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在校的多半时间都要在宿舍中度过,宿舍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校园文化体系中,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宿舍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五个方面剖析了高校宿舍文化的主要功能,论述了创新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相关的可行性对策,从而为如何科学有效地抓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文化体系;宿舍文化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毛邓.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37):128-130+142.
宿舍是大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活动的主要载体,基于此,宿舍文化也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文化可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大学生的安全感、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营造“团结、互助、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高校的宿舍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多弊端,本文从宿舍文化的功能与内涵、建设宿舍文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层面做出了剖析和探索,可为我国高校如何快速推进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高校宿舍文化内涵及育人功能
高校宿舍文化隶属于校园文化范畴,它产生于特定的空间中,具有群体性、封闭性、共享性等特性。它既是校园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与校园文化之间构成了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听课、就餐、查阅图书、体育活动之外,剩下的时光基本上都要在宿舍中消磨。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理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种内涵和功能。
(一)思想树人
学生宿舍不仅是宣扬校园文化的阵地,也是进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被誉为自学成才的课堂。与图书室、食堂、教室相比,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多,在某些思想观念上更容易达成共识。除此之外,学生宿舍还具有浓厚的人情味,是一个自由活动的场所。因而,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可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及时纠正其错误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文化、道德、审美等思想理念,同时在理想和追求等层面产生相同的群体意识。可以说,思想性是高校宿舍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精髓,也是该文化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
(二)管理育人
高校若要得到正常运转,必须依托于一套科学、合理而有效的管理体系,宿舍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宿舍文化是否良好,能否发挥正能量,各项活动能否正常开展,是否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当这种文化得到正常有序的管理时,大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三)制度塑人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必须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保障。没有制度和规则加以约束,宿舍文化建设就会处于无序状态。另外,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与校规校纪高度吻合的,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先进性等特征,通过持之以恒地贯彻这些制度,可塑造出有文化、懂礼貌、守纪律、讲团结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四)环境怡人
由于宿舍文化是在固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环境文化是宿舍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环境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对于高校来说,只有提高宿舍的硬件配置水平,确保照明、管路、楼梯、台阶、护栏等具有安全性,窗台、走廊、室内、公共洗漱间等部位清洁干净,才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如果宿舍环境除了具备直观性之外,还兼具艺术性、教育性、时代性、统一性等特质,必然会使大学生获得心旷神怡的感受,有助于丰富其情感、陶冶其情操。
(五)活动陶人
大学生是一个活泼好动、散发着青春朝气的群体,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都会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相比于其他活动,宿舍文化活动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具有极高的包容度,可接纳每一名宿舍成员。另外,宿舍文化活动还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多数活动都需要大学生们自己动手。因而,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有益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以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 创新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环境以及高校的教育目标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再者,只有将先进性、知识性、创新性融为一体的高校宿舍文化,才能实现对校园精神空间的拓展,才能更好地对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弘扬,从而培养出善于团结、乐于奉献、勇于创新、有担当敢作为且文化知识深厚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信息时代的呼唤
现阶段,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正在引领时代潮流,并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构建了校园网,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已经成为评价高校是否具备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基于此,高校管理者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在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构建信息管理体系,通过接入校园网并利用配置电子广告屏、开发APP操作软件、创建独立网站等手段,及时向大学生推送有关宿舍管理的各类信息,并对优秀的思想文化予以宣扬,从而使大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三)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各项改革也在向纵深推进,而管理严格、具有舒适性且展现出现代化气息的宿舍楼已经成为提升学校形象的重要载体,可对学生以及家长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实现扩招目标。另外,对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而言,创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还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当代高校重点强调了宿舍管理的重要性;二是由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到年级、专业、科系的限制,高校可通过宿舍管理来强化对学生群体的管理;三是高校宿舍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突出,使宿舍具备了公寓的特点,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对宿舍文化建设进行创新,确保宿舍文化能够充分发挥渗透作用和塑造作用,才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品质,避免产生过于偏激的思想或行为,从而快速而有效地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四)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度最高,也就是说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还应当具备团结、互助、创新、协同等多方面能力,而大学生虽然比较关注校园文化,但由于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不具备较高的沟通、协作能力。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宿舍文化活动,可为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其智商和情商得到同步发展,从而逐渐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三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者对宿舍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
最近几年,多数高校都对后勤管理做出了改革,但在高校管理者看来,只要宿舍能够容纳逐年增多的大学生即可,是否构建了文化体系并不重要。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比较狭隘的。不可否认,满足学生的居住需求是高校宿舍最起码的功能,但整洁的环境、温馨的问候、人性化标识的张贴、各种管理制度的出台、设备设施井井有条的摆放等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而且还可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有助于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而这些却被高校管理者予以忽视,只是对一些基础设施强化了管理。
(二)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的宿舍文化建设都体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因而其内涵与价值并没有得到重视。这种状况与高校落后的宿舍管理模式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在管理过程中,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被确定为重要目标,而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其次,管理模式的更新速度较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再次,宿舍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监管环节明显缺失;最后,宿舍管理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不仅很难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而且不具备良好的指导能力。
(三)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未能同时推进
从现实中不难看出,个别高校管理者在建设宿舍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形式主义思想,比较重视高校宿舍的物质文化建设,因此基础设施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相比之下高校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设则明显滞后,从而致使高校宿舍丧失了文化引领和品质塑造的作用。
四 探究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可行对策
(一)构建“共同生活”的宿舍文化理念
首先,宿舍管理者应当具备“共同生活”的思想意识,无论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还是各种活动的开展,都需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高大学生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其次,管理者应当与大学生经常进行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构建整洁而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最后,管理员还应与辅导员或学生管理办公室进行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多种媒介及时推送健康的文化知识,使大学生能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继而形成良好的品格。
(二)完善宿舍的管理体系
要想使宿舍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依靠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在编撰各种规章制度时,应从高校的建设现状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制定出来的规程、规则或管理规定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否则,过于宽松的机制不会对大学生产生约束作用,而过于严苛的机制又会丧失人性化并打击大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另外,完善的管理体系还离不开管理组织的创建,高校不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还应当明确每一名管理者的责任,并将班主任、辅导员也纳入管理组织中,从而形成“宿舍文化建设全员共同参与”的新格局,进而提升大学生遵章守纪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宿舍文化得到有序发展。
(三)制定双管齐下、整体推进的发展规划
任何一种文化建设都包含两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也同样如此。但从当前来看,多数高校都注重于物质文化建设。实际上,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首先,精神文化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才能得以展现,其次,物质文化体现了精神内涵。因此,高校应当对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出台双管齐下整体推进的发展规划,既要确保基础设施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还要对精神文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防止劣质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总的来说,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促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四)以大学生为主体,创建具有先进性的宿舍文化管理组织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离不开管理组织的支撑,无论是管理制度的出台还是对管理制度执行状况的监督,都需要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宿舍管理体系中,若管理对象和监督主体都是大学生,由于年轻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因此当出现分歧后,他们可迅速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当然,毋庸置疑的是,管理组织的整体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对此,高校管理者可将学生党员、模范学生、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等人才充实到宿舍管理团队中。当下,大多数高校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拥有丰富的上网操作经验,而先进性宿舍管理团队中的每一名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可对宿舍的信息化建设制定良好方案并付诸实施。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具有思想不够成熟、抗击打能力较低、情绪容易波动等缺点,对此,宿舍管理员、班主任、辅导员应当与大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对其予以正确引导,使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应对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同时鼓励大学生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树立互助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水平,主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宣扬健康的校园文化,为构建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促使本校宿舍文化建设达到一个新高度而做出积极贡献。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宿舍是大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而良好的宿舍文化则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需求,也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和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但我国高校在该项建设中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总的来说,高校管理者应当提高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认识,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宿舍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开展宿舍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注重对优秀文化的宣扬,将高素质的在校大学生纳入宿舍管理团队中,既要打造一套具有合理性、先进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宿舍文化建设机制,又要确保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使高校宿舍真正成为传道育人的第二课堂,以及开发学生心智、培养优秀品质、塑造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活动基地。
参考文献
[1]肖运红.以党建引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82-83.
刘荣,嵇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新探——浅谈高校文化宿舍建设[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12):10-12.
[3]王跃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策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6):93-94.
[4]巴达日呼,吴宏伟.关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22(06):86-88+62.
[5]刘琳.强化阵地意识,探索宿舍文化建设新路径[J].文教资料,2017(22):41-42.
[6]王跃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0):164-167.
[7]唐于亮,陈石研.大学生宿舍文化对学风建设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272+274.
[8]余育锋.探究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83-84.
[9]田丽.论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4):54-57
[10]李金东.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0):261-262.
[11]刘玲.文化建设模式在新时期大学生宿舍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240.
郭江峰,杨勇,孙晶晶.互联网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3):79-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