工、复产、复学再到中国经济焕发活力,  实现 2020 中国经济正增长突破 100 万亿元 。而相对每每叫嚣“人权”的美国,疫情防控不力,感染人数激增,民众抗议、示威游行,医疗物资  分配不均等现象比比皆是。横向比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场面?根本在于美国所追求的利益大多是资本主义集团利益的最大化,美国民众所追求的“人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私利保护,并不是群体社会、群体利益 。 然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4]。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 为民族谋复兴 。  因此在中美两国疫情防控的举措中,我们更能无比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通过横向比较法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谋取幸福的政党,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不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通过纵向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在概论课程教学中,采用历史纵向比较不同时间具体重大历史事件,把相同或是相似的主题内容进行纵 向比较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感悟时代质变。如“新时代中华儿女奋力追逐中国梦”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求取 民族独立”的过去相对比,社会的主题都是围绕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但过去在面临历史危机 中,不同阶级、不同群体在历史抉择中却作出不同决策。 只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与国家时刻放 在首位,党的百年征途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 。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中国实 践相结合,在发展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发展。通过历史 的纵向比较,可清晰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摸索进步、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成长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从纵向对比中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

\

2.概论课程教学中纵向对比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突出纵向比较中新时代的“新”

例如,同时辛丑年的对比,1901 年辛丑年和 2021 年 的辛丑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20 年前的辛丑年, 中国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0 年后的辛丑 年,中方代表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 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120 年,  中国仿佛已换了人间!  120 年后中国人的底气和自 信,来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 来再到强起来的实力体现。从刘长春单刀赴会伦敦奥运 会,漂洋过海只为国人的荣誉而战,到苏炳添跑出亚洲 纪录,东京奥运大满贯的历史纵向对比,奥运梦的实现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祖国繁荣发展最好的 展示,航天梦、交通梦、脱贫梦的纵向对比,都显示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一项又一项的 佳绩。通过客观、形象生动的对比,使学生明白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好地加深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实际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总之,“概论”课程要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发展主线,  时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 题,运用历史比较法,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总结理论精髓。从历史发展脉络中,知来路,明去路,在比较中坚定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孙耀胜,李晓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渗 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8(11)
[2]吴静怡.加强当代大学生正确历史观教育迫在眉 睫[J].求知导刊,2018(13)
[3]王燕晓,杨峻岭.《培育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关键 环节》[J].北京教育(德育),2020(11):48-58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8: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79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