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是依托数字技术,深入 挖掘数据潜力,形成内在驱动,增强财务监管效果,实现 价值创造。国企积极探索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对于实现 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 建设的目标,阐述了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的原则,分 析了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的现状,探究了国企财务数 字化监管建设的方向和策略,以期为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 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国企经营管理方 面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国企对财务数字化监管 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企契合自身实际情况, 遵循必要的原则,采取有效策略加强财务数字化监管 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了财务监管效率,并实现了对财 务监管工作模式的有效创新。对此,国企要设置合理 的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目标,并积极探索财务数字化 监管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目标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国企有必要开展财务数字化 监管建设,以实现如下目标:第一,促进财务监管转 型升级,增强财务管控能力,提高企业发展效益和管 理效率。第二,构建统揽全局的信息系统,增强企业 发展的内驱力,促进产业变革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 合,引领企业实现创新高效发展。第三,增强资金效 益。将数字化技术嵌入财务监管中,集中整合财务资 金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以实现对资金运行具体情况的 实时掌控,促进金融资源的高效化共享,从整体上提 高财务监管效率,增强资金效益,精准识别和有效防 范各类财务风险[1]。
二、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的路径
1.实施数字化资产管理。国企要契合自身实际情 况,秉持业财融合理念,实施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 有效实现数字化的资产管理;国企要依托银企直联、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各类资产费用实施智能化监管; 通过大屏系统、APP端、PC端等终端,实施无纸化办 公,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涉及的各类应用场景和各项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同时,综合运用数字加密、电 子签证、安全认证以及数字水印等技术,实现对资产 信息安全的有效保障。另外,通过对资产信息构建 数据库,结合线上运营方式,针对资产管理搭建智 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型,并设置账单提醒、巡检 提醒、系统风险提醒等管控指标,大幅度提高资产 管理效率。
2.实施数字化现金管理。对现金流进行精准梳理 和科学预测,有效管控现金流。依托信息技术,针对 现金管理搭建统一的云平台系统架构,配套设置信息 共享网络,全面覆盖企业现金数据,以动态方式监管 现金流转情况。结合各项现金管理业务的具体要求, 构建数据库,通过报表统计,设置现金管理数字化指 标库,对各岗位潜在的资产风险及时发出预警数据, 保障现金安全。
3.实施数字化工程项目管理。搭建智能建造管理 平台,以数字化模式有效管控工程项目。项目经理依 托该平台内设的工作流程引擎,通过简单的“拖、 拉、拽”操作,构建自定义流程,有效管理项目进度 和施工质量。对企业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准备、 施工、竣工、考核等阶段进行全方位、 一体化的管 理,并利用数字化预警,实现项目的全流程监管,建 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的长效监管机制。
三、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的原则
1.通过技术赋能实现高效的数据治理。国企要依 托数字化技术赋能财务监管各项工作,打破业财数据 孤岛;全维度采集财务数据信息,并对之进行深度加 工、科学分析和有效处理;考虑内外部环境呈现的动 态变化,秉持业财融合思维理念,对财务监管全貌 实施智能化刻画;对财务数据蕴含的价值进行深度挖 掘,科学指引企业发展,及时洞察企业经营管理潜在 的各类风险;通过技术赋能实现高效的数据治理,增 强财务监管的综合效益[2]。
2.优化改进财务监管各项流程。国企要利用数字化 技术优化财务监管各项流程,拓展财务监管的职能边 界,为财务监管工作模式的创新升级和工作效率的大幅 提高找出突破口,促进财务监管实现数字化转型[3]。
四、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的要点
1.基础技术。国企灵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OVR识别等技术,在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 层面寻找切入点推进技术更新,使基础技术为财务监 管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提高财务监管数 字化和精细化程度。
2.平台系统。国企依托原有的财务系统,对固有 的、呈现分散化设置特点的各类业务系统进行联结, 统一资产管理、人力资源、风险管控等各类业务系 统,搭建统一高效的运营平台,将各系统间的屏障打 破,促进各部门实现高效协同的业务运行,从整体上 提高财务监管效率。
3.数据管理。国企广泛收集财务监管信息,并对 所收集的信息实施系统的数据转换。基于财务系统, 对各类业务系统形成的数据资源进行延揽整合,有效 归集内外数据。同时,制定科学统一的数据规范,遵 循相关标准对数据进行处理,优化改进各方面的数据 服务,促进数据交换和共享,对数据管理提供有效协 同,从数据层面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实时监控各方面数据,在财务监管过程中实施动态化 预警,精准预测和有效管控各类风险,实现价值创造 最大化。
4.业务场景。国企推进财务监管实现数字化转 型,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各类财务场景以智能化方式 实现深度融合。在财务会计方面,摒弃传统滞后的事 后核算模式,实施智能化的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自动 记录和自动稽核;在管理会计方面,促进财务对业务 的主动赋能,以智能化方式分析各项业务工作,实时 检测各类风险,及时发出智能化预警,定期实施智能 化评估。财务人员将设计准则、处理各类异常情况作 为实操重点,助力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
5.管理模式。国企将数字技术深刻嵌入财务监管 领域,摒弃固有的业务流程驱动方式,采用数据化方 式驱动;在组织结构方面,摒弃层次化结构,转变为 扁平化结构;在经营模式方面,通过智能化的财务场 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实现动态管理;在管理思 维方面,财务人员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创造。
6.功能应用。(1)以在线方式进行报销,减少 人员接触,使报销审核工作更高效。依据电子发票进 行报销,对电子发票设置无需接触的提交端口,通过 OCR智能识别技术对纸质发票包含的信息进行识别分 析,与税务系统形成联结,检验发票真伪,实施发票查重;审批人员通过移动端对各类单据进行查看,并 对电子影像加以复核,按照事先拟定的各类智能化审 核规定,加快处理速度;将会计核算系统联结银企, 提高支付、入账的自动化程度。(2)自动开票。办理 人员将业务信息作为依据,通过系统申请销项开票, 及时与税控系统形成对接,完成对相应发票的开具, 将打印好的发票递交客户;向保障系统反馈开票具体 信息,经过审核之后,完成应收确认;收到相应款项 后,通过收款系统向银行机构输送信息,与合同、客 户等信息形成同步的自动匹配。在此过程中,相关人 员仅需对匹配不成功的款项审核,实现更精准的回款 确认。(3)依托供应商对应的协同平台,通过OCR智 能识别技术对发票数据进行精准识别,保证发票信息 与采购单据以及到货检验单据保持一致;向保障系统 反馈三单数据,由业务人员通过线上方式对付款申请 加以确定;完成支付后,供应商利用该平台对结算情 况进行追踪查看。
五、国企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的策略
1.做好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国企要 秉持前瞻性视野,做好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 计,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对财务监管落实 数字化转型找准切入点[4] 。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设置科学的目标规划,将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 嵌入企业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中,确保二者在宏观宗 旨上的一致性,为后续转型夯实基础。第二,实施科 学的系统评估,综合考虑企业现有组织架构、重点 业务、财务监管特点等因素,结合外部经验,对财务 监管实施数字化转型具备的成熟条件加以系统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转型路线。第三,细化拆解 转型任务。参照评估结果,考虑转型目标的优先级, 细化拆解转型任务,兼顾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规划, 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项目实施方案。第四,遵循项目 方案,按照由点到面的内在逻辑,合理筛选适宜切入 的业务场景,落实项目实施方案。第五,做好评估反 馈,对财务监管形成的数字化转型成果进行评估,根 据评估反馈,对转型路线进行修正改进,对项目实施 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保障转型成效。
2.营造良好的数据文化氛围。国企要营造内部良 好的数据文化氛围,引导员工树立数字化思维理念。 国企要引导全体人员转变认知方式,支持财务监管实 施数字化转型,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洞察各项业务工 作,为企业形成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国企要加强对数字化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内部宣传培训,引导 全体人员对数字化技术形成深刻认识,在潜移默化中 巩固数字化思维理念。在数字化转型条件较为成熟的 财务监管环节,设置数字化技术体验试点,方便员工 直观体验数字化技术的便捷性和优越性,提高其对数 字化转型的认同感。
3.统筹规划布局建设数字化平台。国企开展财务 数字化监管建设,要统筹规划布局建设数字化平台, 以推动财务监管模式实现转型升级。具体可从如下方 面着手:第一,统筹规划,综合考虑组织、人员、业 务、财务、技术、经营等各类要素,紧扣数字化转型 目标,形成内在驱动和导向引领;第二,对财务数字 化监管建设现状进行科学评估,考虑内部环境呈现的 动态变化,清晰梳理和准确把握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 的具体需求,构建系统设计流程;第三,兼顾长期战 略目标和短期规划,探究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制定 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第四,在对财务监管落实 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开展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适当调整落实措施。基于财务系统,对各类信息系统 加以整合,搭建具有一体化特点的数字化平台,重塑 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促进业务、财务、税务与 银企形成妥善对接,支撑财务监管数字化建设[5]。
4.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实现转型。国企要灵活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自身经济组织结构加以优化调整, 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实现转型,转变财务监管各项 职能。 一是将财务监管固有的交易处理职能有效转变 为价值管理职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二是将财务 核算模式有效转变为业财融合模式、财务共享模式; 三是将核算型财务人才有效转变为复合型财务人才, 引导财务人员在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 基础上,熟悉战略管理,掌握数字化技术;四是利用 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促进财务监管实现数字化转型。 秉持业财融合思维理念,搭建服务共享的财务监管平 台,增强智能分析能力。
5.为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服务。第一, 提供组织保障。基于顶层设计,紧扣数字化转型目 标,对财务监管构建新的组织结构。构建负责推动财 务监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工作小组,保障财务数字化 监管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二,提供人员保 障。秉持数字思维,由管理层对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合理部署,由基层职工对各项流 程进行积极响应,为财务监管实现数字化转型创设良 好的内部治理环境。督促财务人员增强数字化技术应 用能力,与业务人员加强协同,共同推动财务监管实 现数字化转型。第三,提供安全保障。在落实财务数 字化监管建设的过程中,对技术升级、数据共享、风 险管控以及数据安全的关系加以平衡协调,保障数字 化转型的安全。
6.重塑组织架构,培养数字化人才。国企要契合 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具体需求,重塑组织架构,为 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国企要 培养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制定系统全面的人才培训 方案,引导现有财务人员加深对数字化技术的认知和 理解,在日常财务监管工作中强化对数字化技术的应 用。另外,国企要督促业务人员自觉学习数字化运营 相关技能,秉持数字化思维开展业务工作,不断增强 数字素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国企开展财务数 字化监管建设要紧扣财务监管转型升级、增强资金效 益等目标。国企开展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要遵循通过 技术赋能实现高效的数据治理、优化改进财务监管各 项流程的原则。从建设现状来看,国企加强数字化技 术在财务监管中的渗透嵌入,搭建了财务数字化监管 框架。对此,国企要通过做好财务监管数字化转型的 顶层设计、创设数据文化、统筹规划布局建设数字化 平台、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实现转型、为财务监管 数字化转型提供各方面保障、重塑组织架构并培养数 字化人才等策略来加强财务数字化监管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灵.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建设分析 [J].今商圈,2022(4):111-114.
[2] 李九斤,徐妍妍.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探究[J].财会月 刊,2022(11):39-45.
[3] 李雪铃.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J].中国电 子商务,2023(4):83-85.
[4] 盛亚冉.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管理与监督研究[J].商场 现代化,2023(2):183-185.
[5] 贺辉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强化企业财会监督的路径探 索[J].中国经贸,2022(21):166-1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