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职工程机械专业服务工程机械企业东盟发展战略的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0 09:5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经济战略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参与了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重大工程的建设,工程机械类人才短缺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提高东盟当地的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工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对中国中职工程机械专业制定有效的策略助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东盟发展战略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工程机械专业;工程机械企业;国内学校;东盟

本文引用格式:薛文灵.中职工程机械专业服务工程机械企业东盟发展战略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76):85-86.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施行推进,带来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有利于加快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东盟国家以农业国家为主,职业教育还欠发达,尤其是在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远远满足不了当地企业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在东盟工程机械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我国中职学校尤其是开设了工程机械专业的中职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助力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东盟的发展。

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情况和战略计划

随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以来,我国各大工程机械类主机厂均纷纷跟随国家战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柳工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早已经布局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澳洲亚太南部市场,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台湾和老挝亚太北部市场,并在新加坡设立了亚太总部,至今公司产品已覆盖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最高时达到公司收入的30%。公司目前正在实施“全面国际化战略”,未来将实现海外收入超过50%以上[1]。

三一重工也将重点布局海外市场,在2016年

国际销售收入中70%的收益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在2018年公司挖掘机出口数量为6392台,同比增长67.33%。徐工机械在2019年其产品已其覆盖63个国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徐工出口总金额的70%。中联重科2019年也已经在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和服务平台,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分、子公司,业务辐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布局了东盟“一带一路”国家[3]。

\

 
二 国内职业教育和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东盟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较为发达的主要是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在10年义务教育期之后,有大约25%的新加坡学生,会选择接受专门的职业工种相关的职业教育,新加坡创建的“教学工厂”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菲律宾的家政培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应用和推广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泰国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教育,因此泰国农技人员和导游的培训在东盟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马来西亚大力发展资讯服务、电子商务和数码广播科技等方面的职业教育,力图发展成东南亚“多媒体超级走廊”[4]。印尼、越南两国很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建立体系。文莱、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欠发达。在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中,工程机械专业的办学还属于没有涉及或还没有形成办学规模的局面。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中职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07万所,在校生1592.50万人,全国共成立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1400多个职教集团,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可以说,当前的中国职业教育,无论其规模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世界水平,而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目前,部分省市积极开发对接国际办学的专业教学标准,如上海开发了52个国际办学的专业教学标准,并有24个已投入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使学生有机会获取具有国际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5]。

三中职工程机械专业助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东盟发展战略的策略

随着中国-东盟经济战略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参与了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重大工程的建设,工程机械类人才短缺成了合作的最大瓶颈。如何提高当地的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工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助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东盟发展战略,这给中国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实践与探讨,广西地区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诸多各级别合作与交流活动也多落户于广西。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双向交流、合作办学、技术人才培训、师资培训等领域。我校工程机械专业教研室通过随工程机械企业工作人员到东盟各国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现状后,认为中职工程机械专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助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东盟发展战略。

1.由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作为纽带,促成国内学校、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东盟的经销商公司、东盟当地的职业学校三方合作,共同开办工程机械专业,国内学校向当地学校输出工程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输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等办学标准,共同培养东盟国家的当地工程机械人才。

2.在职业技能方面,国内学校和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一起,利用学校资源培训东盟国家当地学校的老师,帮助他们学习和提高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他们回国后再培训当地人员,为工程机械企业在东盟的经销商储备人才。

3.帮助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建立起内部技术服务培训体系,并且与企业一起培训企业经销商的服务人员,以及完成企业服务人员的内部技术定级认证,以内部技术定级认证促进企业经销商的服务人员尤其是东盟经销商的服务人员提高维修服务技术,在东盟建立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品牌形象,提高我国工程机械销量。

4.在国内学校与企业帮助东盟国家当地学校建设工程机械实训基地时,东盟经销商企业可以赠送工程机械设备给当地学校,以解决东盟当地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困难。

5.定期举办校际间的交流,国内学校和东盟国家当地学校的老师可以互派任教,国内学校可以接纳东盟国家的学校的学生来国内学校学习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参观了解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国内学校的学生可以到东盟国家的学校参观交流,促进相互间的文化和技术交流,让更多的东盟国家的人认识了解国内工程机械品牌和工程机械生产和维修技术。

6.国内学校和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定期联合举办国际工程机械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的举办地可以设在国内学校或国内工程机械企业,邀请企业东盟经销商的服务人员、东盟国家的学校的师生来华共同参赛;也可以设在国外学校或工程机械企业在东盟的经销商企业里,我国学校的师生和我国企业员工前往参赛,国内外的企业员工和国内外的师生同台竞技,提升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的影响力。

7.国内学校和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组建工程机械职业教育集团,联合更多的国内工程机械品牌的企业、开设有工程机械专业的中职学校以及高职院校共同办学,解决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国内生产的用工需求和国际技术服务人员的需求,同时也扩大国内学校的工程机械专业的办学规模,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后盾。

8.国内学校的工程机械专业要建立起适应国际化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要设置适应国际化的课程,例如语言课程、口才课程、介绍东盟国家文化的课程等等,加强学生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输送国际化的技术服务人才,使得学生能胜任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派遣其到东盟国家进行技术服务工作。

\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工程机械专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快国际化办学的步伐,加深校企间的国际合作交流,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抓住东盟发展的机遇,形成工程机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江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5(3):39-40.
[2]李永华.“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工程机械[J].中国经济周刊,2017(19):31-33.
[3]邹一戈,冯增俊.当代东南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战略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0(11):18-20.
[4]黄莺.“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J].广西教育,2015(47):33-35.
[5] 邢进.机械设计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7):65-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691.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