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中的现存问题及有效策略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11:42: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如果国有 企业内部管控体系出现问题,将产生严重的风险隐患,轻 则影响企业日常经营,造成暂时性的经营阻碍,重则将企 业置于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境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 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性 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保证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顺 利落实,同时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现代社会国有企业 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管理措施,科学、完善的内控 制度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有效推进各项内控工作的顺 利开展,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经营中面临风险隐患的 概率。同时,在此基础上精准探寻并把握现代发展机 遇,以此助力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步伐。因此,国有企业 的管理者必须对内部控制管理高度重视,积极革新自 身的管理理念及模式,深层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力度,制定合理完善的内控制度,并根据相关政策标 准,快速推进内控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执行速度,使 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充分体现独特的价值效益,从 而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关键力量。

  一、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体系不健全


  科学、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能够充分发挥管理价 值,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经营与发展。 一旦缺少制度 监督,会使国有企业的运行脱离相关标准的约束和 规范, 一切工作行为都可能无迹可寻,久而久之还 会使内控制度的落实推进形成形式主义,其负面影 响极大。当前,多数国有企业采用的内控监督体系并 没有真正体现监督管控价值,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 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法规意识、风险意识、敬畏意识 不强。由于内控监督力度不足以及相关人员意识淡薄等情况,导致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负面现 象,如因监管不到位造成对外投资亏损、因职责不清 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因机制不健全导致账实不符 等。不仅如此,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并未明确细分 员工的职责及权限,存在一人多职及权责不清情况, 这会使得内部监督工作难以深入展开,显著增加国有 企业面临各项风险的可能性。此外,即使当前部分国 有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监督工作,但因体系建设的不 全面以及监督管控力度不足等原因,使监督制度未充 分发挥作用,也未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形成 全面且实时的监督管控,使国有企业的多项管理工作 存在漏洞,加上部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职责和 义务,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内部监督工作不能 真正落实,严重违背了内控制度建设的初衷,限制了 国有企业内部管控体系的有效推进[1]。
\

  (二)内控环境亟待优化

  有效保证内控制度执行到位,需要良好、稳定的 内控环境为基础。国有企业的内控环境对内控制度的 整体架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对内控制度的落 实推进效果也有直接影响。依照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 内控环境以及内控制度的实际建设情况,其中突出的 问题就是内控环境较差,其主要体现如下[2]:

  第一,国有企业管理者没有对内控制度形成正确 且全面的认识,其认为内控制度的价值只是维系企业 物质以及资源的安全系数,并未深层掌握内控制度在 企业经营管控、经济业务往来间体现的价值,从而形 成了内控制度建设的不足,未真正发挥内控制度的价 值内涵[3]。

  第二,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人文环境存在 一定关联。人是建设以及执行内控制度的核心,同时 也是持续优化和整改内控制度的首要条件。但针对现 阶段的部分国有企业,人员管理以及调配均具有强烈 的主观因素,普遍通过“上令下行”的方式完成相关 工作,这些人为因素会显著影响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管理地位,导致国有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建设执行内控 制度会频繁出现问题,显著降低了内控制度的规范性 价值[4]。

  二、国有企业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的策略

  (一)加大内部监督力度


  内控制度具备极强的弹性特点,能够为国有企业 的经营及发展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内控 体系中的监督制度具备很强的规范性及时效性,能够 依照相关标准全面且实时地监督各项业务活动以及工 作行为,从而有效保证国有企业的建设发展能够稳步 跟上时代步伐,规避一些违法乱纪的不正当业务行 为,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我国国有企业 的发展建设必须站在内控监督的层面开展,谨遵和执 行“强支撑、短流程”的科学管理控制原则,制定契 合实际情况的内控监督体系。不仅如此,国有企业在 真正执行内控制度期间,还应对实际执行情况予以全 方位地实时监督,对执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内 控制度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优化完善方案,切实保证 内控监督制度的稳定建设与执行[5]。

  内控制度可划分成常规监督及专项监督两部分。 常规内控监督制度指国有企业运行必须开展的监督工 作,具备一定特殊性且伴有相应的目标。专项监督是 指针对某一个问题或领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 督,具有针对性强、有效性高、实时性强等特点。国 有企业在落实和执行内控制度时需要全员参与,其 中,监督体系在整体的内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在 内控机制正式执行阶段,国有企业须积极强化内控监 督力度,创设独立的监督部门,并聘请专业的监督人 才,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的高效落实。另 外,在创建内部监督部门时须遵循相应的独立性原 则,即保证内部监督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 疏离关系,充分体现该部门的独立性[6]。

  (二)有效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

  第一,制定明确目标,保证信息化系统建设切实 满足国有企业发展需求。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持续 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能 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保持核心竞争力。需 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在基于信息化建设落实内控制 度时,必须重视内控制度和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 保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另外,信息化技术的甄 选及应用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既不能脱离内控制度标准,还需依托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有企 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管控,才可有效避免舞弊 现象发生,从而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经营[7]。

  第二,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为有效提升国有 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效率,必须高度关注信息 化工作的开展落实。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 内控需求标准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并于 信息系统内安装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等,同时,依 据相关安全标准条例,对信息系统的全部数据信息内 容予以实时监控和跟踪,从而有效保证国有企业信息 系统的安全运作,维护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稳定[8]。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财务风险管控制度是内控制度中的重要一员,直 接影响企业的资金规划及流动,且在极大程度上约束 企业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建设完 整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 企业各部门的财务风险管控意识,为国有企业顺利建 设和执行内控制度奠定坚实基础[6]。

  第一,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评估制度的建 设。对企业的风险防控应具有正确的认知,积极增强 财务风险评估力度,妥善完成风险评估工作,在此基 础上与企业的经营体系形成契合局面,使风险防控制 度的建设执行均可满足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国有企业应具备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积极革新自身 的财务核算理念及模式,制定规范的财务风险防控制 度,有效拓宽风险防范覆盖面,设定符合实际的防控 目标,确保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能迅速应对,保障企 业财务安全。另外,为充分体现财务风险管控制度的 价值,还应在制定财务风险管控制度时,增加风险监 测及预警制度, 一旦企业触发财务风险红线,预警机 制应第一时间发出提醒,相关工作人员需迅速采取应 对措施,避免国有资产损失,保证国有企业财务风险 的防控效率[9]。

  第二,国有企业对采购管控体系的建设执行应给 予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可利用健全完善的采购管控制 度,提升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全方位保证内 控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效果。例如,国有企业在开展物 资采购工作时,可先由企业党委前置研究后再制定具 体的采购方式、采购预算等。然后,相关工作人员在 正式采购前应把需采购的物资类别详细列出,并合理 估算采购数量以及资金支出,完成上述工作后再将估算完成的采购明细提供给相关部门。采购期间,须注 意采购的订单要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及相关要求填写, 注明编号,通过审批后,才可以将采购明细交由财务 部门,以此保证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有序执行。

  (四)优化内控环境

  第一,科学、合理地筛选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根 据国有企业的体制特性,管理者属于国有企业经营及 管控的被委托者,因此,在筛选和任命国有企业的管 理人员时必须规避道德风险。能力强的管理者对国有 企业的发展建设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能够传递积极 正确的内控理念与观念,所以,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 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管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管 理实践经验,以有效带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充分体现管理者的价值效用,促进国有企业的稳定发 展。具体而言,企业应制定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 者选拔及晋升制度,该制度不仅要涵盖专业水平、职 业水平的考核,还应包括职业素养、道德品质、政治 立场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以保证筛选出的人才符合 管理任职标准[10]。

  第二,科学、合理地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 构。完整且稳定的内部管控结构是国有企业顺利建设 与执行内控制度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保证内控制度 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要素。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强化内 部治理结构的调整以及优化力度,全方位地制定企业 的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市场环境、员工素质等情况, 主动进行人员集权以及分权制度的建设,并在此基础 上形成各个部门间的约束以及联动机制,合理分配企 业内部的岗位职责,形成权责分明以及有迹可循的内 部治理局面,从而显著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与执行效果[11]。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内控制度是维系和提升国有企业稳健经营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国有企业管 理者应正确认识内控制度,并对其建设与执行予以高 度重视,积极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及模式,建立健全内 控制度,不断完善内控体系,精细划分内控体系中的 各工作环节以及目标,从而保证内控制度的规范执 行,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价值效用,保证国有企业高 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凤丽.关于小型国企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的思考与分 析[J].财会学习,2020(32):191-192.
  [2] 刘国强.关于国企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的思考与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9):646.
  [3] 朱炜,刘雨萌.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成效、问题与 改进[J].财务与会计,2019(8):37-40.
  [4] 李晓晶.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信息化建设与风险防范 研究[J].财会学习,2023(2):161-163.
  [5] 谭甜.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34(2):153-155.
  [6] 周品莹.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策略探 讨[J].现代商业,2022(21):117-119.
  [7] 顾晶晶.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中 国集体经济,2021(6):46-47.
  [8] 陈蓉蓉.普陀区国资办对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影响机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4):83-84.
  [9] 刘祥剑.新时期背景下完善国有类金融企业财务资金内 控制度的策略[J].财会学习,2019(9):229-230.
  [10] 陈兆霞.国有控股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实施及完善探 析——以中石化控股企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3(3):205-206.
  [11] 李善楠.国有建筑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 [J].现代经济信息,2022.37(24):125-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31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