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路径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25 11:12: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双碳”背景下,探索出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有利于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趋势展开论述,提出引入清洁煤技术、强化能耗控制、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企业供应链、加强双碳管理、落实瓦斯综合利用等煤炭企业发展路径,希望能够为“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双碳”背景,煤炭企业,绿色发展
 
  0引言
 
  “双碳”是指碳达峰、碳中和。其中,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然后逐步下降的过程,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而碳中和则是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掉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煤炭企业属于高碳排放企业,需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以控制生产中的碳排放,从而更好地适应“双碳”目标下的发展环境,实现良性、持续性发展。
 
  1“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双碳”政策体系正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重目标,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好转。目前,《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制定出“时间表”“路线图”[1]。在此背景下,煤炭行业的调控措施日趋严格,旨在使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在此期间,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9年的57.7%降至2020年的56.8%,再到2021年的56%,这一数据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双碳”背景下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的减少,也预示着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2]。在“双碳”背景下,转型是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面对能源结构转型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煤炭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就目前来看,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转型成为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通过转型发展,煤炭企业可以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和业务领域,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此外,低碳发展也是煤炭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通过采取引入清洁煤技术、强化能耗控制等手段,推进煤炭企业低碳发展,有利于煤炭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此,煤炭企业需要积极调整战略发展方向,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方案,探索出可行的发展路径,以适应绿色发展环境,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4]。

\
 
  2“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路径
 
  2.1引入清洁煤技术
 
  在“双碳”背景下,为了减少煤炭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碳排放,应将清洁煤技术的引入作为重要的发展措施,借助有效的技术提高煤炭生产和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生产、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促进煤炭企业向低碳、清洁化方向转型。就目前来看,可用的清洁煤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直接烧煤洁净技术、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其中,直接烧煤洁净技术通常是指煤炭燃烧前的净化加工技术,如洗选、型煤加工和水煤浆技术,以及燃烧中的净化燃烧技术,如流化床燃烧技术和先进燃烧器技术。而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则是指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等洁净燃料的技术,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现阶段,“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清洁煤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超临界火力发电、烟道气净化、燃料电池等先进的能源转换和污染控制技术,为“双碳”背景下的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为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煤炭企业应当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清洁煤技术,并通过优化现有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流程,实现清洁煤技术的有效应用,逐步实现企业的低碳化、清洁化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双碳”背景。在此过程中,煤炭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研发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清洁煤技术,并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同时也要积极与国际先进的清洁煤技术研发企业、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清洁煤技术的引入和应用[5]。

 
  2.2强化能耗控制
 
  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能源,而这些电力大多源于火力发电,属于高碳排放能源。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双碳”背景,煤炭企业要强化能耗控制,以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为此,在能耗控制上,煤炭企业应积极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高效节能锅炉、电机、风机等,以降低设备能耗,并对老旧低效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设备的整体能效水平。同时,要从能耗控制的角度出发,改进和优化现有生产工艺流程,如合理调配生产负荷,避免设备空载或过载运行;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管理,确保能源合理使用和有效回收等。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合理规划采区布置,也能通过规避采煤过程中的无效能耗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为此,在煤炭开采作业中,煤炭企业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结合节能技术和开采技术,如厚煤层分层开采、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等,实现开源节流,降低开采过程中的能耗[6]。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供电系统的损耗也是煤炭作业高能耗、高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为此,煤炭企业应积极优化供电系统,通过合理的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减少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并引入无功补偿技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还要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减少因电压波动、谐波等因素引起的电能损耗,增强能耗控制效果,让煤炭企业的生产作业更加符合“双碳”背景下的行业发展要求。
 
  2.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保证煤炭企业在“双碳”背景下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7]。煤炭企业通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重点关注“双碳”,由此让企业的发展方案、决策更加符合“双碳”要求,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状态。因此,应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措施,以更好地推进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为此,在企业发展战略落实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并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营造全员参与、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要积极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提升,共同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发展。在此过程中,煤炭企业应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并在开采结束后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如植树造林、土地复垦等,以恢复生态环境,实现矿区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此外,煤炭企业也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绿色发展体系,借助定期评估、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环保问题,确保绿色发展理念在企业中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不断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发展模式,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4优化企业供应链
 
  在“双碳”背景下,传统煤炭能源升级的关键在于脱离对传统资源、资本、劳动3个要素的依赖,并以机制设计、技术研发为抓手,注重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不断增强煤炭企业对供应链的控制力,以打通业内的能源流通大循环,从而使煤炭企业顺利地实现“双碳”背景下的稳定发展。在机制设计上,煤炭企业应有效利用市场在资源分配上的核心效能,立足于具体的政策,构建发展战略落实体系,激发生产、运营等多个内部模块的活力,科学整合企业供应链合作主体,让供应链环境更有利于企业在“双碳”背景下的转型发展。在此过程中,煤炭企业应重点维护中长期合同制度,构建相应的维护机制,巩固企业在市场中平稳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期货、现货交易,遵照现行的交易规则,建立内部机制运行的标准化程序,由此更好地支持企业资源良性流通,增强企业在“双碳”背景下的适应能力。在技术研发方面,煤炭企业则应当积极引入新兴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建立智能化、现代化的煤炭物流体系,以此为支撑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构建数字化的业务发展平台,由此打通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各个供应链环节,让供应链的运作更加高效,进而提升“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
 
  2.5加强双碳管理
 
  在煤炭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落实双碳管理是增强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8]。通过双碳管理,企业可以让生产、运营更加符合“双碳”目标推进中的煤炭领域发展趋势,由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双碳管理中,煤炭企业应深入分析企业当前的碳排放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基于此明确自身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与目标,并编制相应的管理规划,而且要建立碳排放责任制、节能奖励机制、环保绩效考核制度等,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充分保障双碳管理的落实。同时,煤炭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体系,采取安装先进的监测设备、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碳排放核查等措施,准确掌握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碳排放问题,确保减排目标顺利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应主动与外部机构进行对接,了解双碳管理的相关政策、标准和要求,确保企业的双碳管理工作与政策导向一致,并立足于碳税政策设置具体的双碳管理方案,还要对自身的碳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如碳排放权、碳交易、碳税等,并借助合理的碳资产管理手段,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经济收益,为后续的双碳管理提供支持。此外,煤炭企业还应加强低碳发展文化的培育,让员工充分认识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性,并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低碳发展能力,营造全员参与、共同推动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9]。
 
  2.6落实瓦斯综合利用
 
  瓦斯属于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经过充分燃烧后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每利用1 m3瓦斯,就相当于减排16 kg二氧化碳,而且瓦斯多存在于煤层中,如果不加以有效抽排,就会引发煤矿开采安全风险。因此,在“双碳”背景下,要有效利用煤层中的瓦斯,将其作为煤矿开采作业的能源,以减少煤矿开采作业对火力发电的需求,达到减排的效果。为此,煤炭企业应将瓦斯综合利用定位为重要的煤炭企业发展措施,并积极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落实,实现煤矿开采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在瓦斯综合利用方面,煤炭企业可以考虑利用瓦斯燃烧产生的热能来驱动发电机发电,为煤矿生产供能,同时也可以直接燃烧瓦斯用于供热,如煤矿供暖、工人洗浴等,替代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并将瓦斯燃烧余热用于发电、供暖等,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此外,煤炭企业还可以考虑运用瓦斯氧化技术将瓦斯转化为有价值的瓦斯氧化物,如甲醇、甲醛等化学品,拓宽企业的市场发展领域,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加强瓦斯检测监测,精准定位瓦斯涌出区域,并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如密封墙、瓦斯抽采管路等,防止瓦斯泄漏和扩散,然后运用瓦斯抽采系统将瓦斯从煤层中抽出,输送到瓦斯利用区域,再进行瓦斯燃烧供能,实现瓦斯的综合利用。为了更好地落实瓦斯综合利用,煤炭企业还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进和研发先进的瓦斯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借此提高瓦斯综合利用效率,同时要重视瓦斯综合利用领域的人才培养[10],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为瓦斯综合利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结束语
 
  煤炭企业通过不断推进能耗、碳排放的管控工作,以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更好地在“双碳”背景下实现健康发展。为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立足于“双碳”背景,积极制定和落实各项绿色发展措施,以提升煤炭企业的低碳发展水平,从而推动煤炭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贺.“双碳”目标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与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3):11-13.
 
  [2]曹稼琪.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2023.
 
  [3]姜明栋,白杨,王奇.我国制造业低碳发展的省际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3(2):77-85.
 
  [4]赵芷杉,吴丽超.“双碳”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7):10-12.
 
  [5]董战峰,贾真,冀云卿,等.深度贯通ESG:促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4(3):19-21.
 
  [6]张敏怡.高耗能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9):164-166.
 
  [7]薛琬菁,江伶俐.“双碳”约束下煤炭企业公司管理与高质量发展[J].煤炭技术,2023(7):251-254.
 
  [8]赵瑞琦.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路径[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0):133-135.
 
  [9]徐忠臣.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10):13-15.
 
  [10]杨晋明.碳资产管理与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7(8/9):109-11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98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