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数字化的到来给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利用数字化时代背景的优势可以为高校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数字化趋势下,为探究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含义解析入手,对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特点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数字化背景的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字:数字化趋势;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王小珏,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7):182-185.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Digital Era
WANG Xiao-jue,WANG Qian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Abstract:The arrival of digitization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various fields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Th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gital era background can bring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Digital trend,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the autho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lated meaning pars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e digital trend of new requirement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deep analysis,and on this basis,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digital background under the trend of th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the author representative personal advice is given.
Key words:Digital trend;University librar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含义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社会、社会群体及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帮助社会成员及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行为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成员及学生能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洗礼,能够帮助他们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生活环境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苦努力学习,从而塑造一个更为健全的人格。
二 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和新特点
高校图书馆作为广大师生群体查找资料、提升自我的重要场所,做好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像大数据技术、云端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前端技术逐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前端技术,引领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图书馆最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但是其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形式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优质的服务提高师生群体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就以数字化时代背景为例,在数字化趋势下,如果高校图书馆想要更好地为师生服务,除了要不断完善线上数字化资源、线下纸质版资源以外,还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将“课程思政”的思想真正地扩展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弥补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2]。当然,在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又需要满足一些新要求。
在数字化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采用多重手段进行,而学生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自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作为现代化的大学生,他们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并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已经逐渐向数字化、现代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而学生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常客,更要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出谋划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学生的根本利益,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有效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中,不但深化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同时还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在校园内接受思政教育,这对于提升和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讲,数字化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给师生群体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如果单纯地从图书馆的一般功能入手,高校图书馆在利用传统服务模式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政教育的同时,更要运用好这些先进的数字资源和手段,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数字化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而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更应该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也要逐渐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到图书馆各项服务内容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逐渐多元化,而且服务内容也逐渐多样化,这些都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奠定了基础[3]。
众所周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选择,而且其不但关乎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同时也需要学校各级单位和所有教职员工共同的努力才能保证其有效性。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传承中国优良传统的有效阵地,更应该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努力。高校图书馆具有广泛、频繁、深入接触大学生的特点,加之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提升、数字资源的丰富以及人们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客观上刺激了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向数字化趋势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奠定了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不断将其功能延伸至思政教育育人方面,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保障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建设,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
数字化技术促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数字化图书馆已经可以借助于该技术把大量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更方便人们下载和共享,并优化了图书馆开展网络资源服务的功能。如果单纯地从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上来看,人们可能并不意外,但是如果将其扩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那么就可以显露出一些新的特点[4]。比如,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给学生讲道理或者传授理论知识,很多时候都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而且思政教育形式比较老套,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受到限制,因此思政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学生的主体性也更容易得到体现,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受到时代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更希望接触到一些高科技的服务设备,而图书馆每天的人流量都很大,像借书、还书、出入门禁、到阅览室学习等活动都是“家常便饭”,如果这些活动都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效率,那么必然可以获得师生的认可,并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数字化图书馆不但有高速运算的计算机设备作为基础,同时还融入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所以学生在图书馆可以体验到科学技术发展给他们带来的阅读新体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个在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效果的过程,所以必然需要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三 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老套、教学模式缺乏时代性等,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虽然在“课程思政”的要求下,国内很多高校都逐渐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日常教学活动中,但却并没有将其扩展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所以如果高校想要真正地做到“课程思政”,那么就必须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必须要发挥出多功能的作用,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个毫无生机的资料库。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好数字化的优势,在发挥原有功能而基础上找出新的服务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渗透其中,不但要服务学生群体,更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其精神世界。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为其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底蕴,确保图书馆功能进一步提升。
(一)为学生创造更具有人文气息的思想政治教育条件
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同时增加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高校图书馆就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服务模式,尤其是在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就不能再提供一些“老掉牙”的服务,否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服务体验。纸质版书籍的借还和阅览、古籍的收藏、图书管理员咨询服务等都属于图书馆的基础服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提供图书馆服务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值。有些时候,这些图书馆服务管理人员会忽视学生的感受,所以间接性地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和事物的影响而做出改变,如果图书馆服务人员每次都非常热情而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么必然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逐渐得到提升。为学生创造更具有人文气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5]。学生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学生就可以进行咨询,常见的咨询方式主要有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和专题咨询等,而任何一种形式的咨询都需要馆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说,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教育,图书馆管理员作为高校教职工的一员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理想的图书馆服务条件。图书馆是他们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其本身就应该以服务学生为原则,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
(二)利用大数据及个性化信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利用大数据及个性化信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一方面可以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功能,让学生享受到更完善的图书馆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造出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首先应该构建更为强大的检索系统,不但要让学生可以搜索到国内的线上数据库资源,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搜索到国外文献,扩大学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手段。高校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国外也存在很多的优质资源,所以大学生完全应该在中外、古今信息资料对比中吸收世界文明精华与中国文化精粹,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国际型人才;其次,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加强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共享而扩大自身数据库资源。与专业资源相比,高校图书馆所馆藏的资源中仅有小部分的最新思政资料,所以这就要求图书馆能够扩充数据库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给学生更多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学习个理解;最后,高校图书馆还要对馆藏的思政资源进行深层次地开发与挖掘,并利用数学化技术对这些思政教育资源分门别类,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按照其特点分配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图书馆还可以在官网上开辟一块专门的模块让学生学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基本路线纲领教育、中国梦教育、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当然,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很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枯燥感,所以学校还可以将大学生奋发图强、年少有为的事迹进行整理,从而引发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红色歌曲、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兴趣,这也更符合现代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爱好。
(三)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开拓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格局
时代性是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线。与时俱进是图书馆生命力体现的重要特征。紧跟国家教育政策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是每个学科都应具备的素质,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金课”自2018年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以来,经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和《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的推动,以及在2018年~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再次强调,频频升温。建设“金课”已在各高校、各学科蔚然成风。线上“金课”即精品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互联网+教育”的产物。近年来,我国高校慕课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变轨超车”的关键一招。[6]从现阶段来看实现线上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金课”的主要形式是慕课,这些课程都是各高校精心打造的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免费放在公开平台上共享,教师和学生进行注册便可免费学习。线下“金课”即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线下“金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那么,要想能够保证教学的势能,应达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的标准才行。也应有科研作为基础,如果大学开设一门课,必须要有研究文章作为基础才行,就是说把该领域研究透了将研究成果实践演练逐渐转化为教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还应深入实际,观摩本校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本学科同行的优秀研究成果、细心揣摩较好的教学方法,然后再实地调研学生的需求,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进一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高校图书馆开拓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格局,第一,强化教师引导,发挥“主动性主体”的关键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作为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主体”,线上“金”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讲解,传授正确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为学生撰写评论文章提供辩证、全面的逻辑思维;线下“金”课创新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建设相结合,通过课堂宣传、作业要求等,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使理论学习转化成思想认识,并内化为价值认同。第二,回归学生本位,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激发“受动性主体”的能动作用。“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受动性主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受教育主体。高校图书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如条件成熟,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本校学生处、团委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将录制好的课程放到公共平台,教师发挥关键作用、学生主动融入的思政育人格局,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让师生线上线下互动、思想性亲和力兼具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力抓手,为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打开新局面[8]。
(四)开展主题兴趣特色活动,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开展主题兴趣特色活课外活动,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样也是深化图书馆作用的有效手段。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高校的图书馆改革更应该稳步推进,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资源逐渐由纸质版资源向“纸质版+线上数据库”资源方向发展,而且线上数据库资源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纸质版资源[9]。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式和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就只能不断开发和购买线上数据库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由于大学环境的特殊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图书馆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利用图书馆线上数据库资源就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通过线上教育弥补线下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且由于图书馆中有非常多的纸质版资源和线上数据库资源,所以学生在借阅和查阅资源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借助于一些计算机辅助设备来提高效率。高校图书馆能够利用其独有的特点,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或者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例如,定期邀请知名科学家、教育家举办主题教育报告讲座及视频播放,通过纵向横向、历史与现代的对比,生动形象催人奋进的语言激发学生发愤图强,勇攀高峰的激情和兴趣。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征文,通过给学生布置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并通过专家评选确定优秀征文,给予学生精神和物质奖励。图书馆还应该同学校宣传组织部门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其自身素质与修养。
参考文献
[1]何明举.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1):87-88.
[2]张冀.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以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0):126-127.
[3]洪筱萍,尹宁园.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14-116.
[4]刘华卿,张盈利,李印华,等.高校图书馆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01):164-166.
[5]郭媛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6(33):216-217.
[6]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7]周家乐,吴腾.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9):175-176+187.
[8]梅梅.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8):201-202.
[9]陈小安.基于思政课铸魂育人战略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9,41(9):104-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