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视障学生环境教育新模式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30 13:58: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视障学生是社会的一员,理应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并为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何提高视障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其环境素养,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主要的途径就是开展有效的环境教育。研究表明,开展环境教育后,视障学生的环境素养得到了提高,环境保护的行为得到了落实。

关键词:视障学生,环境教育,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自然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1]。

盲校义务教育野2016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提高视障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视障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祖国的未来,理应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尽管在盲校课堂教学中有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但仍旧限于口号式的倡导,大部分视障学生由于视力的原因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单一

一目的和意义

观鸟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观察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鸟类,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从1996年起,我国鸟类专家通过野自然之友野绿家园等民间环保组织,开始尝试在民间普及观鸟活动。借观鸟活动使人喜爱动物的天性得到发挥,欣赏鸟类走进自然,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环境,践行环保的品质。2008起,观鸟活动就在大中小学校陆续拉开帷幕。普校学生通过观鸟活动,进而爱鸟护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参与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观鸟活动作为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教育途径[3]。

鉴于视障学生本身的视力缺陷等问题,观鸟对其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视障学生的听力较常人敏锐,他们能很好地分辨声音在声调响度甚至频率上的轻微差异。因此,野听音辨鸟的观鸟活动仍旧可以对视障学生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视障学生的野听音辨鸟的观鸟活动的目标和定义应分层进行。视力相对较好的学生,要求其接近普校学生观鸟目标,即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在尽可能避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对野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让视障学生学会辨识不同的鸟种,观察野生鸟类的生存环境,了解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野听音辨鸟观鸟活动为契机,使视障学生懂鸟爱鸟护鸟,并延伸其他生命体及保护其生境。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业压力等,在小学高年部和初中部开设观鸟社团,由生物教师为主要辅导教师,利用本校和本地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定期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的与观鸟有关的活动。

一在校园里开展观鸟的前期培训

在活动初期,指导教师下载各类广州常见鸟的视音频,在课余和节假日组织小高部和初中热爱自然的学生观看鸟类的视音频,由学生在视音频材料中选出野我最爱的鸟种,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该鸟种的资料,开展诸如野我最爱鸟种的介绍会野模仿鸟鸣能手及在低视力学生中开展野我是图片认鸟大王等系列与观鸟有关的活动。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越来越多的视障学生愿意参加观鸟社的活动

二在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户外观鸟

指导教师组织观鸟社的视障学生到学校周边的越秀公园湿地公园流花湖公园等进行户外观鸟。让学生通过望远镜及耳朵听,切身地感受和观察自然状态下的鸟,了解各野鸟的生活环境及环境对各野鸟生活的影响情况。对观鸟期间接触到的动植物进行及时科普和宣教。户外观鸟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展户外认鸟比赛。要求观鸟社的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野鸟的种类及它的生境记录下来比较哪位同学计数最多

三在校园里开展宣鸟活动

观鸟社的学生观鸟回来,都是热情高涨的。回校后,不仅互相讨论观察到的野鸟,还会滔滔不绝地向非观鸟社的学生描述户外观鸟的实况及观察到的野鸟。利用此情况,可组织学生书写观鸟感悟,并把学生的观鸟感悟集合成册曰举办观鸟经历故事会交流会,定期出版观鸟有关的墙报板报,并在心灵广播站开社观鸟栏目,向全校师生科普鸟类知识濒危鸟的情况及观鸟故事鸟类趣事等

四在校外参加各类观鸟比赛及联谊活动

近年来,我校观鸟社的学生多次参加广佛肇观鸟邀请赛。在比赛野听音辨鸟环节,视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的观鸟事迹还屡次被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五参与鸟类的调查和课题研究

林鸟活跃好隐藏,快速飞走的林鸟即使使用单筒望远镜也不能瞬间捕捉曰林鸟也好鸣叫,听觉敏锐的视障学生在此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感官。因此,视障观鸟社的学生应邀参与到当地鸟种类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研究结果

通过一系列野听音辨鸟的观鸟活动,学生认识鸟种的数量增加,对鸟类的情感增强曰爱鸟护鸟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曰参与各种观鸟比赛并获得了些许成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强化视障学生观鸟的热情,进一步提升观鸟的兴趣。亲临大自然,感悟生命的真谛,自觉捍卫生命,保护环境

一促进学生爱鸟护鸟

视障观鸟社的学生定期参与观鸟技能的培训,户外观鸟视音频的认鸟及参加各类型的其他观鸟活动,由对周边的常
见鸟充满陌生疑问和好奇到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置身野外去观察,更加能感受鸟儿们的生存环境及环境给予鸟儿们生存的影响。懂鸟后更爱鸟,更怜鸟。视障学生开始对捣鸟窝,破坏野鸟生活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并自觉制止关鸟的行为

\

 
二感悟生命,捍卫生命,保护环境

部分视障学生由于视力障碍的原因,对自我生命价值常有一种否定的态度,对他人或他物的生命也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情感,很难认识敬畏生命,珍爱和保护生命[4]。通过观察野鸟聆听野鸟,亲身体验真切感受,重塑自我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大自然的魅力也让视障学生更加深感生命的真谛,懂得生命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脆弱,在人为破坏面前的浩劫,自然界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逐步得到修正。思想的觉醒带动行动的脚步

三融入主流社会,参与环保活动

视障学生是相对孤立的人群,因鸟与自然结缘,与鸟友结缘,另辟融入社会的渠道。盲校的课堂教学,不时渗透环境教育的元素。视障学生爱花爱草爱树木,保护动物等环保意识常有,却流于思想意识形态,没有实践和推广。通过观鸟,有了对大自然充分全面的认识,由鸟友们引路,一起参加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以视障的人士的身份来号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参与到植树护林动植物生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中,可使环保的思想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四讨论与展望

一加强教师素养培训,提高视障观鸟的质量


辅导教师观鸟水平和环境素养的提高,是视障观鸟社健康发展的动力。辅导教师要常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到学校周边去观鸟,了解本地区鸟的分布及状况,记录鸟的情况与变化曰参加普校的观鸟活动,开阔眼界,学习更全面的观鸟知识提高自身的观鸟素养曰同时号召更多的科任教师参与观鸟活实验结果而言,小班的教学效果学习成绩学生动,让科任教师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能灌输科普更多的环境教育知识提高视障观鸟的质量

二引入多元支持,保障观鸟持续开展

野听音辨鸟的观鸟活动是一项对视障学生实践性强极具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充分调动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多元支持,是视障观鸟活动得以顺利持续开展的保障,从而能更好地发挥视障观鸟的环境教育作用。

利用视障观鸟开展环境教育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事实证明,此活动弥补传统盲教育的环境教育偏重知识传授,口号式倡导,忽视了视障学生亲身体验的缺点。视障观鸟活动以生动灵活的实践形式,使视障学生环保意识得到提升,能自觉组织参与各种环保项目,环保行为得到落实。综上,野听音辨鸟的视障观鸟活动为视障学生环境教育新模式是可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黄珊珊.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现状及推进策略[J].宁夏教育,201712院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M].北京院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院7.
[3]明桂能,李雪峰.利用观鸟活动在初中生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111院13.
[4]李凤杰.浅谈对视障学生的生命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417院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28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