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利润的最大 化,一方面来自所创造的价值的增值,另一方面来自资源 和风险的有效管控。法律风险是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中 容易被忽视的风险类别。本文对目前企业法律风险的防控 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管理的基本流程及法律风 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企业内控;法律风险;管控; 问题;法律风险管 理体系
一、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机构建设上对法律风险不够重视
企业法治意识淡薄普遍表现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 理各个层级中。就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而言,大部分企业 没有在高管层面(副总级别)的岗位职责中安排专人负 责主抓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或者配备总法律顾问;没有 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处理法务工作;没有配备专职 的法务工作者;没有外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作为常年法 律顾问;没有在每个成本利润中心配备兼职的法律风险 管控人员[1]。
2.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流程设计不严谨、执行不到位
没有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专门针对法律风险防控设置 专门的篇章。没有制度的保障,责权利无法统一,内部审 批流程也无法设计,使得许多风险点不是堆积在下层岗位 中无人关注,就是堆积在上层领导手中无人审批。
3.没有制定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对已知的风险点事先无预案、平时无培训;事中无 过程监控和追责;事后无应急处置措施和总结改进办 法。一旦一个重大的法律风险事件爆发,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基本流程
1.法律风险点的识别
企业在参与经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外部和内部两 种类型的风险。外部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体系风险、法 律政策风险、社会环境风险等多个方面。内部风险涉及 战略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并购风险、经营风 险、制度与文化冲突风险等。其中,法律风险可能涉及 民法、公司法、税法、会计法、证券法、反垄断法、劳动法、外汇管理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 正当竞争法等多部法律。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会在 许多方面面临着风险点,因此需要企业结合历史经验教 训和现在的实际情况逐一识别,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 系,建立全面系统的法律风险数据库。
2.法律风险点的评估
企业法律风险评估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顺序 分析三个层次[2]。
法律风险的定性分析,是按照风险特性的不同,找 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先逐层分类,再逐层聚类,直到能 基本覆盖所有风险点。
法律风险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一些统计学的计算方 法,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权重。
最后按照重要性和发生概率进行排序。
尤其是要从中挑选出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风 险,作为重点防范的目标。
3.法律风险防控计划的制定
企业应根据面临的主要风险点制定防控计划。计划 的内容包括:
(1)防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组织架构上要做哪些安排。设计好管理层级 和管理幅度。安排好谁主管、谁负责。
(3)管理制度上要做哪些安排。重点是责权利的 统一、效果评估后的奖惩、信息报告和预警系统。
(4)主要任务是什么。具体要做哪些事,时间节 点是什么。
(5)工作流程上如何安排,上一级程序是什么, 下一级程序是什么。
(6)企业应给予哪些资源支持,包括资金、场 所、人员配备。
(7)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具体指标有哪几个, 底线和期望值是什么。尽可能量化。
4.法律风险防控计划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及时收集、分 析、处理和反馈。快速、及时的流程响应是关键。
5.法律风险防控实施过程的监控
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和报告,进行实时 动态管理十分重要。有效的事中监控才是良好结果的有力保证。
6.法律风险防控效果的检查评估
对比法律风险防控的目标查找差距,要对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实施的速度和质量。
7.法律风险防控效果的总结分析
对法律风险防控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总 结新的经验教训、新成效、新思想、新方法。
8.法律风险防控计划的改进措施
在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尚没有解决的问题,制订改进 的措施。要把新思想、新方法沉淀到企业新的制度和流 程里面,让其在以后的流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 用。这个环节是最关键的环节,是整个防控体系未来能 够持续改进、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基础。
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路径
1.法律风险防控意识的构建
无知者无畏。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认知水平是当务之 急。但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长 期、持续性地宣导培训。只有像对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一样重视,尝试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宣传法律 常识,才能为防范法律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各 个风险控制点保持警惕,才能遵循规范的操作程序,循 序渐进,充分发挥法律风险防范的作用。
企业高层管理者是否重视法律风险的内部控制建 设,直接影响到法律风险防控的效率和效果。首先,需 要加强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法律防控意识,在企业内部的 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资源配置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把 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人,把责权利统 一起来。只有对防控结果敢奖敢罚,才能引起企业内部 足够的重视。
2.防控组织架构的构建
没有组织和人员的保障,就无法完成管理体系的建 设。应在企业内部成立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小组,构建三 个层级:领导层、骨干层、执行层[3]。
领导层应以一位副总裁级及以上级别的领导担任; 设置企业总法律顾问,为负责领导法律风控管理项目的 总负责人,主抓倡导及推进工作。
骨干层为法律风险防控管理的中坚力量,由内、外 两部分人员组成。外部是从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 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中聘请专业人员作为各 个领域的专业顾问,提供法律相关事务的专业咨询。内 部应专门设置法务部,配置专职的法务人员。他们对内 负责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维护、防范计划的执行管理、 法律知识的宣贯和培训;对外负责与外聘的专业教练对 接处理具体的法律事务[4]。
执行层为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中有法律风险防控 职责的兼职负责人。他们负责法律风险的查找、报告、 流程处理等具体事务,平时要接受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 的培训。如图1所示。
3.优化法律风险管控的机制
在国有企业的法律风险中,大部分风险都是由企业 内部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完善、责权利不明确、不统一、 无目标、无检查、无奖惩所导致的,所以,应当将风险 管控的具体措施逐步沉淀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中,成为企业内部执行的依据。第一,在企业生产经营以 及管理决策中应充分发挥法律风险管理的作用,并把各类 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归入企业日常管理制度与流程 中。第二,重视企业法律精细化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法律 风险管理质量。第三,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开拓法律工作 管理方式,将法律工作由以往的事务性转变为操作性与管 理性并重的工作。第四,应不断总结优秀管理经验,不断 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升法律风险管理效率[5]。
四、结语
综上所述,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和完善是一个 全企业、全过程、全人员、持续的、动态的、螺旋上升 的过程。重合同守信用、遵纪守法是企业作为一个负责 任的经济主体应有的操守,是企业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和社会责任,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社会声誉能有效地提高 政府、社会、供货商、分销商、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 者的满意度,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因此,对法律风 险进行识别和防范不只能够为企业止损,更能够让企业 获得经济利益上的成果,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梦媛.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法律风险防控[J].大众投资指南,2021(1):106-107.
[2] 方思吟.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3):16-17.
[3] 包锦林.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法制博览,2021(4):145.
[4] 毕俊超.企业管理中法律风险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1(3):92-94.
[5] 高丽丽.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强化对策探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 11):141-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