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打造课堂叙事性教学、课外体验式教学、线上延展式教学、线下情景式教学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对所学到的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真懂、真信、真用、真行,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效果。
关键词:立体化课堂;叙事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延展式教学;情景式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杨蕾.高校思政课程“四位一体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3):145-146,156.
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换位思考,钝化了学生的获得感,思政课沦为高校“水课”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坚守在思政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如何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吸引力,增强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从已有的实践基础来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推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比如在清华大学,7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各学院、各专业的育人课程,全部采用结合专业特色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以绘画、雕塑、染织作品作为同学们对课程的反馈。除了因材施教以外,清华大学还将新技术引用到课堂授课当中,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手机“学堂在线”客户端,直接与老师进行对话和互动。在武汉大学,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武汉大学的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考察了解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情况,并通过拍摄微电影来表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内容的感悟。在南开大学,老师们不仅在思政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将思政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来教育、引导更多的同学分享思政教育的收获。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推广“叙事性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延展式教学”为主要支撑的“立体化实践课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强,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实现思政教学由知识传授、理论教育的过程深化为能力提升、价值认同和信仰坚定的过程,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一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叙事性教学
所谓“叙事性教学”模式指在依托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主题鲜明、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故事,用95后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可以结合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炼不同的故事主题,在课堂上精彩讲述,向学生诠释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和时代意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专业以及学习生活状态,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为标准,围绕教材内容选取材料,设计专题,将理论知识融入感染力强的故事情节当中,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导学生参与故事情节并从中感悟出深刻道理。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故事呈现、故事讨论、故事反思三个环节。故事呈现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相关的多媒体展示,通过视频、图片等等多种方式,达到最佳的叙事效果。故事讨论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主,可分为小组就故事所引发的感触展开充分讨论,让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当引导。故事反思可安排在课后进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反复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新的感知。贴近生活的故事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情感认同,也有利于教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诠释具体概念的时候,可以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据,选取体现时代精神与红色主题的故事,配以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丰富的情感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基于课外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大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考察、访谈调研等形式,使学生可以亲身了解和感悟先进事迹,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教学方式。特别强调的是,体验式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真实体验,带着问题深入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
从宝鸡文理学院的具体实践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思政课教研室纷纷展开了“一室一品”活动,2017年11月19日至21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研室组织学生开展支教活动,并将整个过程如实记录下来,进行微纪录片《陌上花开——行走的思政课》的拍摄。同学们来到宝鸡西山拓石镇第三九年制学校支教,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看到了我国基础教育最真实的一面,真切地感受到了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2018年3月30日至4月2日,概论教研室再次组织学生来到梁家河参观学习,并拍摄微纪录片《赤子初心——行走的思政课》。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上山下乡的地方,总书记曾经深情地说过,“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当年我人走了,却把心留了下来”。在梁家河实地参观考察,同学们追随总书记当年的脚步,聆听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故事,深刻理解了“初心”的意蕴。这两次实践体验活动及拍摄微纪录片在宝鸡文理学院官方微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上做了推送和宣传,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发了他们的交流、互动和共鸣,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三 基于线上的教学模式:延展式教学
所谓“延展式教学”就是立足于各种网络平台建设,以共享性学习资源建设为重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强大优势,整合视频、音频、图像、动态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获取具有代表性、广为学生群体所关注的信息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网络资源平台,具体表现形式为: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网站红色板块等网络教学阵地,是一种包括知识传授、情感培养和能力培养的新型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
“网络延展式教学”是课堂“叙事性教学”的有力补充,可以发挥扩大课外“体验式教学”效果的作用。具体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资源上传知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查用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教学PPT、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的精准传播,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手机端就可以方便获取相关资料。就实践教学而言,毕竟能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只占到了学生群体的一部分,网络延展式教学提供的各种平台,有利于扩大实践教学的效果,例如,概论教研室2017-2018年度组织的两次实践教学,都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在马院微信公众号以及宝鸡文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展播,观看人次超过5000人次,从学生的留言评论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在观看微纪录片之后都引发了心灵的震撼,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微纪录片拍摄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也不是远离学生生活的路人,而是我们身边同一个校园的同学,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由他们参与的实践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四 基于线下的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
在高校,思政课的课时非常有限,仅仅停留于课堂纯理论的教学是难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多样化的学习要求的,形式更加灵活、时间更为自由的“情景式教学”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巩固课堂理论、提升学习热情、培育团体合作意识,提高整体综合能力等作用。
“情景式教学”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采用“历史场景再现”“还原情境”“舞台模拟”“虚拟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选择主题,自导自演,把红色故事、历史事件、现场采访、调研报告等做成歌舞、话剧、小品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搬上舞台。将教师的“教”演化在整个活动的策划指导上,将学生的“学”转换在探究与体验的行动之中。“情景式教学”不拘泥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通过学生的绘声绘色的表演呈现出来,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者与观看者心与心的交流和情与情的碰撞,达到升华感情和坚定信仰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2]总之,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场域的拓展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不失为全方位营造大思政格局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