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创新突破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5 15:49:49 文章来源: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自2007年5月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已有十余载,当前“青马工程”的发展进入到面临新突破、提升高质量的关键阶段。新背景下在把握好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统筹好新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实际需求,着力解决“青马工程”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将“青马工程”培养进一步深入、科学、真理化发展。

关键词:认识;确信;科学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陈竞博,周桐宇.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创新突破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0):17-19.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Research of"Green Horse Project"Train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Jing-bo,ZHOU Tong-yu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Jilin)

ABSTRACT:It has been more than ten years since young Marxist training project in May 2007 in China.Current development of"Green Horse Project"has entered critical stage of new breakthroughs and high quality.Under new background,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education rules and students growth rules,coordinat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in new era and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strive to solve bottleneck problems of"Green Horse Project"construction,and develop it in an in-depth,scientific and truthful way further.

KEY WORDS:Cognition;Assurance;Scientific training

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同时,高校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要采用更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

一 对培养接班人的认识到位

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青年人才,是新时代中国大学重要使命,高校实施“青马工程”,是完成大学的核心使命的重要途经。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更关乎中国梦的实现,通过实施“青马工程”,提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在新形势下针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当前,高校在抓相关工作时,对培养接班人的认识到位不够充分,体现在认识不一,落实方式有待提升,重视程度也不同等方面,因此培养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对于相关认识呈现迷糊状态。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要研究明晰我们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我们要做好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提升对培养接班人的认识到位,首先要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其次,高校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路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要通过多元化、多维度、多路径的培养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第三,高校党委重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和使命。党委不仅要管党、管职工队伍、管学校的建设发展,同时应该重视培养大批热爱党、相信党、对党忠诚并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优秀后辈力量;第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前提武装。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目标,系统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人类实践的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自信转化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形成培养学生正确信仰的逻辑;最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升到实践维度。理论学习的价值在于能够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推动理论的创新,并在实践中发挥价值。积极推进现代大学生的全方面建设,让学生深刻地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魅力,对这种培养认识的提升,是实施“青马工程”的关键[2]。

\

 
二对青年的学习和掌握真理的确信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出现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新形势下,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青年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青年学生作为重要的培养对象,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民族的未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体现者。加强高校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以及对真理的确信,对不断提高青年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为祖国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以实施“青马工程”为载体,在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教育上取得了许多新成绩。然而,受全球化和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影响,部分高校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显著弱化,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加强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解燃眉之急。因此,开展高校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加强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于此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共同提升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信与坚定也同样重要[3]。

三对建立科学培养机制的设定

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培养机制的设定是核心环节,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马工程”旨在培养党的后备力量,培养可靠的接班人,需要设定科学的培养的机制。提出如何设定合理科学的培养机制以及通过培养机制的设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至关重要的,在全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深化的今天,高校的改革也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而青年学生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校内各类优秀的青年学生。对于实施“青马工程”,想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互相学习的同时,自身去培养是重要的途径。一个体制,除了具备本有的能力和知识外,都还具有可开发的潜在的创新能力,以便于更好的培养高校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4]。

首先,注重培养机制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只有明确培养的目的,培养才会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培养的需求,同时才能培养出符合高校“青马工程”培养出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自身最了解、最清楚。学校通过“青马工程”为牵引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应仅仅是懂理论的课本人才,更需要的是能深入到社会中的实践人才。

其次,青年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理念必须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果青年学生本身不接受培养或者排斥培养的机制,那么培养的效果会打打折扣甚至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需要学生对“青马工程”的培养有兴趣。第一,可以将培养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青马工程”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利,更有利于自身职业目标的达成,这样学生对于积极主动参加活动的意愿会更加强烈;第二,将培养方式与学分挂钩,通过考核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从刚、柔两个方面提高学生对参加“青马工程”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各项能力,不断进取、为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做出贡献。

第三,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培训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理论,更是要深入到研究与事件中,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为社会做贡献。因此,“青马工程”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培训,把课堂带到现场去,让学生接受的理论教育尽量与现实相结合,这不仅仅是学生培养的效果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第四,注意培养差异性。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维化与具体化的统一。因此要按照学生不同的兴趣来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实施分类培养,要建立多层次、系统性的培养机制,通过差异性的培养,人才的培养就会逐步细化,功能不同会引起发展的不同,从而萌发出创新的热情,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5]。

第五,培养方法形式多样化。培养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理论方面、实践方面、社会实践方面、与专业相结合的互通等等创新方式,教师就要能够充分地利用起来,同时,“青马工程”的培养,必须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这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培养机制,做到“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派下去练”,使青年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平台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是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6-8]。

第六,注意教育载体的丰富性。“青马工程”的教育载体主要是课堂与实践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载体也需要不断地丰富,从而能够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接收到最新的消息,在青年马克思注意教育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最新成果、社会热点以及重大事件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并且借助网络平台展开地相关新闻和话题事件的讨论,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一定的优势[9]。

四 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

进行“青马工程”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素质对于培养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能够不断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青马工程”教师队伍,这也是保证“青马工程”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在进行教师的选拔时,要能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例如:道德品质、学科背景以及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考查,能够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具备充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具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校外邀请优秀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教师等担任指导教师,从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打造一支高、精、尖的指导教师队伍。

五 加强高校的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这一要求强调教学部门与学校的职能部门能够协调统一,共同发挥育人的功能和作用,对于“青马工程”而言,应该将“青马工程”纳入学校的党建工作的整体工作当中,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以及学院的党委和团委等多部门密切协作,加强高校的管理,强化“青马工程”的培养效果。

\

 
六结语

在青年学生中培养党的坚强后备力量,这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高校党委更要履行好这一主体责任,“青马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全面创新。在实施“青马工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培养的质量,所以这就需要制定积极有效地措施来促进“青马工程”培养模式的创新,新背景下,要突破以往的培养模式,勇于实践探索“青马工程”新方向,做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理念与实践模式,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密切协作配合,突破瓶颈,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教育,坚持培养品德优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方舒.高校“青马工程”如何提质增效[J].人民论坛,2019(26):114-115.
[2]朱丽丽.新时代高校“青马工程”教育路径探析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9,43(07):95-98+112.
[3]赵海燕,孟庆媛.“青马工程”在“十育人”体系中牵引作用研究——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9(Z1):105-109.
[4]冯诗琦,黄静,黄嘉任,等.“大思政”视角下“青马工程”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校“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骨干联动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9):15-16.
[5]王延芳.新时代背景下发展“青马工程”的思考[J].青年发展论坛,2019,29(02):22-29.
[6]王宇.分解“学习筑梦”构建“青马工程”“四一四六”培养模式[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37(02):64-67.
[7]彭俊杰,覃国良.新时代高校“青马工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以粤西四所高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6):18-19.
[8]佟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青马工程”内在联动机制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25-130.
[9]刘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影像学及临床相关特点研究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73.html
本文标签: 认识 ,确信 ,科学培养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