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固定资产管理在工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占据着重要 的位置,工业企业通过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进一 步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优化内部制度体系,促进工业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工 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 峻, 为了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通过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 经济效益的提升。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 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固 定资产管理优化措施,希望对相关企业有所助益。
关键词: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的优化管理,随 着企业固定资产比例的提高,越来越多工业企业通过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来提升企业整体的资产管理效率, 以促进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工业企 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和优化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当前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实际经营 情况不符,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实施;企 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方法缺乏合理性,固 定资产的实物管理缺乏规范性,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报 废、处置等退出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规划。工业企 业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进一步提 升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下,企业可以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 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二、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不适应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上 还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偏低,主要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工业企业制定的固定 资产管理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乏适应性。 大部分工业企业成立时间较长,内部已经形成较为成 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部分企业没有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当前执行的制度进行优化和改善,导致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无法提升,企业在建立固定资 产管理制度的同时,缺乏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 和优化,导致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类别的清晰划分。 另一方面,当前工业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 乏可操作性[1] 。部分工业企业经过长期的经营管理,由 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的实际经营情 况也在不断改变,但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却 未能及时优化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无法积极、有效地 落实,导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偏低。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管理 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折旧计量标准与当前会 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标准不一致。工业 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整体资产的比例较大,固定资产的 使用寿命和会计政策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会计 角度来看,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采用年限折旧法的方式 进行平均折旧,但当前技术更新换代很快,这种方法 往往会导致固定资产经济性贬损提前,因此,部分企 业虽然采用了加速折旧法,但其具体方式与折旧率的 确定不充分,使折旧计算与实际不相符合,影响了会 计信息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折旧计量比例 不够科学、合理[2] 。工业企业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 计量,可以进一步优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目 前部分工业企业没有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对 折旧计量比例进行明确的规定,后期也没有根据实际 情况对折旧比例进行合理调整,导致企业对固定资产 的核算不够准确,无法有效地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和 当期的经济效益。
(三)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规范性不足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上缺乏足 够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 业当前制定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缺乏规范性[3] 。工业 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的购入、入库和退出程序缺乏相应 的标准,实物管理和盘点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面管理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账面与实物可能不符。企 业没有建立规范化的盘点制度,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 理混乱,资产浪费情况较为严重,无法反映出工业企 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对 固定资产的维护不够及时,对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缺 乏及时、有效的管理。工业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 中,为了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固定资产的使用 一直处于高负荷的状态,导致固定资产缺乏足够的维 修和保养,设备容易老化和快速贬值。部分工业企业 存在闲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的剩余 价值,导致固定资产不合理报废,相关的净残值无法 收回,给工业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降低了企 业的固定资产利用率。
(四)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等退出管理不健全
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等退出管理上 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 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置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执 行。部分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部 分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由于报废的固定资产无法 给企业未来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一些企业对该部 分资产的监管力度相对比较薄弱,可能出现没有经过 严格审批流程就对固定资产进行擅自报废、处理等情 况,导致企业当前的实物资产和账面记录不相符,给 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企业对固定资产 的管理。另一方面,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缺乏有 效的记录[4]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 是分离的,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报 废、处置只是进行了实物登记,没有将具体的实物情 况与企业财务记录进行同步管理,导致企业账务未能 根据实物的增减实施同步处理,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的 账实不相符,处置固定资产的流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 和审批,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工业企业的资产增减 情况。
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符合本企业经营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 制度
基于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脱轨,导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 管理效率偏低,无法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资产管理,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发展 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构建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流程。工业企 业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建设,企业在制定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可以从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出 发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规划,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采 购机制,保证企业重大项目固定资产采购符合企业标 准化管理流程,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透明化和公 正性,降低企业各项资产的采购成本,提升工业企业 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 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划分。企业应当加 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明确固 定资产各个岗位的管理权限,厘清各部门在固定资产 管理上的责任,保证企业全方位掌握固定资产的管理 情况和具体运行状态;最后,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交 接制度,明确交接过程中的责任。在完善的固定资产 管理制度下,企业可以针对交接程序制定出更加详细 的交接制度,将固定资产交接过程细化管理,保证企 业购入固定资产和移交固定资产过程中的规范性和科 学性,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交接过程 中将其中涉及的权责问题划分清晰,使得固定资产的 管理具有延续性。
(二)选择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计量模式
基于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优化固定资产管理过程 中选择的固定资产折旧计量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 性,导致工业企业无法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剩余 价值进行准确核算,不仅影响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 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当选择合适的固定 资产折旧计量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 化: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恰 当的折旧计量比例。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 资产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 对企业当期的损益影响较大。工业企业需要加强对固 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从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来选 择科学、合理的计提折旧比例,保证企业选择的计量 标准符合企业的资产管理规范。其次,选择科学、合 理的计提折旧方法。不同的折旧计量方法对工业企业 的利润、现金流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企业需要根据 实际经营情况和企业的资产管理情况选择符合企业发 展和资产管理的计提折旧标准,确保企业当期的经济 效益的准确性。最后,根据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制定折 旧政策[5]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量受会计规范中折 旧政策的影响较大,企业选择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当期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工业企业对固定资产 的折旧计量比例进行科学的配比,将固定资产的价值 在一定的折旧年限内进行折旧分配,保证企业各期产 品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准确性,使企业当期损益更加 符合实际的经营情况。
(三)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
当前,我国部分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上 缺乏规范性,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缺 乏对实物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导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 核算不清晰,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影响了企业的经 济效益。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具 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完善固定 资产盘点制度。企业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管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物价值呈等比 例变动,从根本上避免企业出现固定资产损毁和闲置 等情况的出现,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盘点制 度,确保企业财务人员、领用责任单位和保管人员都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资产盘点的工作中,保证企业固 定资产盘点的准确性,企业财务人员要根据盘点后的 实物数据对当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保证 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其次,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与 监督考核。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完善的固 定资产日常维护流程,明确维护流程的各个环节,做 到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 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和保养,对固定资产的 损毁程度进行科学评估,避免企业资产过早进入报废 阶段,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后,企业应 当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理和有效利用。工业企业 闲置的固定资产虽然无法继续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经 济效益,但部分闲置固定资产存在净残值,因此,企 业可以通过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来优化企业的 资产管理,以提升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加强固定资产的退出管理
当前,我国部分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 对资产退出程序的管理,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在处置过 程中容易出现不合规报废等情况。为了进一步优化企 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企业应 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退 出管理机制。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及标准 化固定资产退出管理流程的建设,保证工业企业在处 理报废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执 行,避免企业出现擅自报废、提前报废、管理不善等 情况。其次,加强实物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处理人员 的沟通交流。工业企业实物资产规模较大,因此,需 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清点。 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置 时,除了要对实物资产进行增减登记,还要及时与财 务处理人员沟通,保证固定资产的实物价值与账面价 值相符。最后,加强对固定资产退出的监督管理。由 于废弃的固定资产无法继续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企 业往往对废弃的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容易 出现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资产 退出的监督管理,优化资产退出管理程序,提升资产 管理效率,避免出现资产擅自报废等情况。
四、结语
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较为显 著,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 工业企业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资产管 理效率。本文提出了制定符合本企业经营情况的固定 资产管理制度、选择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计量 模式、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的退出 管理等对策,旨在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推动工业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艳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249.330.
[2] 李艳妮.浅析生产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9(1):37-38.
[3] 柏慧彬.浅谈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33):50-51.
[4] 吴宇.浅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2018.37(6):61-62.
[5] 余从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纳税,2018(3):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