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应用型本科工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还是一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目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硬件条件、师资力量、实践环节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独立学院在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根据课程特点,结合现今勘测和设计技术的发展,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周艳清.应用型本科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1):82-83,103.
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内容较多,而受到学时的限制,所以很多高校在授课时重点放在设计这一方面,而选择略讲勘测这一部分。实际上该课程既有设计部分,也有勘测内容。在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目前的教学实施过程无法完全实现这些能力目标,针对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很多高校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如将土木工程测量与道路勘测设计融会贯通,采用先进技术-GNSS-RTK进行道路勘测[1,2],采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3],采用数字化道路勘测实习体系[4]等。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工程的培养目标,结合该门课程的特点,较全面的分析了目前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 应用型本科工程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工程强调重视实践环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不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的本科工程。很多独立院校和专科院校学生毕业去向是以应用型为主的单位就业,因而这类院校显然不能像国内重点大学那样的培养目标去培养人才。且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特点
(一)内容繁杂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内容有绪论、汽车行驶理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定线、道路CAD、道路平面交叉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道路沿线设施。由于课程章节多,每章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
(二)规范多
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要用到很多规范,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勘测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等。由于规范较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遗漏一些规范的技术要求这样的问题。
(三)综合能力要求高
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既要会设计,还要会测量,同时还要会运用道路设计软件进行道路设计,能力要求高,因而仅靠课堂的学时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提高学生在设计、测量、软件应用的能力。
(四)实用性强、重要性程度高
学生学习完该门课程,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所有重、难点内容,可以进行公路设计、城市道路设计、测量放线、实地定线等工作,实用性强,企业对这类人才的专业要求高,人才需求量大,因而该门课程的重要性程度很高,因此该门课程被设置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
三 目前《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5,6]
(一)教学内容略讲勘测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内容较繁杂,在48学时的安排下要把这些内容全部讲完并让学生掌握很难实现,因而教学时就会有所取舍,且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各方面限制,在教学内容上会重点讲解设计部分,勘测部分略讲,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的教学手段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借助于多媒体进行讲解,讲解形式单一,比较枯燥,讲授方式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三)硬件条件不配套
仪器设备不够先进,由于学校经费有限,仪器设备在正常保养下,会坚持用很长时间,但是在此期间,技术的发展,仪器的设备更新比较快,因而很多学校都只有些比较过时的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硬件上跟不上来,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同时实验室机房里,道路设计软件版本过低很多功能无法实现,硬件上的不配套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还是得重新学习。
(四)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高校教师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然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很多经验都是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出来的,但是与社会先进的设计和测设水平相比还是显得尤为不足。而引进一些有实际工程经验且水平高学历高的技术人才较为困难,同时又要懂设计又要会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专业性人才更是难求。且很多教学成果也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它需要一个团队合作分工完成效果更好,因而建设一个道路设计与测量的团队又需要更多的人才,但是很多独立院校经费有限,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也很难引进大批人才,因而师资力量不足。
(五)实践环节学时短、管理薄弱
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环节显得比较薄弱,存在实验室上机学时短的问题,导致道路设计软件掌握不够熟练。而课程设计环节要么是根据已有的地形图手工设计要么是根据电子版地形图设计道路,课程设计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什么创新。同时还存在实践环节管理薄弱的问题,过程管理不够严谨。
四《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改革措施
(一)优化课程内容,优选教材
在向应用型本科工程转型的背景下,教学的内容应该重新整合,以利于更好地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除了优化课程内容,优选教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材的内容上,道路软件需要是最新的软件,且很多教材在这一块都只是针对软件进行简单的介绍。一本好的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既讲解设计理论知识,又详细的讲解如何应用最新的道路软件去设计,以及如何运用最新的测量仪器去实现测量放线、实地定线等这样的教材目前还没有,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建立团队,自编教材,同时编写实践教材用于指导实践环节[7],来加大实践环节的实践效果,让改革具有实质的意义。
(二)增大实践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管理
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增大实践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时的安排上应该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实验与上机学时。学时安排如下表一所示。同时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一部分同学做勘测手绘地形图,一部分同学通过勘测绘制数字地形图,一部分同学进行手工道路设计,一部分同学运用软件设计,还有一部分同学运用GPS和全站仪进行实地定线。让实践环节有所创新[3]。由于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加强过程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三)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这种方法单一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急需改革。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加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帮助大家理解,让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或者采用项目导向法,在课堂讲授之前跟学生明确所有项目,并明确所有项目的各项成果,带着问题去学习,学完之后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讲课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讲课,教师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同时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去实地进行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团队建设
在应用技术型转型中,教师不能只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的工程经验,也就是教师需要向“双师型”转型发展,很多高校为了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在寒假和暑假派教师下企业锻炼,让教师投入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从项目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为转型奠定基础。同时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建设教师团队,更有利于实现教科研成果。
(五)提高硬件设施
加大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加大测量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引进一批比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另一方面加大计算机房软件建设,应用最新的设计软件进行道路设计。硬件上跟上去了,学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才会有保障。
(六)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在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环节,能有一个基地集中的进行训练,效果肯定更好,更容易进行过程的管理,同时安全上也会更有保障,除了本课程需要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对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有很多的实习,比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可以在这个基地上去完成。由于实习基地的利用率高,花费一定资金建设这样一个实习实训基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七)深化校企合作
深化校企合作,教师可以去企业参加企业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聘请企业导师到高校进行指导,做一些讲座,或者带学生做毕业设计等,这样加强和企业的互动合作,有利于了解最新科学前沿,避免闭门造车,同时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培养方案,让培养的学生直接跟企业接轨。也可以组建道路勘测设计工作室,把企业的一些小型项目直接交给学生来做,实现产教融合。
五 总结
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工程的培养目标,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比较全面的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为实现应用型本科工程的培养目标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永红,刘细梅,黄兰,等.面向工程教育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7):206-212.
[2]师郡,李颖.“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践教学,2011(194):139-141.
[3]程建川,陈飞,刘洪波,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及野外实习基地建设[J].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174-176.
[4]袁可佳.转型背景下道路勘测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96-197.
[5]覃媛媛,张胜利,刘平伟.应用技术型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48-54.
[6]赵永清,张洁.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勘测实习改革探究[J].才智,2017:118.
[7]张航,李月光,王小敏,等.高校专业课程创新与改革研究-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6(5):68-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