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域,还是高校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重点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基本原则,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并从4个方面提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实践进路,以期使“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更加健全,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关键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理论逻辑,实践进路
0引言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校园综合管理模式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三全育人"为目标,积极建设集思政、服务、育人于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持续整合育人力量,形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的育人合力,建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1]。
1“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理论逻辑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以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关爱学生为落脚点,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成长共同体”[2]。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高校对育人方式的积极探索,是高校加强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载体。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基本要求是学校、院系、职能部门等的资源和力量下沉社区,服务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目标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打造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2“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价值意蕴
2.1凝聚多方力量,共助学生成长
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过程中,集合校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组成“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队伍,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体现人文关怀、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系列活动,形成“价值共育、文化共享、成长共赢”的生动局面。比如,为营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增强学生心理韧性,提高学生抗压能力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做好校园疾病防控工作,增强学生自主防护意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而开展学生社区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打造富有内涵的学生社区文化活动,引领学生多元化发展而开展学生社区系列成长引领“微课堂”活动;为加强学生对个人专业的认识,做好学生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而开展专门的指导、教育与服务活动,以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2推动转型升级,提升治理水平
多数高校积极探索“入驻式”“服务式”“开放式”“体验式”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打造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三全育人”局面。这能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自习室、活动室、实验室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多样化的社交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支持,帮助学生在学习目标、人生理想等方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解决个人困惑,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高校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也能加快学生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全面助推高校转型升级,大幅提升高校治理水平。
2.3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人性化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和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可以说,“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第一课堂之外的育人新阵地,是加强党建引领的重要载体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新场域,打通了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3“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基本原则
3.1坚持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高校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大局,编制详细的建设方案,作出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聚焦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做到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将社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4]。高校还要把“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来抓,让“一站式”学生社区真正成为共建、共享、共通、共融的新型师生教育生活共同体,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
3.2坚持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工作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解答学生关于个人成长、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将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6。同时,高校应尊重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撑,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营造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环境和氛围。
3.3坚持把牢方向与遵循规律相结合
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将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要求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式,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同时,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三大规律,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富有地方特色、契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育人模式,把“小社区”打造成为助力学生发展的“大舞台”,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7]。
3.4坚持党建引领与服务育人相结合
高校应坚持党建引领,做到“学生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到哪里”,确保“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不偏航,牢牢把握培育时代新人的工作总基调8],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构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体系,在学生社区建立党团组织,实现对楼宇、楼层的全覆盖,建立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确保建设出旗帜红、阵地强、品牌亮、服务实的“一站式”综合育人社区。
4“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实践进路
4.1强化党建引领,把牢政治方向
高校应加强各院系党组织之间的联动,提升全面领航指导效能,强化党建引领。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总支、功能型党支部、功能型党小组,打破年级、专业、师生之间的界限,切实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9],形成党总支负责、党支部指导、党小组实施的纵向工作布局;编织涵盖党员干部队伍、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自治队伍的横向服务网格,覆盖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党员在学生社区的“头雁效应”,凝聚网格合力;选派思政教师入驻学生社区,定期指导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理论宣讲,全面激发学生社区党建活力,构建“全景式”社区育人生态。
4.2秉承以人为本,突出服务育人
高校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坚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宗旨,形成党委领导、学工牵头、教师协同、学生参与、支部引领、社团助力、辅导员入驻的“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守正与创新”同推进、“全面与特色”相统筹的育人体系,建立学生问题台账、服务台账,形成办事清单,及时分析、评估、解决社区内的学生问题,将学生难点痛点变成“幸福点”,畅通社区育人“神经末梢”。高校还要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创新创业专家、行业专家等入驻学生社区,为学生提供成长与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努力打造全场域、全天候、全覆盖的育人阵地[10]。
4.3坚持价值导向,打造育人平台
高校要突出价值导向,推进思政教育进社区,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并集思想引领、学业发展、安全教育、文化浸润、智慧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同时,高校要建设大数据集成平台,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纪实数据,实现一键画像、过程记录、趋势预警、智能推荐、科学评价等功能[11]。
4.4培养创新思维,推动数字赋能
高校要树立创新思维,推动数字赋能,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学校治理、师生服务的深度融合,依托大数据技术,将涉及学生的多个业务管理系统中的对学生覆盖面较大的办事服务项目全部集合到线上“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实现学生“一次登录,一网通办”,使学生各种学习生活事务都能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得到及时解决,保证学生校内生活方便又快捷、舒心又暖心[12]。另外,高校应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质量,为学生提供“便捷、专业、高效、共享”的网络服务,推动数字赋能,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成长需要,不断丰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内涵,以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的学生管理服务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祁赛喃.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探析[J].经济师,2024(2):189-190.
[2]罗荣,罗颂.全面育人视角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3):73-77.
[3]麦智杰.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进路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80-85,111.
[4]徐民兰.系统观念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3(23):151-153.
[5]姚文浩,杨航,周梦.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创新与探究[J].科教文汇,2022(23):23-25.
[6]黄彦菲,张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宿舍的实践与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住宿辅导工作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1(4):37-38
[7]陈东梅.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13):65-68.
[8]付磊,吕鑫.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挑战与路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12):33-36.
[9]王俊杰.服务视角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4(3):98-102.
[10]卜谦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3):85-88.
[11]彭晶,张佳宁,岳宏杰.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育人功能及实践路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4):115-118.
[12]胡平.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与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4(4):24-2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8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