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经营思维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以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0:25: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细分市场的竞争加剧,叠加劳动密 集型行业人口、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等诸多不利因素,研 究提升人力资源效能逐渐成为摆在建筑型企业面前的重要 课题。本文以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以下简 称“构件公司”)为例,对人力资源效能管理进行了实证 研究,探索适合建筑型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经验,以 期对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基于经营思维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意义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围绕成本、利润的资本运 作的经营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人力资源视角下的经 营思维是把人力资源看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本运 作,是把企业的人才管理放在经营层面,通过对人的 成本控制、价值增长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关于人力资源效能,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效能是 人力资源的投产比,主要公式是财务资本/人力单位; 有的观点则是人力资源效能一般为人均效能,如人均 产值、人均利润等,主要公式为总产值/总人数、总利 润/总人数;亦有学者认为改善人力资源效能实则是改 善组织能力,以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还有专 家认为人力资源效能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使 用“人力资源”后所产生的正面效率高低的衡量[1] 。综 上,人力资源效能是企业衡量在“人”方面的投入产 出比,即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效率,本文则采取人均 产值的指标对调研对象的人力资源效能进行研究。人 力资源效能管理则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效能的管控, 强调用人力资源效能的指标分析结果来诊断组织的状 态,并进一步优化组织内部的人力职能、盘活人力资 源,以达到推动组织经营发展的过程。
\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在经营思维下的管理核心实则是开源和节流并存。 一方面,这是企业提升人力 资源管理价值的有效手段。经营业绩往往能够直观地 呈现在企业管理者的眼前,因此经营部门往往被标记 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其他业务部门则是围绕经营目标 达成完成各项数据,而从传统观点来看,大多数人力 资源部门被认为是对企业经营没有直接的明显帮助, 如果人力资源部门能够站在经营角度通过最大化激发 人的内在价值来驱动企业业务增长,才不失为一个能 与经营部门、业务部门甚至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 思维达到同频的部门,能够充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 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直 观体现。人力资源效能是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量化指 标。通过指标的形成、量化的数据,管理者能够有效 识别哪些是能够提高组织绩效的人力资源有效投入, 哪些是组织中存在的资源浪费。这样,引导企业管理 者去纠正决策偏差、去执行岗位与人的动态优化、去 挖掘有效的人力资源等等,从而避免资源浪费,以减 少由于不适宜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才能真正实现 “用有限的投入得到最佳的回报”[2] ,达到为企业开源 节流的目的。

  二、案例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管理现状分析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成立于1997 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预制构件生产专业公司。该公 司从大直径越江隧道预制管片到轨道交通管片再到目 前的预制构件全产业链,在朝着“标准化、工业化、 绿色化、智能化”的现代制造方向发展,业务涉及轨 道交通、公路桥梁、市政公用工程等领域为客户提供 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研发、生产、安装、维 护等全寿命周期方案,市场遍及长三角、珠三角以及 武汉、甘肃、乌鲁木齐等地,全力打造“行业领先、 国际一流的预制装配一体化专业服务商”。

  (一)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该公司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设置总经理办公 室、人力资源部、企业形象策划部、总工程师办公室、合约部、市场部、运营部、资产部、材料部、安 全部等十个职能部室和嘉定、宝山两个生产基地,另 有第一、第二两个市外事业部负责该公司的区域市场 开拓。目前,该公司全部从业人员238人,其中在册员 工200人,劳务派遣38人,均作为管理层和管理人员进 行企业日常管理,主要以劳务分包的形式进行产品生 产。年龄结构: 238人,平均年龄36岁,35岁及以下年 龄人员118人,占该公司人数49.6%;学历构成:本科 及以上学历138人, 占该公司人数的58%, 其中博士1 人,硕士研究生13人。职称情况:中级及以上职称46 人(占该公司人数的19.3%),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 级职称37人。根据上述数据,该公司人才队伍具有以 下特点:青年员工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团队呈现年 轻化,人员基础素质较高,但高端人才数量少。

  (二)人力资源效能指标分析

  近年来,该公司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不断拓展业务模式、提升市场客户黏性,产值连年攀 升,营业利润实现了创纪录收益。该公司2017年~2021 年人力资源效能数据见表1.
\

  从数据表中得出结论:该公司人均产值、人均利 润逐年递增,特别是自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很多 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该公司却在保持员工人数没有明 显增长的情况下,业绩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成绩 的取得离不开该公司在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改 变,其用经营思维管理人才,将经营理念中的投入产 出指标作为衡量人力资源效能的核心指标,围绕人均 产值、人工成本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以提升生产效 能、降低企业支出成本等。

  三、案例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路径探索

  构件公司在2017年无论是总产值还是利润均处在 较低水平,2018年该公司开展了全面的人才盘点,发 现三个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多数时间在处 理事务性工作,并没有发挥出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观能 动性。二是人员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员工“闲的闲、忙的忙”,且新进员工的 离职率较高。三是考核手段单一,考核过程流于形 式,同职级同薪酬、不升职无“钱”途、不退出无提 升等状态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领导班子成员 在得出这些结论后决定开始使用经营思维来管理人力 资源,摒弃单纯的产值和利润,用人均产值、人均薪 酬成本等来衡量人力资源效能指标,通过人力资源管 理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用工成本,实现人 力资源效能指标的提升。

  1.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随着时代以及企业的 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及时与时代、与企业发展 同步,对于建筑施工这类传统行业尤其需要彻底摒弃 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推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的落地生根离不开该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重视,该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是由总经理直接负责,促使人力资源变革 过程顺利有效。该公司先是于2018年将人事部更名为人 力资源部,引入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将人力资源部定位 为不再是只会“统计数据”,而是推动业务增长、与经 营活动紧密相连的主要部门,同时决定将人均产值和人 均利润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

  2.及时调整人力资源规划。面对行业新发展趋 势,2018年该公司转变企业发展战略,在原先“稳中 求进”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引领”,深耕原有市场 的同时开始推动市场化进程。人力资源作为落实企业 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为适应此次以创新、改革为主 的企业战略,该公司提出“4+”人力资源规划,即加 快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架构的建立和设计、加大创新 型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优 秀人才的使用,为提升组织和员工执行行为的高效性 打下坚实基础。

  3.开发可视化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一是在企业内 部根据业务条线需求以及生产规模为每个岗位制定了 岗位编制,确定了岗位人员标准。通过岗位竞聘的方 式,鼓励一些在岗位上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员工或者 某个岗位有冗员的竞聘到其他人员不足的工作岗位 上。通过这种人员的横向流动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 效能提升。二是通过设立总监制、助理制等职级与晋 升机制设置,把具备更高一级岗位能力的人员晋升到 相应职级上;在职务职级有限的情况下,打通技术序 列、经济序列、综合序列等三大发展序列拓宽员工的 职业发展通道,让更多的员工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通过人员的纵向流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 发挥最大的能量。

  4.制定陪伴式企业发展激励机制。 一是搭平台注 重培养,从拜师带教到职业导师带教开发了陪伴式成 长,从“星辰大海”优选计划、“构想家”评选到启 明星、希望之星、企业之星构建了阶梯式的评优平 台,从团队建设活动到点对点业务专项培训建立了 “实打实”的育能机制,通过培训和培养促进人力资 源价值的创造。二是定机制注重激励,根据企业经营 特征,制定“基本收入保障+绩效考核收入+超预期 奖励”的宽带薪酬框架,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业务制 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为实现项目承包经营管理、激 励项目管理制定《项目承包考核奖惩办法》,为推动 市场化进程,充分激励经营人员制定《市场经营工作 奖惩办法》,为进一步强化激励作用,该公司将项目 经济主体(生产基地、事业部)作为考核单位,以人 均产值、合同完成程度等经济指标作为考核内容,制 定《经济责任主体考核办法》,并以责任书签约的方 式下达考核指标,将主体责任充分落实,通过最直接 的物质奖励刺激员工或团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 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
\

  四、案例企业的启示

  人力资源效能提升能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毋庸置 疑,而影响人力资源效能的因素非常多,对于企业来 说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调 整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员工 潜力,提升员工动力,实现人力资源效能最大最优, 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活力,全力助推企业维持 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人力资源效能理念。转变人 力资源的管理理念,就更需要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主要 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并将新理念贯彻到 每个业务部门,才能够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思想。 二是搞好人才盘点,加强培训工作。人才盘点是企业 全面诊断人才现状的重要工具,企业必须加以重视,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年龄、学历、技能等进行结构 分析,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人员需求,制定合理的 员工招聘计划,通过多途径引进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 才。在岗位配置方面,通过岗位核定,结合企业发展 战略完善企业岗位说明书,结合人才盘点情况对当前 岗位及编制进行合理设置。此外,还应注重通过不断 完善培训体系有效解决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不符的问 题,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升培训的 个性化,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制定出更具前瞻性、更 符合企业现状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来开发人力资源 的价值创造,以促进实现人力资源效能改进提升[3] 。 三是善用激励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 中,激励是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能动性的调动和开发 的重要手段。如果将激励机制与企业经营相结合,根 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适时的改变激励方式,更能刺激 员工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通过物质和精 神的双重激励,让员工充分参与到经营管理与利润分 配中,让员工更有主人翁意识,更能够去吸引和留住 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减少关键 人才的流失。四是强化文化建设,激发全员活力。具 有特色的、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人力资源效能 的软手段,不同于其他物质资源,由于人力资源具备 管理的能动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维系人力资源能动 性的重要动力,可以激发人力资源潜在能力,进而达 到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目的[4]。

  参考文献

  [1] 应秋月.人效管理体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2] 李自阳.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J]. 企业导报,2012(5):194-195.
  [3] 杨信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外资,2020(7):65-66.
  [4] 赵聪.试论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新路径[J].经营 管理信息化,2015(10):1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89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