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10:05: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企业要想真正地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必须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建设工作。当前,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落实了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还有一些企业在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预算编制方法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短板,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预算人员素质不达标等。基于此,本研究从提升编制预算工作的有效性,完善预算监督制度,完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加强预算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有解决对策,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问题;解决对策

  一、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技术存在短板

  我国的部分企业在制定预算方案的过程中存在技术缺陷,从而对预算数据产生了影响。部分企业在预算编制方面比较随意,往往选用从上而下或者从下而上的单一方式,或者由领导直接将预算指标下发到各级部门,以及对分支机构反馈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企业借助自上而下的下压预算往往造成预算数据和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对预算本身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仅仅依靠自下而上的预算,又为各部门制造虚报预算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费用超标的现象,最终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年度预算预测层面,部分企业仅仅选用递增预算的办法,也就是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再加上下一年度预估,进而编制年度预算,此方式虽然相对简化,可是往往产生一定量的冗余预算。

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

  (二)预算执行监督存在缺失

  笔者发现,有的企业并未设置预算制定岗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未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仅仅对年底预算执行的比例进行汇总。部分企业虽然在企业内部设置了预算管理岗位,但是,由于企业子公司比较多以及部门数量较多,那么预算管理人员也很难在预算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有的企业并未对日常支出进行有效的监督,容易出现费用报销较为随意的现象。尤其在业务招待方面,其支出数额往往超出预算,可是该支出又处于业务必须支出范围,从而致使部门企业并不会深究超出预算的原因。这种现象对预算工作的权威性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从而给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影响。

  (三)绩效考核工作不完善

  部分企业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通常而言,绩效考核是有效地约束员工严格执行预算的重要手段,可是部分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并未构建相应的绩效机制,与此同时未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在考核的过程中即便发现预算超支以及收入不合格时,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绩效。从而导致企业不重视年初的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并不会严格落实实际计划的收入、费用等指标标准。

  二、企业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企业预算编制方法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不仅需要借助企业领导层的权威,这样才可以在预算编制目标上面表现年度经营预算情况,而且要求分支单位必须完成经营目标。与此同时,领导层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放权,允许下属单位或者各部门基于集团大目标的前提下实现预算目标的分解。对企业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年度预算、季度预算、经营进度进行阶段性的项目细分,并执行细分目标的汇总,以实现企业长期目标。其次,引入预算调整机制。因预算编制者与预算执行者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在规避不确定性方面会带来新的风险,为缓解业绩评价的压力,会导致预算执行者低估收入、高估成本、低估利润、夸大完成预算困难等,从而影响预算的准确性,产生预算松弛问题,需要引入预算调整机制。如果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遇到市场的影响,那么可以对预算执行进行及时调整,通常可以选用半年度或者日常预算调整等政策。预算调整程序和方式应遵循不随意调整原则、内部挖潜原则、积极调整原则。由此可以有效地保障预算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从而可以为企业下一年度预算的制定提供参考。最后,企业应该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调整。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实际业务,从而可以把预算指标落实到每一项事件上,与此同时,可以避免预算堆积,进而能够保证预算的科学性。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倒挤法、固定比例法、基数法、因素分析法、自主申报法,对预算目标进行必要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进而分配资金,确定预算目标。

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

  (二)完善预算监督制度

  一是在编制预算初期时,工作人员必须对各个单位以及子公司呈报的预算进行严格把控,所承包的收入数据与费用预算必须合规、符合实际情况。二是设立预算分析岗位。可以分析每月经营预算执行情况,主要设置收入与净利润两个重要财务指标。与此同时,还要关注成本费用。例如,人力成本以及业务招待费用支出情况等。每月定期对集团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更新,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汇报给财务总监,这样可以对全集团的日常费用实施有效监督。三是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系统对预算进行监督。通常从日常费用报销入手操作比较简单,工作人员可以把不同单位的费用以及收入成本录入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预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与直观地对其进行定期汇总。当实际发生数据与预算数据存在差异时,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核对,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需要对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四是预算管理人员可以与审计部门、第三方单位进行合作,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对预算执行的可靠性进行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下级单位虚报业绩,进而保证企业稳健运营。

  (三)完善预算考核与绩效管理机制

  预算考核是对各责任中心执行预算情况的评价,提供业绩指标并据此进行奖惩激励。需要注意的是,预算考核政策和依据应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确定,强化考核力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从而保障预算目标的落实;预算考核一般以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为周期;考核的依据是预算差异分析的结果,通过差异分析,可以剔除非可控因素的影响,找出绩效相关差异因素,保证考核趋于公平、公正。为了提高管理层重视年初预算编制工作,企业可以通过优化预算考核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效率。其中在考核体系中,预算执行比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将管理工作者的奖金与预算的编制与预算执行情况的一致性挂钩,这样可以使得分支机构以及下级单位能够制定更合理的年初预算编制计划,与此同时,能够更好地监督执行预算的情况。因此,企业同的考核指标。第一,利润中心以收入指标、成本指标、利润指标、市场份额等作为考核指标,并增设收入预算执行比例指标。第二,成本中心以成本指标、费用指标、生产率指标等为考核指标,并增设费用执行比例指标。在整体绩效考核体系之中的权重应不低于10%,并且在年终可以依据完成预算的多少进行计分。依据相关规定各个单位或者子公司进行奖惩,可极大地提高企业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便于企业在下一年度推进预算管理工作。第三,投资中心以收入指标、成本指标、利润指标、资产报酬率等指标作为考核指标。对于工程建筑企业来讲,假如其属于依据项目管理结算的企业,通常情况下,项目负责人需要承担预算相关的考核责任,依据有关的项目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考核项目单位的工程业绩及工程进度预测的准确性;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绩效、成本控制水平及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假如某个项目考核存在严重的问题,那么需要对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或者直接更换负责人。

  (四)加强预算团队建设工作

  首先,企业要想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综合性预算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需要一些综合性人才,对此,企业更应重视培养一些既懂计算机技术,又会预算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应强化员工认识全面预算管理,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让更多的人能熟练应用预算信息系统软件,逐步创建专业化的预算管理团队。其次,在选拔全面预算人才时,应提高选拔要求。例如,选拔的人才最好不仅了解国家最新的财务政策要求,而且具备较强的管理思维与自学能力。最后,应重视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不仅要丰富,而且培训形式最好灵活多样,可通过聘请有关专家讲座、开展岗位轮流学习、进行企业全面预算知识竞赛等方式,让企业全面预算人员进一步了解全面预算工作,提高预算技能。此外,还应重视对预算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给予学习较好的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进一步调动员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学鹏.论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点及难点[J].大众投资指南,2021(6):30-32.

  [2]王韶军.企业预算编制方法优化策略的探讨[J].会计师,2020(5):26-28.

  [3]咸国青.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J].财会学习,2018(12):13-15.

  [4]徐伯成.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难点及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9):166-167.

  [5]邓德欢.烟草商业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2):137-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72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