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下水文引发写作思路,注 意课内外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启发他们在写 作中大胆张扬个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中年级阶段的作文教学就是从看图写话逐步过渡到独立成篇的重要时期。如何引导学生乐写,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谋划并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写作兴趣,激活写作思维
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训练回归到孩子们经历过的、有趣的、 好玩的活动中。 在指导写作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积极走进生活,参与并感受生活。 有了参与生活的热情,有了对生活的充分理解,就积累下了写作素材,写作指导时创设出情景交融的学习气氛就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写作的冲动激情。例如, 在指导学生写有关老师的作文时, 我只在文章结构上稍作指导,要求以“三段式”组成整体结构。 即人物外貌,具体敬佩事例(可写二、三例),抒发情感。 习作指导的重点在人物优秀品质具体事例上。 让孩子们回顾了老师关爱自己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中最难忘的事例,孩子因为有了生活的经历和感悟, 一石激起千层浪,个性不同的鲜活人物跃然纸上,虽然用词方面欠佳,但都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在修改点评时指出不同学生的可取之处,孩子们惊奇不已,想不到自己也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 从而克服了写作中的畏难情绪, 转变了“要我写”为“我要写”的态度。其次,要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爱好,这就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 在创作中创新出他们眼中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如果给学生划定了框架,内容就会产生千人一面,语言乏味,思维呆滞,缺乏童真童趣。 再次,作文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要引导孩子留心观察生活,指导写作时要挖掘出他们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加工,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生动形象,才能切实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以下水文引路,模仿写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得更好,才能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多年的经验证明,言传身教比那些空洞说教的教学效果要强许多。在一次作文课上,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我把他们带到室外观察花池的鸡冠花,要求对鸡冠花的颜色、茎、叶、花朵、形状等特征认真观察, 就地取材,以《鸡冠花》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我和学生同时开始写作。 讲评课上展示我写的下水文,学生通过对比,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这样,学生对老师的指导不仅心悦诚服,还对同一体裁的作文找到了写作门径。其次,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有章法可循,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每次安排作文体裁时,学生往往老虎吃天无从下手,这时就以下水文为影子, 并列举出贴近孩子生活的许多同体裁的材料供他们选择,他们顿时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因此,先仿后创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和写作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大凡有成就的学者,都是博览群书,深谙古今中外书籍思想的深邃。因此, 他们的创作往往能打动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教科书选取的文章多文质兼美,要充分利好这些教材,以这些教材为点睛之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做到读写结合。 还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展孩子的知识视野。 阅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量的要求,引导孩子课外阅读一些诗歌、童话、小说、科普等作品,阅读范围越广越好。要培养孩子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身带一个笔记本,在阅读中遇到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熟记于心。 阅读中要教会他们学思结合, 明辨是非, 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 这些做法要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日积月累,孩子的写作水平才会日臻显现。
四、大胆张扬个性,创新写作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童年时期是最具想象力,最具幻想力的年龄,在作文指导中,要鼓励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大胆幻想。要善于引导以课文中的事例展开想象。如学习了《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在熟诵田老师改编的《村居》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后, 出示挂图再把《静夜思》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孩子借鉴典型事例放飞想象的翅膀,很快就从不同角度完成了故事的改编。还要借助不同体裁的文章捕捉诱发学生想象力的小练笔,开发他们想象的潜力。其次,在习作中要允许孩子表达他们离奇幼稚的经历和想法, 鼓励孩子展示异彩纷呈的个性。 这样, 作才能感受到轻松自如,成就一吐为快的自我满足感。
总之,中年级作文教学要想顺利推进,必须要优化教学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生活融为一体, 鼓励他们放飞想象的空间尽情挥洒,凸显个性,一定会达到预期的写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彤.浅谈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策略[J].教育艺术,2016(3).
[2]王秋兰.论小学语文中段写作指导策略[J].青年时代,2015(13).
《浅谈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413/2019041303450680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