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分析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对男护生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4 10:13: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对男护生的影响。方法将40名男护生视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法纳入改革组与常规组(n=20)。常规组执行常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组则实施教学改革,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男护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掌握水平,教学模式满意度及情境模拟评分。结果改革组男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技能考核分数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组男护生的教学模式满意率为95%,常规组男护生的教学模式满意率为70%,两组间数据对比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男护生分数比较,改革组男护生的护理操作、应急处理及护理记录评分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提升男护生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增强其实践操作水平。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男护生;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邹小燕.分析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对男护生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6(64):75-76.

近年来男护生的需求及招收人员不断增加,对临床护理工作能够产生重要影响[1]。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妇产科护理学中男护生易于产生害羞、担心的心理,不敢面对和直接参与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未得到及时心理疏导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问题,直接影响妇产科护理学专业男护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掌握情况[2]。现代医疗改革环境下,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模式也需要适当进行转变。为了深入研究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变革的价值,文章将40名男护生视为研究对象,结合分组比较的结果展开临床论述,且将内容归纳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40名男护生视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法纳入改革组与常规组(n=20)。常规组年龄在19-22岁之间,均龄为(20.06±1.04)岁。改革组年龄在19-22岁之间,均龄为(20.11±0.92)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距,可以实施分组对照研究(P>0.05)。


\

 
(二)方法

常规组执行常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为护生实施妇产科相关知识的讲解,指导患者模仿、练习,且在考试的方式下,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大纲要求、临床工作的需要等实施教学指导,且指导学生按照护理学专业的内容进行模仿。在人体上实施操作锻炼,观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情况。

改革组则实施教学改革,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结合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指导。以“评、培、结、调、测”的五环教学模式开展,详细方式如下。

1.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男护生的情况进行观察,评价男护生的心理状态、专业稳定性以及妇产科知识的认知程度等,使其明确妇产科护理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

2.培。对辅导员、专业教师等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专业水平。专业教师需要结合临床教学的要求、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等实施专业性指导,且可以指导男护生进行模仿,针对于不熟练的学生,则需要实施重点一对一指导。

3.结。结合男护生的心理特征、具体情况实施教学指导,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比如可以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等等。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增强男护生的妇产科知识学习兴趣及知识掌握能力。

4.调。调整见习、实习科室,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妇产科多比较难见到男护士,针对于这些情况,则需要对其科室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将男护士调整到ICU,针对于实施妇科重大手术的患者,则能够有效对患者实施护理,且能够协助患者翻身等。

5.测。对妇产科护理学专业内容掌握情况、专业技能水平等进行测评,结合测评的结果制定进一步教学计划,注重信息反馈的价值,多关注男护生专业掌握的强处与不足之处。根据测试的结果实施重点及难点知识的专项指导,提升教学质量。

(三)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男护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掌握水平。组织男护生自主评价教学模式满意度,选项包含较好、一般及不满(满意率=较好率+一般率)[3]。创设情境,检验男护生的学习情况,至少由三名教师对学生的情境模拟表现进行评分[4]。

(四)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展开数据的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应用t值予以检测,x2为计数资料检测工具,在P<0.05的情况下,则认定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改革组与常规组男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结果比较


改革组男护生理论考核评分(90.26±2.06)分,实践操作评分(90.32±2.53)分;常规组男护生理论考核评分(75.22±1.14)分,实践操作评分(72.58±1.43)分。改革组男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技能考核分数均相对较高(P<0.05)。

(二)改革组与常规组男护生的教学模式满意率比较

改革组男护生表示较好14例,一般5例,不满1例,教学模式满意率为95%;常规组男护生表示较好5例,一般9例,不满6例,教学模式满意率为70%,两组间数据对比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

(三)改革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情境模拟评分比较

常规组男护生护理操作、应急处理及护理记录评分分别为(78.65±1.13)分,(70.27±1.42)分及(80.55±3.25)分,改革组男护生的护理操作、应急处理及护理记录评分分别是(90.15±2.03)分,(90.73±2.14)分及(92.58±2.52)分,改革组评分相对较高(P<0.05)。

三 讨论

当前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愿意学习护理专业,但是受到传统思想因素的影响,男护生在学习期间易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5]。特别是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这类问题更加显著[6]。传统的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多为学生实施知识的讲解,指导学生自主模拟和训练,但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不足[7]。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致使男护生的妇产科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学习效果不佳。

男护生在妇产科护理知识学习中,可能会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实施教学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差异。以“评、培、结、调、测”为主的五环教学模式,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对男护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基于男护生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增强男护生的学习兴趣。男护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调整心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锻炼中,消除其尴尬的情绪,也能够提升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相较于传统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方式下能够提升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质量,增强男护生的操作能力与沟通水平。

本次分组比较结果显示,改革组男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技能考核分数均相对较高,且改革组男护生的护理操作、应急处理及护理记录评分均相对较高。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式下,男护生的相关妇产科知识掌握效果较好,实践能力较高,对其职业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改革组男护生的教学模式满意率为95%,常规组男护生的教学模式满意率为70%,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的方式下,男护生的教学模式满意度得到提升,更加符合于护生的学习需求,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也能够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上述内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提升男护生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增强其实践操作水平,对男护生情境模拟能力的提升及未来职业发展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1]陈爱香,秦志萍.混合式教学模式用于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06):1023-1028.
[2] 詹惠琴,李宏,蒋创华,等.整合护理技术操作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32):300+305.
[3]买晓颖,耿秋丽,殷建营,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26.
[4]张玉红.仿真模拟实训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实施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8):113-115.
[5]张光雨,涂素华,邹倩,等.对分课堂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本科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应用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6):146-148.
[6]孙燕,李敏.基于程序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15):163-166.
[7]谢玲玲,涂素华,郭天智,等.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6):151-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