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高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的思考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09:49: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消防隐患排查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存在现实问题,如动机不强、专业权威性不够、缺少制度约束、不能持续推进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校推动安全隐患整改的六条经验体会:教训中找到抓手、安全中思考威胁、较真中发现问题、对比中看到差距、坚持中提高水平、机制中拦截隐患,以期对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校消防;隐患排查

本文引用格式:李志华,等.关于高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的思考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6):299-301.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高精尖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其消防安全异常重要。隐患之与灾难的关系,早有学者进行过研究。著名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就指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这一系列原因事件当中,相当大的部分应该属于隐患的范畴。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一次死亡或重伤事故背后一般有29次轻伤事故,还隐藏着330余次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潜藏着一大批安全隐患,高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意义重大。

一 隐患的定义及其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事故隐患具体到高校消防领域即消防安全隐患或消防隐患、火灾隐患。在具体工作中,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可以分为消防安全管理类隐患、硬件设施类隐患;也会再具体称为电气、消防不符合项等。

二 高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存在的现实问题

消防隐患排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推动隐患整改,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多么好的事情,大家都应该积极、认真、及时地完成。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高校的隐患排查整改往往缺少应有的重视,隐患一拖再拖。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一)动机不强

人们在行动之前,往往有动机。动机是什么?“动机所涉及的是行为的能量和方向(Lewin,1935;Deci&Ryan,1988)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活动,并引导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当一个人心里没想、内心没有关于这件事情的心理过程,没有内部动力的时候,很难有相对应的行动。需要是动机的基础。面对火灾事故时,人们有安全的需要,会立即选择逃跑获得安全。消防安全隐患距离火灾事故也许还有一段“比较远的距离”,似乎积累不到一定的程度,无法激发人们的需求,人们也就没有动机去查找和关注隐患;查找消防隐患,推动整改工作既不能提高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成就感,因而没有动机或动机不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往往费时费力,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短时间内甚至长期“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显现出来,因而没有动机。

如果动机水平低下,存在的隐患整改难度大,那么必然影响隐患排查整治的效率。如图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示意图所示,效率水平的高低与动机的高低称正相关。但是,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隐患存在的状态不能代表“安全”。

(二)不够专业权威

消防安全相比其他安全而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专业型人才在消防隐患排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高校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处于普遍缺乏的状态。从消防专业人才的培养来看,我国设置消防专业的高校不过十几所,屈指可数,培养的人才一般在公安武警等领域工作。

另外,在部分规模较大的高校中,消防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但大部分高校,消防安全一般与治安等安全工作同属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甚至某些规模较小的学校,设置保卫科统管学校所有安全,工作中的专业权威性就大大降低。

在高校院系二级单位,安全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更低。据了解,除了少数化工、材料、化学等特殊院系的安全工作由专人负责外,其他绝大多数单位是兼职承担安全工作,甚至身兼数职。在隐患排查中也没有专业权威可言。

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应该更多地从事故发生的必然性角度进行沟通解释,更多地展现隐患排查的专业性、权威性。而不是只讲“万一出现火灾情况,怎么办?”的情况,从而导致人们依赖着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平安无事,以至于对存在的隐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三)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

制度是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约束性,用来规范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当人们没有做到规范的行为、规定的动作时,会受到制度的约束,甚至惩罚。安全领域是最需要制度建设的。当前在高校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制度建设情况较好,但制度有效执行的情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有些高校制定了相关隐患排查的制度办法,但由于没有具体可执行的措施,往往也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完善的制度约束重点体现在“事后的问责和奖惩”措施的严格执行。

(四)不能持续,“一阵风”

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就有可能造成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得不到持续。不能持续的另外一个原因,即高校没能很好地处理落实上级安全隐患排查文件精神与坚持高校实际隐患排查工作的关系。近年来,社会面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国家及各部门对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很高。每逢社会面出现事故或遇到重要的时间节点,相关部门会制定方案,要求高校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春夏季安全检查”“电动车专项检查”“高层建筑专项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文物建筑消防检查”“安全大检查”、检查“回头看”“安全生产月”“安全万里行”等安全通知下发至各高校。高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忙于应对上级的要求,往往会出现“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现象。按时制定方案,开会部署,落实工作,检查汇总,撰写总结,上报情况等等。一路走来,忘记了高校一直存在隐患,持续得不到整改的隐患到底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推进。

三 高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的方法体会

(一)教训中找到抓手


消防隐患排查整治,我们要学会在教训中找到突破口,向事故学习,找到引发事故的原因,举一反三,避免类似的原因第二次引发同类型的事故。例如,2015年,某高校在火灾原因统计过程中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的火灾都是由实验设备老化、线路短路引发的。在下一年度工作中,学校安保部门用倒推的方式来思考问题,重点推动实验室老旧实验设备的报废与更新,彻底解决由于设备老化带来的火灾事故。安全学科中有这样的研究定论,即,在事故发生后,抓住关键时期,及时推动类似隐患的排查与整治。针对火灾原因,高校引进专业第三方检测公司,着力推进建筑消防和电气检测,排查隐患,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全中思考威胁

高校消防工作者,一般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段时间没有发生火灾,校园出奇的平静,就感觉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似乎酝酿着大的事故。有这种感受并不奇怪,原因就是,在安全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忽视隐患的存在,变得麻痹大意。丢失警惕性,对隐患麻木往往是最大的隐患,从而出现更多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加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居安思危应该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态。在安全工程学科当中,也有这样的研究定论,“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在节假日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4]。

(三)较真中发现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往往不那么容易。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更是这样,只有在较真中才能发现问题。例如,建筑施地往往会有较多的建筑垃圾,这很正常。但建筑施工地一般要求:建筑垃圾每日清理。在现实工作中,人们往往做不到,似乎也没什么关系。于是养成垃圾不及时清理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垃圾越堆越多。施工地由建筑垃圾自燃或被人扔烟头引燃的事件不在少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高校实验室做实验时,要求正在运行的实验设备须有人看守。但很多同学们为了节省时间,在实验同时,到别处干其他事项,如写论文等等。由此而引发的事故也比较多见。我们要敢于较真,敢于坚持原则和规矩。这样才能发现隐患,避免事故灾难。

(四)对比中看到差距

工作中,当我们检查发现问题时,当事人会提出各种自身的特殊性,其目的就是阐明:我们这里不一样,不能这样要求我们。例如,在实验室较多的单位检查时,发现有些实验室的设备摆放到了楼道里,还在楼道内做实验。但我们问及当事人时,他们会说:我们实验室设备多,实验用料大,复杂。对于实施隐患排查的工作人员而言,当我们和其他实验室对比一下,往往会发现问题,明白其中的问题所在。自身的特殊性,并不能成为可以不遵守安全一般要求的理由。自身的特殊性,更不得逾越安全的红线。

(五)坚持中提高水平

高校的消防隐患的排查和整治面临各种问题,我们要以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专项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不定期安全巡视等多种形式;运用常规检查、检查表检查、仪器检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展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者,要坚持推动隐患整改,不能松懈,在不断的坚持中,提升校园建筑消防环境,提高建筑消防管理水平。

(六)机制中拦截隐患

高校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要着力考虑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在工作各个环节,建立完备的工作机制,从源头拦截隐患。例如,有学者指出“部分高校由于办公职员紧缺,很多实验室在作为实验室使用的同时,也兼做老师办公室,甚至研究生的学习室,尤其有些实验室放置气瓶,安全隐患严重”[5]。这些需要在高校发展战略、运行机制中解决。再如,理工科院校在购买实验设备的时候,就要规范购买渠道,注重设备安全性能,同时还要有放置实验设备的空间、有规范的取电途径,完备的设备操作规程,还要落实好设备安全责任人等完备的工作机制。另外,为了解决人员队伍建设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工作监督、动态评价机制等等[6],进一步增强各单位排查隐患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日益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制度和文件陆续出台,不断强化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强化问责机制。然而社会上火灾形势依然严峻,特重大消防事故依旧频发,电动车停放及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成为新的起火原因,约占总量的1/3以上,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积极应对。高校消防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广大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强烈,高校消防安全隐患清理整治工作愈发重要。研究高校安全隐患排查的整治的新问题,创新隐患整改的新的工作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组织编写.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0.
[2]刘惠军主编,动机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
[3]刘惠军主编,动机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3.
[4]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组织编写.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91.
[5]王健,邓奇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26):213-215.
[6]徐伟,冷静.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123-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18.html
本文标签: 高校消防 ,隐患排查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