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 以M公司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5:15: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当前,我国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对此,本文以M公司为例,介绍了其知识产权管理概况及实践经验, 并针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加强学习、宏观政策引导 和调节以及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 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制造业为现代 工业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信息与知识社会提供 了先进装备与技术平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制造业国家[1] 。在我国制造业中,有70%的制 造企业为中小型企业。由于中小型制造业知识产权 运行机制不完善、缺少人力财力等原因,它们在知 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存在各种各 样的问题,从而导致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少、价值 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能力弱等问题长期存在。如何提高中小型制造业的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我国整体制造企业的 竞争力,显得极为重要。

\

 
  二、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问题 及挑战

  (一)传统制造业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环境 更趋复杂

  工业4 .0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 研发与创新,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3] 。在转型过 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前沿的智能化技术。这些智 能化技术对于知识产权工程师而言,以前从来没有接 触,相对而言比较难以理解,导致在立项查新、研发 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风险分析上可能存在 漏洞和不足,无法有效保护和规避风险。M公司在向工业4.0迈进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管理的手 段单一

  制造型企业主要以生产加工实体产品并销售获 得收入和利润,而制造型企业所产生的知识产权一 般与产品的结构、生产加工方法相关,出于保密或 者市场竞争的考虑,这就决定了知识产权基本上都 是自行实施,很少进行转让和许可。由于现有的知 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并不成熟,企业想通过专利质 押进行融资这一运用手段也难以实施,更别提知识 产权证券化了。

  (三)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维权难

  中小型制造型企业产品销售出去后,一旦市场效 果好、反响热烈,很容易引来其他竞争对手的抄袭和 模仿。尽管已经做好了创新成果保护和布局,但是偏 重机械结构上的创新,比较容易学和规避,即使拿到 侵权证据,由于专利诉讼成本高、周期长,一般都望 而却步。即使最后赢了诉讼,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时间和精力。

  三、M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概况

  (一)M公司基本情况

  M公司是国内一家工程机械装备龙头企业的子公 司。目前,公司有员工400余人,占地面积500余亩。 M公司主打产品有云梯系列、登高平台系列、举高喷 射系列、水罐泡沫系列、城市主战系列、照明排烟系 列、抢险救援系列、路轨两用系列等10个大类应急装 备, 90多个型号产品。M公司是目前国内应急装备制 造行业产销量前列、技术先进的领军企业,其核心产 品云梯消防车市场份额超过50%。未来目标是成为全 球最大的研发、制造、销售应急产品供应商之一。M 公司打造了一支一百余人的专家级研发团队专业从事 应急装备产品的研发,依托集团在工程机械行业五十 余年科研技术的沉淀和积累,秉承“市场导向、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引领行业”科技发展战略,与建设 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紧密合作。形成了共性技术研究、主机产品、关键零 部件开发为一体的创新技术平台和完备的创新技术体 系,为应急装备产业技术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二)M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概况

  M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 设置了知识产权归口管理办公室—科技管理室。设立了 专、兼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共3人,负责公司的知识产 权工作,并形成了完整、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 度和流程,嵌入企业的整个研发生命周期中。

  1.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

  M公司明确总经理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第一责 任人,任命总工程师为知识产权管理代表,代表总经 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保持持续、有效运行[2] 。 在研究院下设科技管理室,由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技 术、法律、管理三类人员)来具体负责相关的组织、 协调和开展。同时,在公司其他部门设立知识产权联 络员,分别负责本部门同知识产权有关的事宜及信息 共享、风险预警。

  2.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M公司先后制定并发布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年度优秀创新团体及专利之星评选细则》等多项制 度,建立了《专利申请流程》《职务作品备案流程》 《审查意见答复流程》《专利维护评审流程》等业 务流程,编写了《如何撰写技术交底书及相关注意事 项》《如何判断技术方案的创造性》等培训课件对研 发人员进行培训。

  3.知识产权工作嵌入产品研发工作全生命周期

  在立项之初,知识产权工程师便进入到研发项目 小组,密切与项目组成员交流与沟通,了解项目立项 背景、初步拟采用技术路线及方案、竞争对手及相关 产品等信息。然后梳理出专利查新技术点,不断优化 关键词和检索式,形成《专利查新报告》供立项评审 时领导决策。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同项目组制定专利 申请及布局策略、专利申请计划,及时将创新成果申请 专利、软件著作权进行保护。图纸设计完成后,召集项 目组开展一次专利挖掘会议,从产品结构与组成、解决 的技术难点和痛点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走向进行 专利挖掘,务必完善、严密保护。产品试制过程中,监 视外购外协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风险。例如,外购件是否签订知识产权保密、权属、许可范围、免责条款; 外协件是否签订知识产权权属、保密、竞业限制、免责 条款。产品发布上市前,再次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 分析,形成知识产权自评价报告书,评价研发和试制过 程中知识产权风险是否达标[3]。

  4.创建知识产权交流学习平台

  M公司知识产权工程师定期组织对研发人员进行 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 及业务水平。及时获取外部政府和集团总部组织的 培训信息并传达给研发人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定期开展线下专利挖掘或线上知识产权知识竞赛, 将知识产权和创新氛围始终保持在高点。在企业在 线办公协作平台上专门开辟知识产权专栏,发布相 关知识产权热点案件、最新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 大事等。

  四、M公司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品牌及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

  截至2021年底,M公司累计申报508件专利,其中 申报248件发明专利。累计授权390件专利,其中授权 130件发明,在行业内,拥有的专利数量遥遥领先。近 三分之一为发明专利,含金量高,且近90%的专利运 用在产品中,对产品的功能、实用性、安全性进行了 提升,市场口碑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M公司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以来,先后荣获10 多项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创新奖,成为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百米级举高消防 车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承担单位,“高层 建筑救援消防车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中国机械工 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0米云梯消防车项目获中国消 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大型举高消防车关 键技术及应用”获某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司 核心产品云梯消防车市场占有率高达50%。

  (三)科研项目申报效果进一步加强

  得益于知识产权管理、创造水平提升,有力支撑 政府科研项目申报,申报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创新 成果不断涌现与完善保护,又进一步推动新的创新专 利产生,从而申报了更多的国家、省部级、市级项 目。近两年来,先后在科技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立项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研发专项、首台重大技术装 备,累计到账政府资金近1000万元。

  五、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 建议

  (一)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需及时学习、更新技 术领域知识

  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领 域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技术方案本身,从而做出合 适保护策略和方案。针对工业4.0、智能制造2025.趋 势不可阻挡,传统制造业会加速迈进,这时会产生大 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带来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给 知识产权工程师带来了无穷的动力,自身能力水平得 以更快的提升。

  (二)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和调节,促进知识产权 运用手段丰富化

  地方相关政府主管机构应依据《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 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 — 2035年)》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国家 层面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针对该地区制造业知识产 权有效运用的政策[4] 。例如,由政府建立中小型制造业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协调科技部门与金 融机构同企业对接,盘活企业知识产权。进一步完善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与机制[5] ,出台更具有操作性的 评估标准,让知识产权这种看不到的无形资产价值可 量化,可流通。

\

 
  (三)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高侵权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 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近年 来,颁布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便是一 个很好的举措。该意见提出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戒力 度,加快在专利、著作权等领域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加大损害赔偿 力度。但是,在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也要同步出台一 些政策,比如维权补贴或资助,这样更有利于保护权 利人的利益。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维护其知识产 权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调查取证成本、法律服务成本,所 以,企业中小企业要及时获取侵权信息,要充分发挥人 民法院、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 作用,与这些机构建立紧密关系,为损害赔偿建立可靠 的证据基础,使损失赔偿金额与市场价值匹配,提高侵 权人的侵权成本,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结语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如何激发其创新活力和提高其知识产权管 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主管部 门、企业、金融机构应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根据国家 出台的法规和政策,加快研究并制定能满足中小型制 造业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和知识产权管理需求的政策和 体系,从而促进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才芳.机械制造工艺学[M].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0.

  [2] 刘野,刘万年.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以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为例[J].辽宁工程 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601-604.

  [3] 柴海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国家战略对策[D]. 中国政法大学,2009.

  [4] 陈建明.徐州市金融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第十届徐州科技论坛 [C].2012:72-74.

  [5] 戚佳灵.药品专利期限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89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