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动态热身加入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堂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12 09:48: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运动前对主要参与肌肉的静力性拉伸运动实际上可能会对爆发力、耐力水平、反应时间和跑速产生负面影响,在有限的体育课时间内,既能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又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以在热身活动环节做研究。

本文选取了太原理工大学的四个项目体育课,每个项目选取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的10个自然班,样本量总
计816人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四项身体素质对比,经过一个学期16周32学时的体育课后,对比发现动态热身方案在提高学生下肢快速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耐力素质基本没有影响。

关键词:动态热身;非体育专业;体育课

本文引用格式:陈曦等.动态热身加入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堂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5):261-263.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众所周知,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前,都应进行热身准备活动,大学生上体育课时,也要进行热身准备活动,为了避免运动中受伤,也为了体育课考核时取得好的成绩,热身准备活动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热身活动的观点在近年来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一些科学家和医务人员提出在运动和比赛前将传统的静态拉伸活动从热身活动中剔除可能会有好处[1]。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运动前对主要参与肌肉的静力性拉伸运动实际上可能会对爆发力、耐力水平、反应时间和跑速产生负面影响[2],而大学生体育课课堂教学练习内容和考核项目正体现了学生爆发力、耐力水平、反应时间和跑速等这几项素质的水平,所以为了提高大学生体育课成绩,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最大限度的避免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热身活动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太原理工大学非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分别在手球,篮球,足球,网球专项,每个专项按测试身体素质四项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原则,选择10个男生自然班,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

 
(二)研究方法

本方案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参阅体能训练和身体功能性训练,试将专业运动员的动态热身方案运用到普通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制定的动态热身方案是通过检索和查阅有关书籍和文献选择而定的,制定原则是激活并拉伸学生上体育课用到的肌肉群和韧带,减少运动损伤,发展身体素质。

2.实验法

将动态热身方案代替传统的慢跑拉伸热身方案在实验班进行改革,动态热身方案根据身体功能性训练引用和设计,本实验方案采用了十二项,原则是激活并拉伸上课用到的肌肉和韧带,实验进行了16周,实验前所有有学生进行四项素质测试,分别是反应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反应速度素质的50m跑,反应耐力素质的莱格尔跑,反应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检验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后进行实验则和对照组的分组。16周结束后测试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检验动态热身方案不仅仅起到热身拉伸的作用,(因为动态热身的过程中会刺激肌肉力量的增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将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

4.对比分析法

将测试统计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6周相同内容的体育课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

三 结果与分析

(一)动态热身方案加入体育课16周前后的对比分析

1.手球班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手球班的总样本量为173人,其中一人因病未能参加莱格尔跑测试,其他三个测试项目均全员参与测试,如表1所示,四个测试项目中,实验组的测试成绩均好于对照组的测试成绩,但经统计学检验,在立定跳远,50m和坐位体前屈三个测试项目中,实验组好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动态热身的特点是激活肌肉,那么在练习的同时,也有效的锻炼了参与活动的肌肉群,学生下肢的快速力量有所增加;动态热身在行进中进行拉伸,在坐位体前屈项目中实验组好于对照组,说明行进间的拉伸对于学生柔韧性的提高很有帮助。


\


篮球版在莱格尔测试中有一名学生受伤下场,没有完成测试,50m跑的测试中有两名学生身体不适,退出测试。总体上来讲篮球班的四项素质成绩实验组要好于对照组,但是经统计学检验有两个项目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立定跳远和50m跑,说明篮球班的学生在下肢快速力量和速度素质有所增长,通过动态热身的练习,学生们下肢力量是有所增加的。

3.足球班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足球班的学生在立定跳远测试中,一名同学发生运动损伤,未能参加测试,其余项目均全员参与测试。足球班的四项测试中,莱格尔跑项目的对照组成绩均值高于实验组成绩一趟,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动态热身方案在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方面没有起决定性作用,学生其他三项素质均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检验得出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动态热身方案的执行在足球班很大程度的发展了学生的下肢快速力量,学生的速度素质和柔韧性。
\
 
4.网球班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网球班的测试结果总体上看,实验组各项指标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的成绩,其中立定跳远,50m跑和坐位体前屈三个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莱格尔跑的成绩虽然实验组比测试组高5趟,但是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

(二)不同项目间动态热身方案的作用对比

如图1所示,在立定跳远项目的测试中,足球班的提高是最为显著的,差值达到0.09米,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莱格尔跑项目中,只有足球班出现了负增长,但仅有一趟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项目的班级虽有差异,但经检验也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动态热身方案不会对学生的耐力素质有所影响;在50m跑项目中,负值越大说明跑得越快,如图1所示,篮球和网球班同学增长幅度较大,和项目有关,因为这两个项目需要学生短距离连续跑动能力和急停启动能力,动态热身方案对于肌肉快速力量的增长是有帮助的。

在坐位体前屈的对比差值发现提高最多的是足球班的学生,究其原因发现,对照组在热身活动柔韧性拉伸环节是行进间的组合拉伸方式,动作幅度小,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放在行进间的节奏中,而忽视了拉伸韧带的本质,而动态热身方案最大幅度的拉伸韧带和激活肌肉让实验组的学生们柔韧性提高很大。


\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纵观动态热身加入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堂,作为传统慢跑静态拉伸准备活动的替代,效果尤为显著,观察测试结果,手球班的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项目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显著;篮球班的50m跑和立定跳远项目有很大提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足球和网球班的实验组学生有三项素质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学生,分别是立定跳远,50m跑和坐位体前屈。这些差距说明动态热身方案对于普通大学生的下肢快速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柔韧性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在课堂上进行些许改革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就是有作用的。在有限的体育课得各个可利用的环节加入身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建议

(1)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思考怎样将先进的理论融入大学体育课堂,以培养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和促进大学生体质为目标,积极实施教学改革。

(2)利用体育课每一个环节做文章,因为大学体育课的课时有限,将动态热身方案推广,让学生可以参与进来设计有利于自己项目的动态热身方案,激活和拉伸自己项目用到的肌肉,不仅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从中他们会发现体育也需要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耐力素质是一项不好发展的素质,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创新更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发展耐力素质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梁红涛,徐小峰,龙升远,等.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研究综述[J].西部皮革,2019,41(02):119.
[2]郑娟,陈强.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J].运动,2018(21):47-48.
[3]刘顺超.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7):143-144+150.
[4]王勇.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师友,2018,41(05):4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3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