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丹麦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Progra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和项目导向为基础、是一种较为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其教育理念和取得的成效是应对当前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的改革要求的一剂良药。本文分析了AAU-PBL模式的结构和特点,在信号类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从学校组织角度以及教师实施教学角度给出具体实施策略,最后总结了应用此教学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PBL;信号处理;课程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李新等.AAU-PBL教学模式对信号类课程建设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83):154-155.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最初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先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其中奥尔堡大学的PBL模式是比较全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并且把这种理念植入所有院系和学生,贯穿于所有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中,并在退学率、毕业生完成率、雇主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2]。
一 AAU PBL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一)AAU PBL学习模式结构
PBL学习模式包含了7个关键要素[2]。①目标和知识。运用PBL和方法论,使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达到创新的目标。②问题、项目类型。PBL的问题和项目类型分为有明确的答案的、不明确的问题或项目,以及更多的跨学科方法以及更多的开放式问题项目。③进展和规模。PBL中的学习小组一般以4一6人为宜,小组各成员中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力水平,共同协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每个项目都要给出明确的进展情况,利于导师的促进。④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PBL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积极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个因素。⑤学术导师和促进。培训老师的核心素养是监督/促进者角色以及如何处理与学生的互动,学术人员需要学习新技能才能处理这些问题。⑥空间和组织。PBL可以在一个带有可移动墙壁的大型演讲室中组织,也可以与虚拟空间相结合。学习组织不必完全改变传统系统,但获取专业知识和重新组织资源是重要问题。⑦评估与评价。选择用于评估PBL的评估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因素,学生对课程过程的评价所有权和参与非常重要。
(二)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3]
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的材料和应用于该材料需解决的问题来自学生自身,由于学习源于兴趣的驱动和解决自身问题的需要,学生迫切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以及怎样学习知识,如何应用和扩展这些知识。②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组织教学。PBL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从现实问题出发,且围绕问题展开,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项目通常由学生自己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 AAU-PBL模式对信号类课程改革的启示
信号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突出、交叉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从业领域蕴含大量的专业知识,系统工作复杂而繁重不能单凭一人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专业素养培养和团队实战项目的锻炼,这决定了信号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本身和PBL教学理念的不谋而合。
(一)从学校组织教学的角度,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从传统的课程体系,改变为依据项目为出发点构建项目主导的课程体系。例如以往的信号类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4],分别是专业基础课(包括通识课,大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如图2所示;改变为围绕项目展开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每学期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以项目为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一般项目课程和主项目课程两个部分。一般性课程,围绕小项目开设基础的、通用性的课程,比如数学基础课,电子技术基础课;另一类是主项目课程,开设与项目直接相关的核心知识课程,比如单片机技术开发类,现代通信技术类等课程,为解决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提供服务,所有课程的开设在前半学期结束,并配有小组学习和教师交流的活动,后半学期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项目,教师作为小组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并完成项目考核工作。
(二)从教师实施PBL教学的角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环节设计
①寻找问题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应用情景,寻找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难易适中等。②组建学习小组。以3-5人为一组构建学习团队,每组选择一个题目。组员之间合作,组长协调组内同学的分工,列出项目计划(包括进程表和导师会议时间表),写项目进展报告。③开展小组讨论。组员之间的讨论,是组内成员各自陈诉对问题的看法,相互探讨交流,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出现分歧不能达成一致时,需要将问题汇总,与教师开会讨论,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④评价和反思阶段。评价是对过程的评价,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项目开题、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阶段,每一阶段,小组作报告并具体陈述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教师和同学们可以提问和讨论,并对过程评价,给出小组之间的互评成绩占30%,自我评价成绩占30%,以及老师对该小组的评价成绩占40%。评价标准为搜集资料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占20%、团队协作能力占40%,小组回答问题情况占20%、做报告的表达能力%以及PPT或文档的质量等占20%。
4个阶段结束之后是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改进的反思。反思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否清晰,提出的假设是否科学、收集的资料是否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是否合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以及自己有哪些做的不足的地方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三结束语
PBL模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帮助下重新加工知识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并促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在现有教学管理体制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专业课课时量不够,往往只完成了理论部分的教学,需要配套的教育制度改革;②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生是否适应新模式,需要做心理辅导;③专业配套教材缺乏问题设计内容;④对小组的过程评价体系与传统个人考核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等。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改进,能使PBL教学法更好地与传统课堂融合,发挥其培养创新思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HUICHUN L.Educational change towards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M].Aalborg:River Publishers,2013:23-25.
[2]年智英,杜翔云.奥尔堡PBL模式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11,33(11):86-90.
[3]王译畦.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4]皮桂香.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3(27):158-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