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为贯彻落实产业公司市场化发展战略,指导供电 公司进一步优化省管产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出供 电公司平台类、施工类、设计监理类和后勤物业类省管产 业单位工资总额核算模型。旨在促进供电公司省管产业单 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以期各供电公司参考借鉴。
关键词:供电企业;省管产业;工资总额
按照市场化企业管理要求,积极构建考核强化市场 导向、激励坚持效益联动的省管产业单位工资总额核定 模型,树立“业绩是干出来的、工资是挣出来的”的分 配理念,打破不同用工“身份”界限,畅通职业发展通 道,长效激发员工队伍活力。
一、工资总额分配体系设计
1.基本方法
工资总额由基础工资、增量工资、专项工资三部分构 成,根据产业公司特点,辅以工资总额以丰补歉机制。
基础工资:是工资总额的基础,反映基本贡献与历 史贡献,主要以去年基数为准。
增量工资:是工资总额增加的数额,根据产业单位 经营效益、业绩考核和劳动效率等因素确定。
专项工资:主要是指特定人群的专项奖励。一般包 括企业负责人年薪、新进人员工资、表彰奖励、专家待 遇、安全生产奖和发展创新奖等。
以丰补歉机制:工资总额计划包括当年实施计划及 储备计划两部分,各单位可结合经营实绩、效益增长趋 势和工资增幅水平,确定年度工资总额使用计划,申报 年度工资留用额度,作为储备计划在以后年度使用。对 于市场化业绩突出的单位,核定工资总额计划高于调控 上线的,可直接将所超出的部分明确为储备计划;低于 调控下线的,可直接使用储备计划补足到调控下线。以 保持员工收入波动在可调控范围内,发挥“以丰补歉” 作用,确保激励有效并合理调节员工收入分配水平。
2.平台类企业
(1)基础工资= ∑ (上年度各类用工的人均工资× 当年各类用工平均人数)
(2) 增量工资=效益增资+业绩增资=基础工资× (营收增幅×K1+利润增幅×K2)×挂钩比例×效益增资 权重+基础工资×业绩考核系数×(1-效益增资权重)
其中:K1、K2分别为营收增幅和利润增幅权重, 合计为100%,各单位可根据经营激励导向设置。
挂钩比例: 是工资总额随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比 例。根据当年产业单位年度经营业绩情况确定。根据行 业平均水平和政府相关部门建议区间,挂钩比例一般控 制在0.7以内,对于工资水平较高或增长较快的行业,可 调低挂钩比例,控制在0.6以内。
效益增资权重:平衡效益增资和业绩增资的占比。 即营收利润和业绩考核结果之间的侧重,其值小于1。
业绩考核系数: 根据各单位年度业绩考核结果确 定。业绩越好,系数越高。业绩考核系数=本单位业绩 考核年度综合得分/本单位所在业务板块业绩考核年度综 合平均得分-1。
(3)专项工资=企业负责人年薪+新进人员工资+表 彰奖励+专项奖励
(4)以丰补歉
针对产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大幅波动的情况, 公司 每年设置工资增长调控线(包括调控上线和下线),当 年产业单位工资增幅高于调控上线的,实际发放不得超 过调控上线,剩余部分纳入工资总额计划储备,用于以 后年度以丰补歉;当年产业单位工资增幅低于调控下线 的,可使用工资总额计划储备,以达到调控下线,其中 使用额度不超过工资总额计划储备总额。另外,工资增 长调控线由公司按照“限高、提低”的原则,依据公司 当年全体员工工资总额增幅、各地企业工资指导线等因 素研究确定。
(5)参数的确定(举例):
K1=0.8,K2=0.2。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营业收 入逐步增长,但企业运转成本会增加,利润空间会被压 缩,利润增长的速度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开始放 缓,甚至出现增幅负数。简单概括为,大而稳和小而猛 两种不同的企业发展类型,在营收和利润增幅上的表现 会截然不同。结合产业平台的发展情况,这两个参数的 设定更侧重于营收。
挂钩比例0.7。考虑到部分产业集团规模大, 近几 年增长逐渐放缓,为鼓励集团平台提质增效,挂钩比例 设定在0.7。
效益增资权重0.7。效益增资权重是决定了营收利 润、业绩考核结果两项之间的平衡,参数设定时在略侧 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兼顾了业绩考核结果。
(6)专项工资=负责人年薪+新进人员收入。
3.施工类
年度工资总额由基础工资、增量工资、专项工资构成。
(1)基础工资= ∑ (上年度各类用工的人均工资×当年各类用工平均人数)
(2) 增量工资=效益增资+业绩增资效益增资=基 础工资×(营收增幅×K1+利润增幅×K2)×挂钩比例×效益增资权重业绩增资=基础工资×业绩考核系数× (1-效益增资权重)
①K1、K2分别为营收增幅和利润增幅权重,合计 为100%,各单位可根据经营激励导向设置。②挂钩比 例:工资总额与营收、利润增幅挂钩浮动的比例,用以调节效益增资增长幅度。由各单位根据当年省管产业单 位的年度经营业绩确定。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和政府相关 部门建议区间,挂钩比例一般控制在0.7以内,对于工资 水平较高或增长较快的行业,可调低挂钩比例,控制在 0.6以内。③效益增资权重:效益工资增资占年度增量工 资的比重,各单位用以调节平衡经营效益与考核业绩, 其值小于1。④业绩考核系数:各单位根据年度业绩考 核结果确定,业绩越好、系数越高。
业绩考核系数=本单位业绩考核年度综合得分/本单 位所在业务板块业绩考核年度综合平均得分-1。
(3)专项工资=年薪制薪酬+新进人员薪酬+专项奖 励等。
(4)以丰补歉
根据经营业绩,采取以丰补歉的形式,有稳有升。以 丰补歉后工资总额调整幅度不超过公司工资增资调控线。
(5)参数的确定(举例):
K1=0.4,K2=0.6。结合近几年施工公司的发展情 况,这两个参数的设定更倾向于利润。
挂钩比例0.5。考虑到施工公司近几年经济效益较 好,增长较快,将挂钩比例控制在0.5。
效益增资权重0.5。参数设定平等考虑了经济效益 和业绩考核对增量工资的影响权重。
同样,专项工资包括年薪薪酬收入、新进人员收入。
4.设计监理类
设计监理类企业效益普遍较好,在一般企业工资总 额核定的基础上,建立超额奖励、储备工资机制。同时 设置工资增幅上限,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水平。
(1)基础工资
基础工资=各类用工上年度人均工资×当年平均人数
(2)增量工资
增量工资=基础工资×增量系数×调节系数
其中,调节系数根据当年度增量工资总额确定。
增量系数=基本系数×0.1+业绩考核系数×0.3+效益 系数×0.6。
基本系数=(本县区社平工资-县区社平工资最低 值) *0.1/(社平工资最高值-社平工资最低值) +0.95,该 系数应用于县公司产业工资总额核定,本部统一为1。
业绩考核系数=(本单位业绩考核分数--本组最低 分)*0.1/(本组最高分-本组最低分)+P。
效益系数=营收系数*0.3+利润系数*0.5+人工成本利 润率系数*0.2。
①营收系数:营收增长率=(当年营收值-前N年营 收平均值)/前N年营收平均值,营收增长率>Q%,系数 为1.05;Q%>营收增长率>R%,系数为1.02;营收增长 率<R%系数为1。②利润系数:利润增长率=(当年利 润值-前N年利润平均值)/前N年利润平均值,利润增 长率>Q%,系数为1.05;Q%>利润增长率>R%,系数为 1.02;利润增长率<R%系数为1。③人工成本利润率增幅= 本年人工成本利润率-前N年人工成本利润率。前N年人工 成本利润率=前N年利润率之和/前N年人工成本之和。人工成本利润率增幅>Q%,系数1.05;Q%>人工成本利润率 增幅>R%,系数1.02;人工成本利润率增幅12%系数1。
原则上,0.95≤P≤0.99, 14≤Q≤22, 8≤R≤16,3≤N≤6,各产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3)专项工资
专项工资=新进人员工资+协议制工资+减员工资+其 他专项工资。
其中,协议制工资指由各单位依据企业与员工协商 一致确定的年薪标准列支的薪酬总额。
(4)超额奖励工资
当年度人工成本利润率增幅>R%时, 营收总额超过 前三年营收平均值Q%以上部分的5‰作为超额营收奖励 工资,利润总额超过前三年利润平均值Q%以上部分的 5%作为超额利润奖励工资。
控制产业人均收入增幅不超过主业全员人均收入增 幅的3%。在增幅上限以内的超额奖励可以纳入当年度工 资总额。
(5)储备工资
产业人均收入增幅超过主业人均收入增幅3%以上 部分作为产业单位工资储备,达到“以丰补歉”,合理 调节职工收入分配水平。
5.后勤物业类
后勤物业单位工资总额核定以服务保障主业为导 向,反映其对主业单位的支撑保障贡献、人员效率等。
(1)基础工资= ∑ (上年各类用工人均工资×当年 各类用工平均人数)。
(2)增量工资=基本增资+业绩增资=基础工资×基 本增资系数×基本增资权重+基础工资×业绩考核系数×人员效率系数×业绩考核权重。
①基本增资系数=所在地上年度CPI涨幅×50%+ 所在地社会平均工资涨幅×50%,权重为20%。②业绩 考核系数:根据业绩考核结果确定,业绩越好,系数越 高。业绩考核系数=本单位业绩考核年度综合得分/本单 位所在业务板块业绩考核年度综合平均得分-1, 权重为 80%。③人员效率系数: 主要根据各单位人员配置情况 确定,超过平均配置率(考虑全口径用工)的小于1, 低于平均配置率的大于1。
(3)专项工资=新进人员工资+表彰奖励工资+经营 效益工资+其他专项工资。
二、结论
强化工资总额与企业经营效益、业绩考核、劳动效 率紧密挂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激发员工队伍活力。
参考文献
[1] 常颖,于书霞.质量工资制的模型设计与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4):84-86.
[2] 杨仁鹏.榆家梁煤矿绩效工资管理体系的设计[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3] 顾才敏.浅谈煤矿绩效工资管理体系设计的主要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6(28):59,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