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从预制语块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中医药翻译教学现状及其语言特点,探索预制语块理论对于中医药翻译教学实践的效应优势,研究表明译者积累越多的语块信息,其译文质量会更加准确、流利、地道。
关键词:预制语块;中医药翻译教学;优势效应
本文引用格式:胡永,等.预制语块理论在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优势效应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1):131-132.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其特点是医理深奥、语言表达抽象(具有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特征)。如何能够高效而准确地转换中医药源语信息是从事中医药英译事业工作者的心声,随着预制语块理论的发展,笔者发现在中医药翻译教学实践中存在大量预制语块现象:中成药药名剂型种类繁多,按分类归纳为不同的预制语块;描述五脏六腑的生理位置的预制句型都有共同的半固定的预制语块;要将原文的中医药理法方药信息准确而高效地翻译出来,预制语块整体输入和转化的效应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译者从事中医药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提高了中医药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预制语块理论应用于中医药翻译教学实践意义重大。
一 预制语块理论
(一)预制语块理论的概念和特征
早在1975年,Becker研究发现人们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的记忆和输入、存储、输出和应用转换过程,不以单个词语因素为基本单位,而是以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语言习惯结构来进行转换的,这样的语言模块构成了人类交际的认知单位[1]。业界学者对语言交际中大量存在的语块现象进行研究并发现,这些人类大脑中储存的预制语言单位是遵循一定语法结构,以固有的语言形式存储在大脑记忆当中,信息提取时无需语法分析和生成,可随机提取输出,并且大脑存储预制语块越多,对相关语言信息输出也就效率越高[2]。这个概念总结了预制语块三大特点:
(1)语言表达地道准确。比如,英汉双语中大量存在be applied to…(应用于…)、pay attention to(注意)、protect…from(保护…不受…伤害)、calcium deficiency(缺钙)等符合英汉固有语法规律且表达地道准确的预制语块。
(2)预置语块形式存储(流畅性和回译性)。预制语块理论特点是在英语和汉语表达中存在对等语言信息,如上举例说明,语块存储在大脑记忆当中,信息提取时无需重新语法分析和生成,可根据对等信息随机进行英汉双语信息的输出,译文流畅性提高了,且实现了译文的回译性。
(3)信息转换高效(高效性)。大脑存储预制语块越多,对相关语言信息输入和输出也就效率越高。
(二)中医药预制语块的分类
根据预制语块本身存在的特征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结合中医药翻译教学实践的切实需要,将中医药翻译中预制语块分为以下三类:
(1)中医术语语块:中医文献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语言特征的语块,如中医术语“四气”、“辨证论治”、书名《本草纲目》等,其对应语块分别为four properties(cold、hot、warm、cool),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3]。
(2)固定搭配语块:中医“四字格”术语“滋阴疏肝”“滋阴清热”中“滋阴…”都可以翻译成“nourishing yin-”;中医五行学说中火的属性“火曰炎上”译成“fire characterized by flaring up”等[4]。
(3)常用句型结构语块:例如,“被诊断患有…”对应语块为“be diagnosed with…”等常用预制语块句型结构[5]。
(三)中医药预制语块的资源优势
预制语块认知可以高效利用已有的标准中医术语资源信息,提高中医药文化向外推广的效率,中医药翻译教学实践可参考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颁布的《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2007)[3]以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008)[4],还有系列中医药英语教材如由中医英语专家李照国、张庆荣主编并出版在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的《中医英语》[5]等权威中医药预制语块,运用这些业内标准的中医英语语块可让译文更加地道贴切,确保了中医药语块表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 预制语块对中医药翻译教学的启发
(一)译文表达地道而更具准确性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对源语认知的准确性基础之上,应该避免文化缺失,预制语块选词信息准确、确保语言表达的地道性。例如,术语“月水”“月事”“月信”就是女子“月经”的意思,因此可以译作“menstruation”。
(二)译文表达流利更具流利性
译文能够流利表达和具有可读性是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很高评价,例如“开鬼门”中的“鬼门”指“汗孔”,因此可译为“opening the sweat pores”;“四诊即望、闻、问、切,指中医上用于诊断疾病的四个基本方法。”译成“Th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namely inspection,auscultation and olfaction,inquiry,as well as pulse-taking and palpation.”储存一定量预制语块,就可以把中医“四诊”具体方法等地道流利地表达出来。
(三)译文表达更具条理性
医药文化汉英翻译过程需要对源语(中医药文献)的哲学逻辑准确推理。例如“活血化瘀”译成“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而经过逻辑关系分析:“活血”为治疗方法,“化瘀”为目的,并非并列关系。因此,应译为“activating blood to remove blood stasis”[6]。
三 结语
预制语块在中医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培养译者的语块意识,重视预制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丰富的专业预制语块典型结构的储存有助于译者迅速识别和选取合适的词汇,从而避免翻译实践过程中的“用词失误”或“搭配不当”,辅助并提高翻译实践效率。还有积累并构建译者个人的中医药文献语块资源库,对所接触的中医英语语块分类整理,建立个性化的语块资源库,以便迅速检索和提取,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翻译任务。
参考文献
[1]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1975:245-249.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ss,2007:9.
[3]李振吉.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李照国,张庆荣.中医英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6.
[5]李照国.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比较研究[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7.1.
[6]李若曦.语言迁移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8,5(33):192-193+2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