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浅析PDCA循环理论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14:13: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PDCA循环理论作为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改进及优化产品质 量流程,而且也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基于此, 文章以企业管理为依托,概述了PDCA循环理论的基本含 义,并从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四个 方面针对性分析了PDCA循环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以期为企业长久稳健发展助力。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企业能够生存发展的基 础。对于企业来说,要想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必然离 不开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做支撑。在当前的市场 经济背景下,企业间竞争的核心依然是产品质量,这 就要求企业要积极探索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及方 法,不断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 量,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 运作,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 决质量问题,都需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无 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产品不合格率,都要先提 出目标,即质量提高的程度,不合格率降低多少,要 有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 (Action)。而PDCA循环理论与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机 融合,企业不仅可以创新质量管理工作方法,而且也 可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促使企业不断增强内控 意识及内控水平,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盈利能力 及风险管理控制能力[1] 。由此可见,企业质量管理中应 用PDCA循环理论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核心内容包括4个方面:即P(Plan) —— 计划,D(Do) —— 执行,C(Check) —— 检查,A (Action) —— 行动。其中, P(计划) 指的是不管 做什么事情或者工作都必须要提前编制详细的计划, 并明确目标。总体来说,计划可分为要求类计划及工 作类计划两种,要求类计划包括规章制度、执行标准 等;工作类计划包括与工作相关的计划方案、计划目 标、计划指标等。D(执行)指的是根据编制的计划 去实践、实施,并记录实践过程。C(检查)指的是利用日常检查、综合考核等方法来检验计划实践的实际 效果,是否保质保量完成计划,并根据计划完成情况 进行考核管理。A(行动)指的是对C(检查)阶段出 现及遗留的问题进行总结、改进及提升,并按照“一 查二问三改”的原则抓好改进落实,做到持续提升。 A(行动)阶段是PDCA循环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该 阶段的重点是对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进行修订及优 化,通过标准化及制度化管理,推动PDCA实现有机循 环、发展[2]。

  二、PDCA循环理论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产 品质量进行管控,不仅可以优化产品质量,而且也可 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鉴于此,此次研究基于 PDCA循环理论针对产品构建质量管理模型,将质量管 理工作划分成计划阶段(P)、实施阶段(D)、检查 阶段(C)及处理阶段(A)四个阶段,各阶段主要工 作内容如下:

  ⒈计划阶段(P)。计划阶段作为质量PDCA循 环管理中的首要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企业 产品特点、生产任务及运营需要等编制针对性的可行 计划方案,具体来说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 步:发现质量问题。即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中必须先 发现质量问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步骤,即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企业必须针对产品质量情况 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产品中的质量问 题。第二步:分析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在找出 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后,企业需要组织生产技术人员 及产品管理人员针对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深入 的分析,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具体因素,例如,组织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进度管控及成本控制等都是影 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第三步:确定主要因素。分析出 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后,企业要根据这 些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准确且全面的判断 及评价,进而从众多影响中准确找出最为主要的影响 因素,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计划方案提供参考。第四 步:制定计划。在确定好主要因素后,需要针对主要 质量影响因素制定详细、可行的产品质量管理计划, 为实施阶段(D)提供依据及参考。同时,制定产品质量管理计划方案中要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措 施、落实责任到各部门、明确计划完成时间节点等内 容。具体来说,在制定产品质量管理计划时,可应 用“5W1H”分析法对计划进行分析,提高产品质量 管理计划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具体而言, “5W1H” 分析法主要为:Why—— 为什么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What——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的目的;Where—— 质量 管理计划执行的位置(部门);Who——质量管理计 划的执行人员;When—— 质量管理计划完成时间; How—— 质量管理计划的执行方法。做完计划方案之 后, 各部门也应将PDCA计划表上报主管部门进行报备 及审批[3]。

  ⒉实施阶段(D)。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实 际运作产品质量计划,按照计划目标及计划要求认真 执行,从而优化产品质量。各部门根据制定好的产品 质量管理计划及措施,严格执行落实,确保每一个环 节的质量。同时,由于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点并不是 统一的,所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能够高 效落实,企业的领导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进行全过程督导,提高管理计划的执行力。具体来说 督导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不 定期抽查产品质量管理计划的完成情况,特别是在快 要达到计划完成时间节点时,领导要加强督导力度, 促使责任部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月末或 季度末,要求各责任部门上报产品质量计划完成工作 表,检查责任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要求制定下 一步工作计划,积极调整、改善计划执行中的不足[4]。

  ⒊检查阶段(C)。检查阶段属于是一个承上启 下的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检查。检查阶段要求企业领 导部门及管理部门要定期(例如每季度检查一次)针 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工作执行等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其中的短板或者突出的某个问题,并针对问题及 不足可采取5Why法、鱼骨图法、系统图法及小组讨论 法等确定问题原因,并根据“80/20法则”找出关键原 因。同时,责任部门要根据定期检查要求,定期(每 季度检查一次)进行自检,总结上一周期遗留问题的 整改落实情况、工作亮点及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等,其 中如果依然存在问题,则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补 救,以防相同问题进入第二轮循环中[4]。

  ⒋处理阶段(A)。处理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检 查阶段发现的计划实施中的不足及问题进行处理及 整改,并总结教训及经验,为下一个PDCA循环积累 经验。该阶段是整个PDCA循环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为了确保处理效果,应在该阶段融合应用“四不 放过”原则对检查阶段的工作结果进行处理。首先, 对于问题原因未查清的不放过,即在处理产品质量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时,根据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标准 落实、执行规范等分析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及主观原 因,分析不清原因不放过。其次,对于问题的责任部 门及责任人没有得到处理的不放过,即要求在处理问 题时必须要根据企业的责任制度要求及标准,对引起 问题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进行处理,决不能纵容姑 息,更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让制度及 要求流于形式[5] 。再次,对于责任人及员工没有得到 深刻教育的不放过,即在弄清楚问题原因及处理完有 关责任人之后,也要重视对责任人及员工开展总结教 育,使责任人及员工深刻吸取教训,在后续的工作中 进行不断改进及优化,规避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最 后,对于问题的防范措施未落实的情况不放过,即根 据问题原因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并督促出现问题的 部门切实落实好防范措施,最终达到有效处理问题的 目的。另外,对于处理阶段中总结的经验也要进行优 化升级,使经验转化成制度及规范,指导实践工作[6]。

  三、结语

  综上所述, PDCA循环理论属于是一种系统的管理 手段,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地“强筋健骨”,发现及解 决质量管理中的漏洞及问题,规避问题重复出现的风 险,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及明确各部门及人 员责任,改进企业整体的工作作风,使企业形成“事 事有人管、执行必有果”的良好工作氛围。鉴于此,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现状及发展需要,深入研究PDCA循 环理论, 实现PDCA循环理论与质量管理的有机融合, 促进企业实现更加快速、优质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新子元.PDCA循环管理在企业创新研发中的应用经验[J].上海质量, 2021 (12):65-66.
  [2] 李骁勇,阚小波.基于PDCA循环法的船舶制造质量管理[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1.29(06):111-112.
  [3] 张艾友.基于PDCA的供方产品质量性能控制[D].山东大学,2021.
  [4] 黄谷,杨柯.基于PDCA循环的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0):6-7.
  [5] 刘奇.基于PDCA循环的B公司棒材产品质量改进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1.
  [6] 王晓红.PDCA循环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09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