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基础单元, 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水平是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 题。本文阐述了施工企业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施工企业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 据此提出了施工企业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施工企业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契合行业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已经成为市场认同的重 要标准,施工企业必须夯实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的关键 环节,强化组织领导,发挥监管合力,健全监管制 度,为安全、优质、快速开展项目建设提高保障。当 前,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行业变 革持续推进,项目管理呈现出管理体系科学化、管理模 式复杂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方式精益化等特点。 在行业变革的大潮中,只有积极主动应用新技术、新材 料、新工艺、新装备、新管理,才能适应行业变革。施 工企业要立足行业生态,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使项目管 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二)严控各类风险的重要抓手
施工企业不同于资源类企业和制造类企业,后面 两类企业有相对固定的区域、场所、人员。但施工企 业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项目点多分散,分布 在不同的区域;二是人员流动性大;三是面临的外部 环境复杂,要与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分包商、供 应商等不同主体打交道,导致项目管控难度大、风 险高。防控风险一要靠制度,二要靠监督,三要靠管 理。因此,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控,有利于进一步堵 塞漏洞,规范行为,防控风险。
(三)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发展之本、管理之基、 效益之源”。施工企业的核心是承揽项目、干好项 目、管住项目,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品牌 效益。项目施工生产组织无序、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最终会导致效益流失。只有强化项目监督管理,才能 提升项目水平和盈利能力,促进企业精益运营。
二、施工企业项目监督管理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误区
从目前来看,不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存在误区。例如,以包代管,项目管理过度依赖分包队 伍,分包队伍管理水平决定了项目管理水平;包而 不管,完全由分包队伍负责项目管理;无合作共赢 意识、管理简单粗暴,在与分包队伍、供应商谈判 过程中追求最低价,最终导致相关方无法履约,影 响项目正常推进;企业总部与项目部管理权责界面 不清晰,责权利不对等;合同履约意识不强,没有 按照合同约定交付项目,因为工期延误导致企业受 到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缺少服务意识,甚至与相 关方处于对立面。
(二)施工企业项目监督存在的问题
首先,工程项目具有点多分散、中间环节多等特 点,导致监督跨度和难度较大,有些企业监督力量与 监督任务不匹配,很难对项目监督实现全覆盖。其 次,部分企业个别部门尚未完全牢固树立一体化、全 方位的“大监督”理念,对“大监督”体系认识不够 深刻,专业和专责监督部门之间的配合衔接还不够 顺畅,各类监督主体之间的监督资源还未实现充分共 享。最后,监督工作不系统、不深入、不平衡、不协 同,尤其是以“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项目监督的意 识还需增强,对基层项目开展监督检查不够深、不够 细、不够实、不够准。
三、施工企业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一切工作到项目”理念
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市场导向、价值导向 和高目标导向,重视项目、聚焦项目,把为了项目、 面向项目、服务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导向, 紧紧围绕项目中心任务开展管理活动和监督工作。项 目监督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建筑材料控制、施工人员控 制、施工设备控制、施工记录控制等方面。首先,对 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进行 把控,加强对各项数据指标的检测,特别是将原材料 的质量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其次,对施工人员进行监 督管理。施工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 基础,加强施工人员的道德教育,强化安全监督管理 力度,以及提高技术培训水平,是企业实现项目管理 的前提保障。
(二)强化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理顺企业总部与项目部的责权利关 系,落实“法人管项目”要求,建立项目经理授权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放权赋能,激发项目经 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注重项目队伍建设工作,一 手抓项目班子建设,监督保障项目班子讲政治、守 纪律、严规矩;一手抓项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打 造培养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熟悉基层的高素质干 部人才队伍。
(三)完善项目经营决策体系
一是凸显品牌优势。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企业进入 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敲门砖”,只有优质的企 业,业主才会放心地把项目托付其完成。二是凸显技 术创新优势。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 工艺,提升项目质量,同时产生一些技术成果,科学 合理的新技术应用不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还可以提 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是凸显质量优 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工程自身的生命,质量 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项目经久耐用、安全可靠,才 能赢得市场的认可、民众的信任。质量体现在项目管 理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 阶段,设计、材料、机械、地质等都会对项目施工造 成影响。为此,施工企业要充分了解工程质量特点, 在工程的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 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工程质量。四是凸显成本优势。通 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同一个项目同样的报价, 有的单位施工能盈利,有的单位施工会亏损,差距就在 精细化管理方面。五是发挥情感优势,与相关方保持长 期有效互动,做到“干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交一方 朋友,拓一片市场”。
(四)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督管控
一是强化项目筹备期监督管控。注重项目管理 策划和各项专项策划,重点监督施工组织和技术方 案、人力、设备、物资、分包资源配置以及财务、 资金、税收策划等执行情况。二是注重项目过程监 督管控。加强对项目预算管理监督,审查项目预算 编制和调整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合规性; 强化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监督,监督项目工程进 度、完成产值、业主计量支付、产值计量比、计 量支付比以及项目变更索赔和支付情况;强化分 包管理监督,对分包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 性进行审查,对项目分包商准入、分包采购、分包 合同签订、执行、变更、补充协议签订等全过程进 行监督,杜绝出现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化公为私 等“靠企吃企”问题;强化物资管理监督,重点监 督项目物资计划、供应商管理、采购和租赁交易管 理、合同执行和变更、周转材料管理、废旧物资处 置、物资核算管理等情况;强化设备管理监督,重点监督设备计划管理、供应商准入、采购和租赁交 易管理、合同管理、验收管理、自有和外部租赁设 备日常管理等情况;强化对项目安全管理、质量管 理、节能环保管理等情况的监督,确保项目风险可 控,安全有序推进施工进度。三是强化项目收尾工 作监督管控。压实收尾人员责任,做好调价索赔、 概算清理、交工验收、结算审计等工作,有序安排 人员、物资、设备退场,积极做好收尾项目缺陷整 治、债权债务清收工作,防止出现重建设、轻收尾 的问题。
(五)强化项目廉洁风险防控
一是严格排查廉洁风险。明确责任分工,排查廉 洁风险主要是排查项目管理决策和生产施工工作过程 中可能发生的不规范或滥用权力问题的环节,可能 导致不廉洁问题和腐败的因素和条件,岗位制度不 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和漏洞;明确工作范围,查找廉 洁风险要覆盖项目部所有管理环节和所有岗位,做到 不留空白和盲点;明确排查重点,紧紧围绕项目班子 和关键岗位人员,围绕选人用人环节、招标环节、决 策环节、合同审批环节、采购环节、计量结算或核算 环节、支付环节等关键环节,围绕审核权、决策权、 人事权、采购权、检查权、计量权、财务权、拥有关 键信息权八类重点职权,系统查找廉洁风险点,依据 不廉洁行为发生的概率、权力重要程度、涉及金额大 小等危害程度来评定风险等级。二是精准制定防控措 施。针对廉洁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评定等 级,结合规章制度、管理职责、工作标准和岗位特 点,分别制定实用性强、便于操作的防控措施。三是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减 少廉洁风险存在的土壤;认真梳理项目管理制度,强 化制度执行刚性,用制度来规范履职用权,用制度来 保障企业管理实效;推进廉洁教育的常态化、制度 化、系统化,积极开展联系点创建活动,加强对干部 员工廉洁教育,营造“崇廉、爱廉、敬廉、倡廉”的 良好氛围;要强化执纪问责,对于因履约不规范、违 规决策、违反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等原因导致项目合 法权益受到损害、造成经济损失、遭受行政处罚或者 产生不良影响的干部职工,依规依纪予以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丽婷.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分析研究[J].江西建材,2022(2):237-239.
[2] 王四春.项目监督与风险控制[J].交通财会,2022(7):64-67.
[3] 袁自贤.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203-2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