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主式”教学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研究 ——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19 08:54: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分析总结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在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双主式教学的核心内涵,对如何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老师课堂为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双主式;工程管理;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焦柳丹等.“双主式”教学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研究——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6):37-38.

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被一致认为是有关建设工程师培养其执业能力的“前向”过程[1]。而在“一带一路”“互联网+”“智慧建造”“新工科”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新的需求下,对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2]。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工程管理毕业生在毕业时具备有关的能力,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课堂教学是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主战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以此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及教学体系,是未来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和关注的一个重点。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有关教学实践经验,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为例,讨论“双主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一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课程与专业相关实践联系紧密,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将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地联系;同时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相关专业集成度高,涉及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合同管理等相关知识,学生掌握难度大。然而,通过笔者对近几年的教学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这门课程授课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相关教程比较陈旧

在制定教学大纲及选取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这门课的教材不是很多,并且现有的教材大多编写于2011年以前,相关知识点比较陈旧,没有体现最新的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教材内容有关前瞻性、创新性不足,同时相关知识点其他课程也会介绍,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积极性不够。

(二)教学案例比较难以收集

由于成本规划与控制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仅仅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听起来会觉得枯燥、无聊。而如果能以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例,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针对每一个阶段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介绍学习,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授课的效果会好很多。但是,目前相关教学案例资料的收集、编写都比较困难。

(三)以老师授课为主导,而不是以学生为主导

目前在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老师为主导,老师倾囊相授,学生在下面进行学习的方式。但是如上述提到的有关原因,这样的授课效果并不是很好。老师一节课一味的讲解,灌输,填鸭式教学,若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管老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却听得很疲惫,如果涉及有关理论的知识点,学生会有厌学情绪,对学习毫不感兴趣,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写,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者。所以目前总体来说,教学过程是以老师占主导和主体,而学生被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二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双主式”教学应用在成本规划与控制的授课过程中。一位教学专家曾说过:“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看,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这充分说明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去参与、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总结,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这正是双主式教学提倡的核心思想具体来看,双主式教学设计就是“主导+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该模式强度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老师课堂为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是老师与学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堂课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有机统一,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而老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样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而如何将“双主式”教学应用在成本规划与授课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合理设置课堂提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授课过程中,应非常注重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课堂开始的时候,对上节课的授课内容或布置的作业进行提问检查,课中的时候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扩展检查提问,课终的时候对本节课进行复习提问,这样环环相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开展小组探究式合作学习,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开展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讲解有关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互之间自主提问、自主回答,而老师只起串联的作用。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事先给学生要尝试学习的任务单:小组合作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要求学生先自主尝试学习,然后进行小组汇报,学生争辩,老师实时引导,最后统一介绍学习,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思考。

(三)关注学生的汇报展示,彰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有些时候老师们在让学生进行汇报时,不注重学生的汇报情况,这是不好的。因为,好的汇报展示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兴趣和得到满足感。好的展示汇报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自觉;展示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所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汇报展示,优化评价,激发自主探究,主动展示汇报的热情,并让这种热情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充分彰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引导学生产生争辩质疑,互动生成新的数学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建立一种以活动促发展,以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的学习模式,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中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态势,通过学生自主的内化活动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而学会质疑,学会争辩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争辩质疑能力。因为,争辩质疑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培养学生学会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

 
三 结论

总结来看,在新的背景下,“双主式”教学应用在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课程中,教师首先要理清这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其次再进行思考,哪个知识点需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个点需要让学生深度学习。最后是需要处理好教师课堂教和学生课堂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总结,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参考文献

[1]曾德珩,毛超,陈圆.面向建设工程全寿命期执业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44-148.
[2]石世英,张建设.面向新工科的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应用统计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2):50-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6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