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考核内容过于形式化、考核内容与社会所需实践脱轨,以及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如进行丰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要与社会所需进行无缝接轨,考核内容要与理论相结合并运用于实际项目中,高校要加大实践类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为高校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供有效的改革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考核;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宋岩峰,等.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8):38-39.
一 当下国内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及改革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设置动画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对于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调整是有所滞后,尤其是对于动画的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以及课程改革存在诸多问题[1],尽管其中一部分高校对于其自身的问题作出了考核方案的局部调整,但是问题依然突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第一,当前大部分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以传统考核方式为主要考核手段,运用最大的就是通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为主[2],理论考试多于实践考试。但是对于高校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闭卷的考核方式显然是与实际不相符合,动画是一门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不应该只是以单纯的理论笔试为主要的考核形式。
第二,大部分的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只在期末进行,最终的考核只需要上交一份该课程差不多的作业,最终由任课老师进行单一的评分标准来量化考核形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从表面看确实有一定的合理与可操作性,但是从根部,我们不难看出,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最后临时抱佛脚的的通病。
第三,随着考核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动画实践类课程的结束,同时学生也会认为,本阶段的学习告一段落,学生的动画实践类课程学习效果究竟如何,是否具备动画领域专业水平实践应用能力,我们不得而知,没有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的考核形式,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
(二)考核内容过于形式化
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考核内容过于形式化,学生常常只需要在课程结束后上交一份相应课程的结课作业,即可完成该课程的实践部分的考核,并不存在考核后的教学反馈,好坏一并结束。这样单向的考核形式,并不能很好地让动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实践技能与审美的提升,没有看到自身的能力的提神,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动画这个专业具有厌学的弊病,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动画这个行业,自己不属于这个行业,这对于高校和学生的发展都不利。
(三)考核内容与社会所需实践脱轨
很多高校认为,作为高校动画教学,我们只需要将基础的部分传授给专业学生,最终考核内容只需要将我们所讲体现在考核作品中即可,并不在意动画专业出来的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动画行业市场的认可,不把学生的考核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这样的考核方式,是远远落后于现阶段的时代发展所趋的大势[3]。学生的技术、审美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行业,并不关注。这弊病就是,学生的动画实践技能与市场完全脱轨,学生进入该行业后依然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考核,这大大浪费了动画行业相关企业与专业人员的时间、精力、和财富,动画实践的社会资源并不能够很好地整合与规划。
(四)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支持力度不够
教师、学生和校方是一个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从属于学校和老师,对于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并不能干预其中,而教师是可以适当干预,提出合理的见解,如若想要将改革落到实处,需要校方的支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时甚至需要第三方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章程,将其落到实处。然而,很多高校并不支持相关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他们已经习惯了当下简单粗暴的考核模式,一旦对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彻头彻尾的改动,一方面没有充足精力,教师和的科研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另一方面校方的资金来源并不多样化,资金紧张于欠缺,而改革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理想与现实起了冲突,可执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二 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与应用前景
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专业型人才,一方面,是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该阶段动画知识与技能进行一个显性考量,更客观地体现学生对于所学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4]。而它的应用前景即是,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积极制定有利的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策略,鼓励并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到各方面的教学改革中,使得高校的专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使高校真正成为培养高级人人才的权威基地,为国家发展输送可靠性的专业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三 高校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建议
(一)进行丰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通过国外对于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国外的考核方式更加具体,细分化,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及展示自己作品能力的考核,不在于季度依赖单一的最终结果评分标准。根据目前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改革的情况,我们提出:一,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技能之前,自行通过网络预学习,隔天专业课老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创作出所规定的案例,看完成的程度进行当场评分;二,教师可以抽取学生对于相关专业技能的抽查,当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三,在作品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展示并配以相关技术、理论、观念的展示说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优秀者可以获得实际项目的参与。
(二)考核内容要与社会所需进行无缝接轨
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常常出现考核的内容不符合当下行业所趋,往往落后于行业标准,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
首先,我们可以联系动画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项目对接,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动画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那么,对于基础的行业入门级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对接,运用他们的内容考核标准来要求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学生真正接触到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化的考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的素养。
其次,在课堂上,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带上实际的项目制作案例的台前幕后。为学生系统讲解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学习所需要的标准。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行业相关的实际案例的操作,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三)考核内容要与理论相结合并运用于实际项目中
在动画教学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中,以上两点是这对于学习阶段的考核,而在这里,所提到的是指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专业能力的综合考量,高校可以继续延续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上交作品的惯例,但是可以增加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实际项目,以动画行业项目的标注来衡量学生专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个人的抗压能力,最终实现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课程的完整性。
(四)加大实践类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
就目前高校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校资金的支持以及资金的来源,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校方与外界动画专业公司进行实际项目上的合作,加大高校以及社会机构的支持力度,有了资金来源,就能够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管理也随之填补了相应的空缺短板,教师对于改革的执行力也随之变强,不再拘泥于传统因身负科研项目而无暇顾及课程改革,使得改革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形成了一个闭环,提高了高校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可行性。
四 结语
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容忽视,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考核内容过于形式化、考核内容与社会所需实践脱轨,以及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如运用丰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要与社会所需进行无缝接轨,考核内容要与理论相结合并运用于实际项目中,高校要加大实践类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明确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做到真正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时娟.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203-204.
[2]喻放.中国动画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评《中国动画教育启示录》[J].当代教育科学,2016(10):66.
[3]罗桂玲.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124-126.
[4]孟茜宏.碎片化语境下的高校动画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28):120-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