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业务、经营管理、战略目标 的重要桥梁,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本文以企业 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 业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风险类型。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企业产 生财务风险的原因,针对如何控制风险,推动企业健康发 展,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建议,希望为相关企 业及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企业财务 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增加,阻碍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降低财务风险,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效果,企 业必须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分析财务风险 出现的原因,制定解决风险问题的对策,为企业可持 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是企业因为自身经营管理不力或者资金 不足而出现的、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风险,使企业面 临破产或者重组的风险[1] 。债务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 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风险,也是影响企业经营的关键因 素。例如,我国部分国企运行中出现债券违约,暴露 出一些风险。这种风险就是债务风险,影响着企业的 正常运转,不利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影响企业运转的因素之一,也是提升 财务部门工作质量与效益的关键因素。部分企业会利 用筹资的方式解决自身发展问题,通过与银行或者其 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获取发展中需要的资金。在筹资 的过程中,会因为企业自身信用资质、运用能力等因 素,产生无法获得资金的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发展。
(三)项目投资风险
项目投资是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经济 效益的一种手段。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在项目投资中, 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的情况,没有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 与项目分析,而是跟随其他的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更容易出现投资风险。对于企业来讲,部分项目虽然具 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2] 。若企业不 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能力与抵抗能力,会严重影响企 业自身的发展,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受到影响。在项 目投资活动开始前,企业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应做好 调研工作,了解项目实际情况与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基于此,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企业管理工作有序开 展。受企业自身管理因素的影响,增加项目投资的风 险,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经营决策风险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因为经营决策的因素,而 出现一定的经营风险。企业运行环节容易受到外界因 素的影响,出现现金流量不足或者企业决策失误的情 况,从而产生运行风险。这一风险在企业中也比较常 见,具有客观性、不可控的特点。
二、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一是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我国企 业运行中,存在内部审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的问 题,难以为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增加了 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内部控制具有规范企业财务管 理模式,强化监督管理效果的积极作用[3] 。通过财务内 部控制的实施,可以提升内部审计的监管意识,使企 业经营管理活动有秩序地进行。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制 度不完善,影响审计工作效果,难以为风险防范与控 制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是财务决策不合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包含较 多的内容,如投资、融资、资源分配等,为提升各个 环节工作效果,应发挥财务决策的职能作用,帮助管 理者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计划,为企业的持续发展 提供内在支撑。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部门 很少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无法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 数据信息,影响决策准确性,使企业产生各种类型的 风险。
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约 束、指导、规范的作用,是发挥财务部门作用,以及提升财务管理效果的重要制度。部分企业虽然建立财 务管理制度,但其内容过于滞后,无法实现对企业经 营管理活动的约束与指导,不能为财务风险防范提供 保障。此外,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与按照规定 开展工作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行为不规范的 情况,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外部因素
一是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具 有动态性、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若是宏观经济出现 失衡的情况,会对企业财务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使 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例如,某企业经营中遇到贷款利 率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这一情况对企业经 营管理与生产活动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法保证 企业财务运行的稳定[4]。
二是国家相关政策。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 各个产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相关部门会不定期地出台 一些政策,这些政策的提出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运 行模式,同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策略。对此,企业需 要根据这些政策调整自身的方向与经营方式,把握政 策机遇。但是,如果企业在优化发展目标与经营方式 的过程中,做出不科学、不合理的决策或者采取不适 应的管理模式,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 响,使企业出现财务风险[5]。
三是产业发展情况。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各个产 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加,国家对各个产业之间的发 展要求逐渐提升。为了推动企业建设与发展,优化企 业内部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做好升级转型工作,以适 应产业的发展变化。部分企业因为管理模式滞后、管 理手段单一,在运行中出现无法适应产业发展的情 况,影响财务部门工作效率。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企业要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了解财务风险 对企业运行发展的影响,坚持全过程、动态化的风险 防范原则,对运行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全过程管 理,实现对财务风险的跟踪管理。部分财务人员存在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的情况,缺少对这一项工作的 关注,使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出现形式化的问题[6] 。为 了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可以组织财务 风险宣传活动,将这一工作实施的必要性、财务人员 从中承担的角色作为主要内容,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促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企业要充分利用财务报表进行风险防范工作。财 务报表中涵盖较多重要信息,如资金支出、资金收入 等,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具有积极作 用。为提升财务报表分析效果,应掌握以下方法:第 一,财务分析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比率分 析方法,主要是对同一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或者相关 联项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解企业的经营 情况与经营成果。第二,趋势分析法。这一方法就是 对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的方式, 了解项目情况,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对 比分析法。将财务报表中项目、比率与其他相关资料 进行对比,了解经营管理情况。通过多种不同方法的 运用,优化财务部门工作质量,解决财务风险带来的 消极影响。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助于实现对财务 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行为、风险防范等工作的动态管 理,提升相关部门人员的约束意识与自我规范意识, 为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效果提供保障。为了发挥财务风 险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手段:第一, 成立独立的内部控制或者审计部门,确定该部门中 各个负责人的权责,使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有秩序地进 行。第二,确定财务内部控制的工作范围,提升内部 控制人员的规范意识与流程意识,使其按照相关的规 定与要求开展工作,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内容的同 时,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第三,部分内部控制人 员在岗位工作中存在消极怠工的情况,监督管理意识 薄弱。为避免人员不良情绪对财务风险防控工作产生 消极的影响,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与奖惩制度,对 内部控制工作成效、内部控制工作方法等进行多方面 的考核评价,了解内部控制人员是否按照规定操作, 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同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 惩的依据,对于符合标准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与鼓 励,以此激发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财务 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提升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企业科学、有效地决策,可以提升经营管理效 果,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财务决策与企业的预算决 策、资源分配、资金管理等工作关系密切。如果企业运行中仍以传统的思维开展决策工作,忽略财务部门 的参与,会影响企业后续工作实施效果。鉴于此,应 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避免错误决策对企业发展造 成消极影响。首先,明确财务部门在企业决策中的地 位,发挥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的作用,利用财务数据使 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并根据此做出正 确的决策[7] 。其次,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企业经营管理 工作中,应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对企业经营管理情 况、成本控制情况等进行监督,要求各个部门人员按 照规定操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优化企业财务 部门工作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企业资本结构
稳定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对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实际 工作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优化企业的资 金结构。合理的资金结构,可以提升财务风险防范与 控制效果,能够避免项目投资、筹资带来的风险。企 业应意识到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根据企业持续 发展需求,对资金结构进行调整,控制资金的支出与 使用,维护企业运行的稳定。第二,优化企业的债务 结构。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会因为债务结构不合 理而出现债务风险。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做好风险防 范与控制工作,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与自身经营管理特 点,制定筹资计划与债务偿还计划,保证企业盈利高 于债务资金,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财务风 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保障。为提升企业内部财务数据 处理效果,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应该在原有管理 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规范业务与财务部门工作流 程,确定各个部门人员职责,为企业规范化运行提供 保障。同时,建立业财一体化系统,将财务部门工作 与业务部门工作有机衔接,通过信息系统的操作,实 现对不同部门财务数据的整合运用,为提高财务部门 工作质量提供保障[8] 。例如,部分企业制定全集团财务 数字化转型规划,以完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管控 体系,加强跨部门、跨板块协同合作,建立智慧、敏 捷、系统、深入、前瞻的数字化、智能化财务,为提 升财务风险防范效果提供基础手段支持。其次,优化财务信息管理制度。针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信息收集 困难、数据利用价值不高等问题,建立完善的信息管 理制度,要求财务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提升 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管理效果,为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 供保障。再次,建立风险识别机制。企业可以利用信 息技术、财务报表等渠道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 了解企业各个部门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为风险防范工 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最后,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措 施。结合企业财务识别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风险防范 制度,对财务风险进行动态的监督与控制,将财务风 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较多的风险,如 筹资风险、债务风险、投资风险等,对企业发展造成 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规避和防范各种财务风险,优 化企业经营管理效果,企业管理者应明确财务风险发 生的原因,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企 业应运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 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以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发 展的不利影响。同时,优化企业资本机构,提升企业 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兴华,石涵林.数字金融与企业财务风险——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3(01):103-113.
[2] 牛金良.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J].财经界,2022(32):108-110.
[3] 黄静.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研究——以A港口企业为例[J].商业会计,2022(21):72-76.
[4] 李晓燕.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措施[J].公关世界,2022(19):91-93.
[5] 刘展新.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市场,2022(27):143-145.
[6] 张金灿.P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07):28-29.
[7] 陆晓燕.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中小企业,2021(02):174-175.
[8] 陈丽云.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J].纳税,2021(01):159-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