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湖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09:43: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为探讨湖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水平及影 响因素,本文构建了R&D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 DEA-Tobit模型对2010~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 业R&D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实证表明:各地 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水平差异较大,且纯技术效 率不高是导致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地区经济水平、 政府科技投入、园区工业发展、企业盈利能力等对R&D 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企业盈利能力贡献作用最 强,其次是政府科技投入和园区工业发展;而贸易开放程 度对R&D绩效的提升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影响因素

  一、引言

  当前,聚焦“三高四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是湖南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而R&D活动是整个科技 创新的核心,影响着科技创新的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 质量及水平。截至2020年底,湖南R&D经费与地区生 产总值之比达2.25%,R&D经费支出较2016年底增长了 92. 1%,达941.55亿元,其中73.89%为工业R&D经费支 出。而工业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大中型工业 企业又是工业发展的关键推手。因此,了解和掌握湖 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水平情况,分析影响绩效 水平的因素,对提高R&D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意义重 大。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湖南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 对象,对其R&D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结 合实证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
 

  二、R&D绩效评价

  (一)研究方法

  DEA是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决策单元样本的投 入产出指标进行对比,形成包含所有最佳生产观测值 的前沿面,通过与此前沿相比较来测评其他决策单元 效率的相对高低。本文采用DEA方法并基于BCC模型 对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进行评价。

\
\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对R&D活动进行绩效评价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首要环节是要明确 R&D投入与产出变量,本文结合学者已有的R&D绩 效评价研究成果,遵循指标建立的科学性、全面性、 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全时当 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为投入指标,反映企业R&D活 动人员及经费的投入。而产出指标从直接产出和间接 产出两方面考虑,选取以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 入为评价指标,衡量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市场创新能 力。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

  考虑到R&D投入产出存在时滞性,本文对年际间 投入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相邻年份 投入指标的相关性均大于0.9且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相 关。因此,本文采用同年的投入与产出数据,对分析 结果的有效性不会造成影响。

\
 

  本文选取 2010-2020 年湖南省12个地市大中型工 业企业R&D投入和产出为研究样本,由于张家界、 湘西州两地的相关统计数据不全,出于数据完整性考 虑,未将其纳入本研究范围。为检验各指标数据是否满足DEA分析要求,对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了相关性 检验,如表2所示:呈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本文选取的 指标是合适的。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实证结果

  运用deap2. 1软件对2010~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 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效率分析,分别 得到各地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将 2010~2020年各地市的计算结果进行平均,得到湖南大 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变化趋势图(见图1), 统计出2020年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 值(见表3),将2010~2020年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 R&D活动效率值进行平均,得到各地市R&D活动效率 情况,并反映在象限图上(见图2)。

\
\
 

  2.实证分析

  由图1和图2可知,2010~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 型工业企业R&D活动综合效率均值为0.831.纯技术 效率均值为0.899.规模效率均值为0.902.从变化趋 势来看,湖南省近11年R&D活动效率值均在0.8~1之 间上下波动,且其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综合效率偏 低的主要原因。按近11年的平均效率水平可将各地市 分为4类:第一类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均低于平 均水平,有永州、衡阳;第二类是规模效率高于平均 水平,纯技术效率低于平均水平,有湘潭、怀化、邵 阳;第三类是规模效率低于平均水平,纯技术效率高 于平均水平,有娄底、郴州;第四类是规模效率与纯 技术效率均在平均水平之上,有株洲、长沙、常德、 益阳、岳阳。总体来看,湖南各地市R&D活动效率水 平存在较大差异。

  由表3可知, 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 R&D活动效率情况:株洲、邵阳、岳阳、益阳、娄底 等地市的综合效率均为1.说明当前这些地市大中型 工业企业R&D投入在技术上有效、规模效率上处于最 优;湘潭、衡阳、常德、郴州等地市的纯技术效率小 于规模效率,且都小于1.说明这些地市在合理安排要 素投入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管理水平的提高;而 导致长沙、永州、怀化等地市综合效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率不高。因此,在保持现有管理水平 的基础上,需对投入规模进行合理调控。而湘潭、衡 阳、郴州、永州、怀化等地市,虽然均未出现产出不 足,但不同程度上存在R&D人员投入冗余现象。因此, 这些地市要进一步提高对R&D人员的利用效率,在现有 产出水平下湘潭、衡阳、郴州、永州、怀化等地市R&D 人员全时当量投入应分别减少410.991人年,130.184人 年,915.519人年,69.561人年,75.112人年。

  三、R&D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R&D效率高低的因素,以上述 DEA分析得到的R&D活动综合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各 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由于BCC得到的 综合效率值在0到1之间,因变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取 值,在回归分析时会导致估计量产生偏差。因此本文 采用适用于双侧受限的tobit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湖南实际,从内 部与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将湖南各地市大中型 工业企业R&D绩效影响因素归纳如表4所示: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实证结果

  本文以2013~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 R&D活动DEA分析的综合效率值为因变量,以表4中的 各影响因素指标为自变量,建立Tobit模型。各因素指 标的数据均根据《湖南省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 得出。

  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对各变量均进行了1%和99%的缩尾处理,后续分析均采用处理后的数据, 实证分析采用的软件工具为stata16.0.在进行回归之 前,以TE为因变量与影响因子进行回归方差膨胀因子 (VIF)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说 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
 

  2.实证分析

  由表6可知:地区经济水平、政府科技投入、园 区工业发展、企业盈利能力等对R&D综合效率有显著 正向影响,其中,企业盈利能力贡献作用最强,其次 是政府科技投入和园区工业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水 平和市场集中度对R&D综合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显 著;贸易开放程度对R&D综合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抑 制作用,可能由于各地市外向型经济还出于粗放型发 展阶段,出口产品多集中在低劳动力成本、市场准入 门槛较低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的 高级化和合理化进程。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自主创 新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及启示:

  (一)强化投入要素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实证结果表明, 导致DEA无效的原因, 既有R&D 活动技术效率低的因素,也有规模效率低的因素,但 技术效率低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在合理安排要素投入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管理质效的提高。一方 面,优化政府R&D经费投放,进一步向重大需求集中 和重点领域倾斜,并改进经费预算管理与拨付方式, 积极推行项目全面绩效考评,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提 升绩效管理约束力;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进一步优化 投入结构,精简研发人员,重视R&D活动日常考核管 理,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调动企业科研人员的 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企业成本费用利 润率对R&D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贸易开 放程度对R&D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此, 一方面,要抓好落实各项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与措 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完善有关科技创新活动中 的税收减免制度,帮助企业及时兑现税收红利,以减税 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一 方面,需进一步调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 促进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同时,建立并完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 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 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三)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打造地区经济增长极

  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水平和园区工业发展对 R&D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前,产业园区 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带动区域 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平台。因此,各地市 要重视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一是 优化产业布局,综合各地经济发展特点与资源禀赋, 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二是聚焦产业集 群,通过引进整合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项目落地园区,以带动 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 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进行融 合。多举措做强产业园,打造地区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 范柏乃,余钧.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12):1805-1812.

  [2] 韩玉刚,曹贤忠. 中国中部城市群区域R&D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科版),2016.37(7):115-119.

  [3] 李荣平,王思颖.区域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的DEA评价及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7.34(4):233-2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50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