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汉语听力以及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8 11:33: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听力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地位以及对交际的重要性已经广为学界认可,但从认知的角度来讨论汉语 听力以及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较少,脑电技术为研究大脑的认知加工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文献回 顾,讨论 ERP 脑电技术在二语习得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并试图通过 ERP 实验数据结果,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影 响汉语听力水平的因素、探究听力教学是否可以更有效地习得语言知识以及从听力中习得语言知识的有效条件。

【关键词】汉语听力  教学  ERP 数据  N400 效应  P600 效应

一、引言

听力在二语习得领域是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一,  其研究地位以及对交际的重要性已经广为学界认 可,但是“听力教学的理论方法、听力理解的过程与测试 等方面”(翟艳,2019)的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研 究方法上,“二语听力实证研究的比例远远高于汉语听 力”(蔡薇、康硕,2020),特别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讨论汉 语听力以及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较少 。近年来,国内外 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Related Potentials,ERPs) 对语言实时加工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比 如,ERP 技术的时间分辨率是毫秒级别,  并且可以记录 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数据和神经生理数据,可以让学 者们研究特定的认知过程,非常有助于开展语言认知领 域的研究。ERP 现有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大多数以研究第 一语言为主,  针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开始比较晚,但 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ERP 在二语习得方面 研究非常重要,在揭示人脑活动的奥秘方面具有重大意 义 。但就现有的二语领域研究成果来看,ERP 研究还存 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 为数不多。

因此,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 二语习得领域运用 ERP 技术,  深入研究汉语作为目标 语的听力过程中脑机制的问题,更有利于揭示二语听力 的真实面貌与本质特征。本研究计划试图讨论并研究以 下问题:首先,通过脑电技术进一步探究影响听力水平 的因素,比如学习经验、环境、年龄以及语言知识等因素 是如何在认知领域影响听力水平的;另外,从二语教学 与学习方式出发,通过 ERP 的实验研究,是否可以证实 通过听力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习得语言知识;第三,尝试 探索更有效的从听力中习得语言知识的条件。

\

二、文献综述

(一)ERP 脑电技术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

科学家们一直希望揭开大脑活动的秘密,但苦于以  往的技术水平,学者们在大脑活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一  直无法深入 。  近年来,随着脑电波(脑电技术最初称为  electro encyphalo graphy,后简称为 EEG)提取技术的进  步,“我们可以将心理活动产生的微弱的脑电信号通过  计算机叠加技术,从自发脑电中提取出来,这样的信号  称为“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简称ERP” (Luck,2014;赵仑,2010)。这种脑电位,是大脑功能在外  界物理刺激以及心理因素刺激下的真实客观的反映, ERP 技术开启了大脑功能研究的新篇章,在认知心理学  等很多领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随着二语习得领域的不断成熟,二语研究者开始注 意 到 脑 神 经 科 技 应 用 的 重 要 性 。   1980 年, Kutas 和 Hillyard 在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 ERP 的语言研究 报告,第一次提出了 N400,即大脑在语义认知加工过程 中出现的脑电位,  接下来围绕 N400 进行了一系列的研 究,促进了人脑对语言加工脑机制的认识(Kutas,M. and Hillyard,S.A.,1980)。虽然 ERP 用于语言研究的时间不 长,但是它和基于行为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有着很大的 不同,  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研究手段  (束定芳, 2013)。  近十年来,中国基于 ERP 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 集中在汉语为母语者的外语学习,其中句法类研究最受 青睐,词汇次之(刘少强、杨文星,2020),但是汉语作为 目标语的二语方面的研究不多,  甚至在句法习得方面, 至今尚未出现汉语作为二语的研究,并且在理论和实证 方面都有待提高(靳洪刚,2019)。就跨语言研究的语言 范围而言,  尤其是在二语习得方面,ERP 研究目前所集 中研究的语言仍然以拼音文字为主,不同语言背景的汉语二语学习者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因此,二语研究领域急需在这方面扩展。

(二)第二语言听力研究

从近年来汉语听力研究与教学综述(蔡薇,2019)以 及二语听力与汉语听力的比较(蔡薇、康硕,2020)等研 究结果看,汉语听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法、教学技巧 以及活动方面,且多为非实证研究;对听力过程以及影 响听力的因素等问题研究不足,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可以 为听力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另外,在神经语言学方面, 中文大脑词库的研究(杨亦鸣,2000)已经渐趋完善,可 以以此为基础,尝试探索更有效的从听力中习得语言知 识,特别是词汇知识的条件。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与其他脑科学技术一样,ERP 实验的数据既能反映 时间方面的维度(毫秒为单位),也能体现空间方面的维 度(中脑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所以,ERP 实验经常被用 于涉及时间维度的认知加工活动方面的研究。在实验操 作中,ERP 通常有四种测量方法,  即四种常规脑电的测 量单位:时间段,大脑激活强度,正负极性以及脑皮层分 布。

就实验模式和内容而言,ERP 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心 理语言学的经典模式和任务,比如启动、词汇判断、语法 判断、语义分类、go/no go 任务、物体命名等;同时 ERP 也有其独特的范式,  比如经典的 oddball 范式和语义句 法违反范式。

在时间维度测量方面,科学家们已经总结出 N200、 N400 以及 N600 三个能够测量大脑语言加工的 ERP 效 应指标。N200 是出现在大脑额区中部的负波,可以反映 出大脑在词形层面,包括书写形式和语言等方面的加工 过程,  这一负波一般出现在刺激后的 200 毫秒左右; N400 是在大脑中央顶区出现最大波幅的负波,  可以反 映出大脑在语义识别和整合加工的过程,这一负波在刺 激后 400 毫秒左右出现峰值 。(Kutas&. Hillyard,1980); P600 效应一般可以反映句法加工的复杂度以及句法加 工的再分析和修复等。

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很多二语方面的学者就开始 尝试应用脑电技术研究二语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的 ERP 差 异,   大 量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Friederici,  2002; Osterhout,2006):在句法加工方面,初级阶段的二语学 习者的实验中一般不会显示任何 ERP 效应或者仅出现 N400 效应;  中级阶段的二语学习者的实验中会出现 P600 效应。

针对问题“影响听力水平的因素,比如学习经验、环 境、年龄以及语言知识等因素是如何在认知领域影响听 力水平的”,计划实验采用 20 位不同语言背景的汉语学 习者为实验组被试,20 位汉语母语者为对照组被试;实 验组又按照学习经验、习得环境、年龄分为若干不同小组。实验采用句法违反范式,让被试判断含有 HSK 不同 级别汉语语法搭配的正误句 。  通过结果是否有显示 N400、P600 或 AN 效应,综合分析判断学习经验、环境、 年龄是如何影响听力水平的;另外,通过变换被试判断 材料,尝试探索影响听力水平的因素的语言知识。

针对问题“通过 ERP 的实验研究,是否可以证实通 过听力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习得语言知识”以及“更有效 地从听力中习得语言知识的条件”,  计划通过两种汉语 句式的教学方式,即“单纯的听力输入练习”和“密集式 输入教学加强手段”,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对 比实验,来探索单纯的听力教学是否可以导致类似母语 的 ERP 效应 。  同样,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再分为“单纯的听力输入练习”组和“密集式输入教学加 强手段”组(显性组和隐性组),通过结果是否有显示 N400、 P600 或 AN 效应,来判断是否可以证实通过听力教学可 以更有效地习得语言知识,以及探索更有效的从听力中 习得语言知识的条件。

\

四、预期结论

ERP 技术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研究上,国外的一些 学者已经考察了只提供单纯的听力输入练习,  在 ERP 实验中能否会出现与母语类似的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 只有听力输入的刺激是不够的,在语法方面,并不一定 能够帮助学习者发展高级阶段,  最多只能达到在词汇、 语义层面的加工(Mueller Jutta,2009)。本论文预期结论: 依据从 ERP 技术在汉语习得的应用方面找出的实证数 据,证明语言教学不能单纯提供听力输入,而应该包括 听力及口语表达相结合的练习 。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探 索影响听力水平的因素以及更有效地从听力中习得语 言知识的条件,以期对教材编写、语速、听说结合等问题 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蔡薇.近二十年汉语听力研究与教学综述[J].云南 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17(4):35- 50.
[2]蔡薇,康硕.二语听力与汉语听力研究比较[J].国际 汉语教学研究,2020(2):9-21.
[3]翟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听说技能教学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4]靳洪刚,高飞,陈忠.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在第 二语言句法习得研究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19,33 (4):522-547.
[5]赵仑.ERPs 实验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6]Luck,Steve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vent-relatedpotential technique[M]. MIT press. 2005.
[7]束定芳.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目标与内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3):52-56.
[8]刘少强,杨文星. 中国近十年来基于 ERP 的二语习得研究现状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20,37(5):465-478.
[9]杨亦鸣,曹明.基于神经语言学的中文大脑词库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0(3):91-98.
[10]Mueller   Jutta,   Oberecker   Regine,   FriedericiAngela.  Syntactic  learning  by  mere  exposure—An  ERP
study in adult learners. BMC Neuroscience . 2009.
[11]Kutas,   M.,   Hillyard,   S.A.   Reading   senselesssentences:  Brain  potentials  reflect  semantic  incongruity.Science. 1980,207: 203-205.
[12]Christian J. Fiebach,Matthias Schlesewsky,AngelaD.  Friederici.  Separating  syntactic  memory  costs  and
syntactic integration costs during parsing: the processing ofGerman WH-questions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74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