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为了全面推进《航材仓储管理》课程实战化建设,以“立足任职,聚焦实战”为教学理念,分别在“课程思政、教学计划、内容体系、条件保障、教学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新尝试与深入改革,实践证明, 这些措施不仅科学有效地推进了《航材仓储管理》课程建设,而且为培养岗位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实战化;课程建设;任职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 李丽,孙伟奇,周斌, 等 . 任职教育背景下课程实战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2):102-1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Li, SUn Weiqi, ZhOU Bin, LI Kun
(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Qingdao Branch, Qingdao Shandong)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of aviation materials storage management, taking “based on the position and focusing on the actual combat” as the teaching concept, the new attempts and in-depth reform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lan, content system, condition guarante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course evaluatio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se measures not only promote the “aviation material storage management”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qualified personnel.
Keywords: actual comba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一 引言
习主席指示,强军靠人才,人才靠教育,为培养符合实战要求的海军航空人才,校区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为海军(特别是海军航空兵)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贴近实战提高战力保证打赢的重要使命。“强军必强校, 兴军必兴教!”强大的军队需要背靠强大的学校,优秀的军人需要优质的教育,任职教育类学校的教育宗旨就是培养适应岗位任职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重视课程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加强实战化教学,让课堂与战场做到无缝衔接,满足学员岗位任职培训的需要 [1]。
二 理念为基,实战为导,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一) 改革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
一是理念先行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做好一切事业的基础,践行这一价值观,国家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能成为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每个人也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身素质实现升华提高。而教育是让更多的人尽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途径。
二是责任引领注重成效。在《航材仓储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责任、担当”做文章,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更要在价值观引领方面循循善诱,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造就又红又专的军事人才。比如在讲述仓库保管员职责内容时,让学员学习“西沙精神”,有效融入全民抗疫及学长嘱托等内容,启发学员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专业学习相联系;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政建设格局。仓库管理工作既辛苦又单调,要做到“活账本”,积极鼓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二) 突出任职特色,编撰教学计划
一是提高思想站位。首先要立足打赢,开拓创新,敢想敢创,牢固树立强军卫国意识;其次是要立足部队实际,不好高骛远,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实施严谨周密的教学,从三个层面提升整个教学梯队的教学实施能力以及对教学计划的整体驾驭能力。
二是优化制定流程。制定流程,既要注重自上而下,也要重视由下而上。自上而下,领导高屋建瓴,视野开阔;由下而上,教员一线教学,接触实际; 两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所有汇总的修改意见进行充分反馈,学校专家集体组织审查把关,并按照专家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通过学校审核并批准执行。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教学计划才可能是接近完美的。
(三) 聚焦实战需求,构建内容体系
一是积极征集部队学员意见。在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先后赴兄弟院校、部队航材仓库等多个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征求毕业干部和士官学员的意见,结合搜集的建议认真讨论,吸收消化,构建实用实战的教学内容体系 [2]。
二是合理安排教员外出代职。部队代职锻炼教员不仅可以在部队的工作实践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而且可以深入了解掌握现阶段的部队状况,为进一步充实更新教学科研内容,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和学术科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机关协调下安排教员下部队代职,既为部队解决了技术难题、带教了技术骨干,又让教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了能力素质,为教学内容的更新优化提供了一手资料。
三是主动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为了积极向实战对焦,主动承担起多个相关课题的研究任务,在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了各个科研项目以及与航母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真正实现了贴近部队, 贴近保障,较好地保持了教学内容的持续动态更新。
(四) 完善保障体系,夯实岗位技能
一是圆满完成了实验室的升级改造。按照作战牵引、育人为本、体系推进、开放融合的总体思路, 聚焦舰载机航材保障人才培养,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多方筹措,通过一年多的聚焦建设,先后完成了“航材仓储防霉实验室的升级改造、航材智慧专业教室、航材保障训练中心 6S 升级改造、航材封存实验室的6S 改造”四个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初步构建了系统配套、功能完备的具有航材管理专业特色的教学科研条件体系。
二是有效开展了实战化的实践教学。众所周知,战场是培养军人最好的课堂,但我们不能为了培养合格的军人而挑起战争,那是人类不能承受之重。在和平的条件下,能够比较接近实战的培养方式,就是实践教学。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把学员带到部队、带到仓库,让他们去接触士兵, 去接触武器,去接触器材,去接触真正的军队的训练; 甚至让他们成为士兵,让他们进入角色,并在进入角色之前充分做好功课,既要制定好计划,又要在实践过程中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现实中,参加部队航材仓库的并行作业,参与整体活动的同步分析, 完成航材保障的任务。部队一年一度的大收大发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应当与部队做好沟通,充分利用这一实践机会,给学员创造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机遇,教学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教学组织多元,提升任职能力
一是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分别采用案例式、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现地教学等教学方法,比如航材包装作业管理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部队情景让学员参与,达到使学员领会教学内容的目的;航材温度湿度管理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部队案例的讨论,达到使学员掌握操作方法的目的;航材仓库安全管理采用现地教学方法,通过部队现地教学, 使学员掌握和学习部队人员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同时结合军综网学习平台慕课课程、航材保障训练中心和部队实习基地等教学保障条件,有效保障了课程的多元实施,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二是科学尝鲜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按下了“开学季”的暂停键,既定的教学训练安排被无情地打乱。按照大学党委机关的统一部署,不等不靠,主动筹划,加强研究,科学统筹,积极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围绕教学资源平台应用、教学模式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科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探索,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学员为本,实现了“停教不停课,停教不停学, 停教不停育”,确保了疫情防控和为战育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六) 评价贯穿全程,确保人才质量
考核评价方式是根本。创建“岗位能力培养与岗位标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校评价与部队评价”三个结合的评价理念,在整个能力形成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岗位标准”,在真实地航材工作氛围中做到“三个结合”,采取全过程的考核机制,确保了课程教学的岗位指向性、教学针对性, 考核科目及标准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使能力培养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系统有效 [5]。
三 任职为根,能力为本,全面落实课程改革实践
本成果在自 2017 年以来的士官职业教育层次场站保障(航材方向)《航材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具体贯彻和落实,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有序开展,深入推进,大力加强了任职教育航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增强。
(一) 坚持“四个自信”,投身疫情大考,努力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美之间的摩擦,表面上是贸易战、经济战, 根本上是价值观之争、制度优越性之争,中国四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和进步,证明了一切,但当前国际局势复杂,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阻碍, 但只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这次战疫大考中,所有已经毕业或尚未毕业的学员都经历了时代的考验,都交上了圆满的答卷。部分学员因为疫情推迟了休假,仍然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部分不能休假和回校学习的学员主动担任抗疫工作志愿者,自发为疫区人民捐款,义务献血等等,军校学员的使命感、责任感体现得淋漓尽致,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军人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二) 立足实战需求,强化任职能力,有效加强了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
优质的教材是优质教育的基础,尽善尽美地编好教材,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 圆满完成人才培养计划。一部好的教材,一定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材体系的完整性、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只有高度重视教材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才能顺利完成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
一是出版了与课程配套的教材。为了固化教学内容改革成果,按照“突出实战要求、强化任职能力” 的原则,系统梳理该项目及其他各类航材保障课题研究成果,凸显了“岗位针对性、内容先进性和教学适应性”,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及几易其稿,编写了课程配套教材《航材仓储管理》,并由地方正规出版社进行了正式出版。
二是建设了优质的 MOOC 资源。MOOC 的产生引发了在线教育的又一场新的革命,它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为任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手段。MOOC 建设之初,课程组认真研究确定每一章及每一个知识点,将设计过程分为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点分解、脚本编写和习题设计五个步骤。随后进行了课程视频的录制以及后期制作,其中有关叉车、打包机以及灭火器的视频内容,让学员参与脚本编写,在教员指导下进行了视频的录制,充分发挥了融教于学、融学于用的教学观念。慕课课堂让学员成为学习的主角,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程授课有机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MOOC 在线学习,合理采用混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了两者优势,大大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 相遇云端空间,玩转翻转课堂,积极探索了课程混合教学改革模式
为了保证线上的教学效果,开课期间教员有计划地给学员布置批改作业、共享学习资源、线上直播教学、群里互动答疑、思政心理交流等活动。在开课前后分别制定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每次课的导学任务单及教学设计,课程结束后及时进行了教学总结。通过问卷调查,90.91% 的学员对于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应的,学员的肯定是教员最大的动力,后期将一如既往地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 为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培塑师德师风,提升素质能力,持续促进了航材管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
通过深入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和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任课教员科研学术研究能力和任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为推广教研室先进经验做法,各实验室自 2019 年功能拓展建设完成后,先后接待了校内外二十余次共计百余人的参观学习,其中“作战牵引、育人为本、体系推进、开放融合”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多方筹措”的指导思想,以及“体系完备、虚实结合、聚焦舰载、信息融合”的鲜明特色, 受到了各级领导及参观者的一致赞誉,为其他兄弟单位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推进提供了科学指导 [6-8]。
参考文献
[1]魏华,孙胜祥,钟强晖 . 军校装备经济管理类课程实战化教学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8,5(10):236-237,246.
[2]戴洪德,卢建华,贾临生,等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9,6(82):106-107.
[3]程子光,杨兆民,冯亚军,等 . 作战实验室实战化教学的思考[J].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5,(2):143-145.
[4]韩东,孙杜鹃 .“通信原理”课程实战化教学建设总结 [J]. 教育教学论坛,2019, (38):190-191.
[5]郭文普,康凯,杨百龙 . 通信专业实战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J].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6):13-14.
[6]陈锋,任玉彬 . 实战化条件下军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J]. 继续教育,2016,(5):24-26.
[7]李 建 军 . 关 于 实 战 化 教 学 的 几 点 思 考 [J]. 政 工 学 刊, 2015,(1):5-7.
[8]张金存 . 军校实战化教学与部队调研常态化 [J]. 国防科技, 2019,40(2):110-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