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矿业企业矿业权项目风险管控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14:21: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矿业企业发挥资金投入和市场化运作优势,使地 质勘查和矿石选冶两大领域的专业技术整合嫁接,实施矿 业项目的获取与开发,发展矿业经济。但在矿业项目的运 作管理过程中时常出现未能正确识别的可掌控风险,时常 出现给经营造成不必要损失的客观现实。由于矿业项目的 高投入、高收益属性,驱使矿业开发决策中往往侧重预期 回报而轻风险判研,重结果测算轻过程管控,忽视矿业项 目的高风险属性,致使风险管控不够到位,造成难以实现 预期目标,导致良好的矿业项目的开发失败。立足矿业权 项目经营决策和管理运作的实际,依据基本运作流程中各 环节风险点的客观存在,从可防、可管、可控的现实的和 法律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管控等方面 入手,分析了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矿业开发单位的矿业开发项目,不同程度地经历 了地勘单位的地质勘查工作。随着地勘管理工作改 革,矿业权项目的管理和风险承担发生了两次重大转 变。第一次转变是找矿工作由政府和主管上级下达生 产任务全额拨付配套资金,该阶段矿业权项目风险 由下达任务的上级承担,其形成的矿业权项目,开发 经营时要向国家交付费用;第二次转变是由从事地质 勘探的专业单位完成找矿工作任务,转变为拥有探矿 权和地质勘查资质的企业均可从事地质找矿工作,投 资渠道“多元化”,找矿工作“商业化”,找矿成果 “商品化”,该阶段的矿业权项目成果风险由投资主 体承担。其形成的矿业权项目,开发时是要理清国家 投资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属国家投资的部分才向国家 交付费用。

  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资源需要的 迅猛放大,矿业权领域的市场化投资异常活跃,投资 渠道和投资主体繁荣多元。形成了我国矿业权运作中 普遍存在的两种情况:一是拥有矿业权而不投资勘 查,占而不探不开发的现象;二是对矿业权项目盲目 投资,市场运作投资失控的现象。产生第一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矿业项目的唯一性决定了稀缺性,追逐高 回报形成大量资金的涌入,造成了项目供不应求;产 生第二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和手段落后,只 看到高额利润回报,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在矿业权项 目开发过程中由风险引发的大量损失。以上两种现象造成了大量矿业权项目开发工作短期的停滞,或半停 滞状态,进入了二次流转和再次吸纳投资的领域。国 家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家对矿 业项目开发的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的要求快速提高, 推动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矿业开发难度和成本加 大,又一次给专业化矿业公司发挥技术与资金投入优 势,快速并购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为确保 矿业权项目科学有序的运作管理,科学健康开发,对 矿业权项目的风险加以识别、判断、评价和管理成为 一项迫切的任务。
\

  一、矿业权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认识

  (一)矿业权项目经营管理风险

  矿业权项目经营管理风险,是在开展矿业权项目 的经营管理运作活动中,不希望不愿意发生的事件发 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是预期于与未来现实结果 发生差异而导致必须承担经济、法律、社会责任的商 业风险。因其风险产生的原因的现实性和法定性、发 生后果的强制性、发生领域的广泛性、发生形式的关 联性和发生结果的可遇见性等特征。可以通过对矿业 权项目实施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相应管控,来减小和杜 绝风险的发生。

  (二)矿业权项目风险

  矿业权项目风险按照产生的性质不同,分为项目 内风险和项目外风险,充分认识和区分不同性质的风 险,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掌控管理和预防。

  1.矿业权项目内风险。项目内风险是指矿业权经 营管理、勘探生产活动中的一系列决策管理和法律法 规、规章制度适用管控的组合。矿业权项目从区块登 记、矿权转让、投资勘查、成果提交、范围划定、环 境评价、矿山开采等都必须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内活 动,否则,就会致使矿业权项目经营活动失败。同时 矿业权项目开发中的法律风险是指地质勘探、矿权转 让、矿山开采等活动中因违犯法律、法规、操作规范 的强制性规定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充分认识和识别 矿业权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项目内风险是管控 的前提。

  2.矿业权项目外风险。项目外风险是指由矿业权 项目所处的客观环境的不确性而引起的风险。如因利 益驱动下的地方保护干预、民风民俗宗教政策等的限 制,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的约束、矿产品价格的变化等。充分认识和识别矿业权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 的项目外风险是管控风险的条件。

  (三)矿业权项目获取风险

  矿业权项目获取风险可分为探矿权项目获取风险 和采矿权项目获取风险,充分认识风险,有助于针对 不同阶段的掌控管理和预防。首先,探矿权项目获取 风险是指完整的探矿权获取的可行性和获取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其次,采矿权项目获取风险,采 矿权属于用益物权,采矿权证上的有效期限明显短于 可能的开采期限,重点关注原采矿权人有无采矿权使 用不当、未缴清资源价款、有无对外抵押,采矿权利 是否完整等。

  二、矿业权及其风险属性

  (一)矿业权的概念内含及衍变

  国际上多数国家将矿业权实行三分法:分为探矿 权、采矿权和评价权,各国分法不尽相同,决定了矿 业权项目地质勘查经营管理方法各异,风险点各不相 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采用矿业权 两分法,把矿业权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探矿权是指在 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并 优先取得作业区矿产资源采矿权的权利。取得勘查许可 证的单位称为探矿权人;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矿许 可证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 权利。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单位称为采矿权人。

  根据《矿产资源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 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规定,探矿权、采矿权统称为矿 业权,适用于不动产法律法规的调整范畴,矿业权的 价值是矿业权人在法定范围内经过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而 形成的,受到法律的保护。矿业权人依法享有占有、使 用、收益和处分权,经依法批准可以转让。同时,矿业 权的价值大小与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的多少不成比例关 系,而是由矿产资源储量和成矿前景决定的。有成果必 有投入,有投入并非会有成果,因此,决定了矿业权项 目运作经营中存在本身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矿业权项目的风险属性

  探矿权和采矿权项目的商业性经营开发,追逐高 额利润回报,是矿业开发的引力所在。同时,矿产资 源勘查开发属于风险投资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 特征。

  1 . 高收益高吸引。根据相关测算资料显示,到 2030年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进入稳定期,当前我国 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速放缓,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 阶段。三期叠加在一起,相互影响,主要矿产品价格 因市场需求影响波动震荡,国家提高矿业项目的开发标准,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高效能,开发难度加 大,很多原有矿山企业为了适应和增强开发能力,实 施社会融资、转让、引进高端技术,为矿业开发单位 并购整合重组提供了活跃的市场机遇,进入又一个重 组并购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看,没有一个 大国不靠能源资源的增长就能实现现代化,我国作为 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靠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 同时,从国家安全和综合成本的角度出发,增强资源需 求的保障能力,立足国内资源的勘查开发是主导,是矿 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供求关 系决定了高额的利润回报,矿业权项目一旦投资成功, 将数十倍上百倍长时间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2.高风险高投入。根据探矿权从开始投入形成矿 床的统计资料表明,探矿权项目从开展预查到发展 成为矿床的成功率非常低,仅为2℅左右。根据《国 家矿床资源勘查规范条例》,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 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寻找和查明的矿产资源可 靠程度分为预测的(334)、推断的(333)、控制的 (332)和探明的(331)四个级别,再经过专业的可 行性评价,将矿产资源储量分为三大类16个级别。其 中只有经过勘探阶段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才能将矿产 开发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三、矿业权项目的风险管理

  矿业权项目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和时间内为某 一特定矿种的找矿开发而开展的一次运作过程,其风 险管理是在运作的过程中,为实现项目风险管理提供 合理保证的方法。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 险应对、风险监控四个过程。

  (一)风险识别

  从采矿权和探矿权两个不同阶段存在的矿业权项 目内风险和矿业权项目外风险两个方面加以识别。

  1.采矿权项目内风险。一是探转采风险。矿业开 发单位投资勘探的探矿权项目,有经管理机关依法批 准优先取得采矿权的权利。但不是必然的,有些特殊 矿种及外部环境因素都可影响采矿权的有效获取。二 是资源量风险。实际可采资源量是否与约定的转让量 相符,储量级别是否达到等级要求,资源的存在形式 是否利于开采,选冶工艺是否成熟,是否伴生有毒有 害有损害环境的物质等。

  2 . 采矿权项目外风险。一是环境风险。自然环 境、水资源、生物资源保护等政策是否允许采矿。道 路交通条件,车辆通行限制等。二是经济风险。国际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需求的锐减,受国际 市场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限制,综合因素导致矿 产品价格的偏移等。

  3.探矿权项目内风险。一是决策风险。矿权项目 运作过程各阶段各环节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决策,如区 块选择,勘探方法手段、方案的确定,各种问题解决 方案决策等,各阶段的决策只能是正确的,否则,产 生决策风险。二是权利风险。探矿权证是一种财产 权的证明。由管理程序、管理权限和管理机关的权 利所决定,不完全以获取人的意志为转移和控制,探 矿权要按相关规定加以维护。三是法律风险。矿业权 法律体系大体分为五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条 例、地方性法规,门类繁多。如不能很好地适用,将 会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或侵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的 风险。四是投资风险。在探矿权项目实施勘探的过程 中,因地质工作成果的不确定性,引发相关工作的不 确定因素,造成勘探方案的调整,工期和费用的变 化,从而会造成投资额膨胀超预算的风险。

  4.探矿权项目外风险。即由探矿权项目所处外部 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一是政治风险。因法 律、法规、政策的变化,探矿区划归设定为特殊保护 区;发现重大科学价值,罕见地质现象及文化成就, 依法退出勘探;民族地区民风民俗造成不能开展勘探 工作;海外投资国家关系的变化,政策调整限制,战 争等致社会动荡等。二是自然风险。恶劣的气象气候 条件,缺少人员生存条件;交通道路不畅,设备设施 无法到达;不具备后期开采使勘探失去意义。

  (二)风险应对

  通过风险分析,针对矿业权项目运作的不同阶 段,产生风险的重点环节,采取相应的管控手段。项 目风险贯穿于项目运作的始终,在项目运作的各个阶 段都会存在风险,但不同阶段的风险是不同的。在识 别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可规避性、可转化性、可缓解 性和可承受性几方面因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1.有针对性地开展矿业权项目内风险管控。一是 深化《尽职调查》,聘用专业机构开展法务、环境等 综合调研,达到矿业权完整,符合产生政策,资源技 术条件可行,资产清晰干净,无遗留问题和法律风 险。二是开展《矿权可行性论证》,对探矿权的质量 开展专业技术调研,达到成矿的潜力较大,值得开展 进一步的勘查工作,预测资源前景可观。

  2.有效管控矿业权项目外风险。一是开展《外部 环境尽职调查》,达到政府支持、群众欢迎、自然条件 较好、水电供应充足、交通便利等条件,是较好的矿业 开发区域。二是开展《矿产品价格变动影响论证》,进 行价格区间分析、综合成本分析,达到抵御价格变动风险的能力较强,在同行业处于领先的地位。

  3.依据风险识别判研做出决策。通过矿业权项目内 外风险全面分析论证,认为风险可控,最终做出决策。

  4.加强风险持续监控。矿业权项目经营运作决策 前的风险管控是项目开始的前提和基础,经营运作各 阶段的风险并未绝对排除,风险是随着项目经营运作 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风险管理是要动态跟进。 在项目执行各环节要着重掌控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 及时判研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风险,及时 调整应对策略,采取应对措施。

  四、矿业权项目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矿业权项目风险管理的总体要求是确保预期目标 的实现,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确保风险应在项 目可承受范围内。在项目经营管理中,应将风险控制 在与项目总体目标相适应的可承受范围内;在决策前 能够科学地认识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和未来预期成果; 全程掌控项目内、外控风险,及时制定化解风险措 施;保障项目经营运作科学稳健推进。二是管理控制 各环节风险,保障矿业项目运作管理的有效性,降低 风险引发的投资的不确定性,提高投资可靠性。三是 依照矿业项目经营运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 范运作。按标准规范和相关要求实施,杜绝和减少人 为风险。
\

  五、结语

  矿业开发单位是开发运作矿业项目的市场主体, 随着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高吸引高收益,矿业 项目的投资越来越多,高投资高风险,市场风险也越 来越大。放大的风险只要发生一次,就可能使多年的 经营成果毁于一旦,加强对矿业项目强化风险管控, 确保矿业权项目投资决策、管理运作的正确性与科学 性,从而杜绝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促进矿业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建初.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2] 佚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J].云南政报,1994.
  [3] 佚名.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J].矿业快报, 2003.
  [4] 郭有民,丁磊.浅谈商业性探矿权项目的风险管理[J].中国矿业, 2009(6):32-34.
  [5] 黄 道平.矿 业 权抵 押 贷款 研 究[J]. 中 国集 体经 济,2009(33):113-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53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