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 旨在减轻企业税费压力, 增强企业投融资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实现健康与可持续的 发展。本文从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三个方 面阐述了减税降费政策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多方面 影响,并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一系列问 题,分别从降低税收遵从成本、规范财务会计核算、防范 财务管理风险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 企业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利用好减税降费政策提高 经营效益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减税降费;财务管理;税收遵从成本;风险防控体系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减税 降费达2.5万亿元, 有近400万户纳税人收益, 显著减轻 了纳税人的税费负担。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有更多可 支配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拓展规模,为 促进国内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 帮助。在实行减税降费政策后,企业方面的财务管理 面临首当其冲的影响[1] 。部分中小企业因为对政策不了 解、管理制度不完善,面临财务风险,损害企业的经营 效益。因此,在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下,探究完善企业财 务管理的可行性措施,成为当今财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对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
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企业投资可分为对内投资和 对外投资两种类型。前者如购置固定资产、产品研发 等;后者如购买股票、债券等。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具体表现为: (1)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后,企业所缴纳的税费减 少,从而有更多可供支配的流动资金;(2)在现行的 减税降费政策中,有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2.对企业筹资管理的影响
筹资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按照资 金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创立性筹资、支付性筹资以及扩 张性筹资等若干类型。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也会对企业各类筹资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创立性投 资,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减税降费政策《关 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中,主要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界定条件进行了调整: (1)从业人数限制的调整,从原来的“从业人数≤200 人”调整为300人;(2)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的调 整,从原来的“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调 整为5000万元。由此可见,该政策上调了初创科技型企 业的认定标准,让更多企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的筹资优 惠待遇,对刺激企业筹资积极性,进而在扩大经营规 模、支持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积极帮助[2]。
3.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 金使用成本,保障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狭义 上的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减 税降费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带来的影响 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像制造业企业、房地产企业 这类增值税在总税费中占比较高的企业,影响较为明 显。由于这些企业均存在前期投入高、资金回笼速度慢 等特点,一旦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将会直接对营运资金 管理带来压力。因此,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后,一方面 是增值税的税率下调,同等条件下企业需要缴纳的增值 税减少,间接地增加了企业可支配流动资金的数额,营 运资金管理压力减轻。另一方面,留抵退税政策让账面 记载的留抵进项税额由数字变成了真金白金,减少了企 业的资金沉淀,也有利于营运资金的管理。
二、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1.税收遵从成本有待降低
所谓税收遵从成本,是纳税人在履行其依法纳税义 务,或者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办理纳税相关事宜时,除了 应缴纳税费以外的费用支出,如时间成本、心理成本 等。以时间成本为例,符合减税降费政策的企业可享受 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一般情况下,企业申报 增值税退税的周期为1季度。但是地方税务机关在实际 办理时,可能会出现延期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企业第一 季度提交申请,直到第四季度才申请通过的情况,中间 的时间差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损失。另外,现有的 减税降费政策中,共包含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数十 个税种,每个税种执行的标准、时间、范围等也存在差 异,这些都会导致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上升。
2.财务会计核算有待规范
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带来的各种利好,最终需要通 过财务工作来体现和落实。但是在财务管理中,由于财 务人员对减税降费政策理解不到位,或者是片面追求减 税降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存在财会核算不规范 的问题。例如,企业在未取得电费增值税进项发票的情 况下,将电费纳入“即征即退”分摊内容中。通过这种 方式达到减免税费的目的,而实际上这一行为已经违反 了税法。还有的企业签订的商品价格合同中不包含增值 税,但是在减税降费政策出台以后,为了享受增值税的 减税政策,与合作方协商推迟开具发票的时间,或者是 私下更改商品价格合同。这些行为不仅仅体现出了企业 财会核算的不规范,而且也已经严重违背了法律法规, 增加了企业的违法风险。
3.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出台减税降费政策以刺激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 税务机关也会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 方面必须要制定和使用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 来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具体体现 在:第一,制度内容更新速度慢。企业财务制度未能紧 跟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作出适应性的变化。这 导致现有制度与既定政策无法做到匹配[3] 。在财务管理 中,很容易因为选择了不适用的制度,而给企业带来违 法操作的风险。第二,内控制度缺失。加强内部控制是 新时期企业预防财务风险、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的必要前 提。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还存在重视不足的 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
三、减税降费政策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为激发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活力,未来一段时间内 国家必然会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让利于企、优 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的经营利润。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第一,做好政策的宣传推广工作。 对比来看,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的频率和力度都呈现出 增加趋势,虽然客观上来说是为企业提供了优惠待遇, 但是也增加了企业了解、享用政策的成本。为此,包括 税务机关在内的相关部门,应面向本辖区的企业开展关 于减税降费最新政策的讲解工作,在帮助他们了解政策 的基础上,提前做好应对,降低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 第二,继续简化企业纳税申报程序,尽快开通和推广微 信小程序等线上申报平台,指导纳税人掌握线上申报流 程,既可以节约纳税人的时间,又能够减轻税务机关的 办事压力。
2.强化分工协作,规范财务会计核算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各个部门均产生了影 响。比如,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产生了影响;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则对企业 研发部门产生了影响。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各平行部 门之间的分工协作,让财务部门与其他的业务部门加强 联系,共同为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率、精准化、规 范化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其中,要着重突出财务部 门的指导作用,例如:财务人员要指导各部门规范填写 票据、凭证,仔细核实业务数据等,为财会核算工作的 开展提供便利。另外,对于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 如果有适用于减税降费政策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要及时 做好减税、退税的申请,在促进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过 程中,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3.加强制度建设,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企业要想利用好减税降费政策,除了要理解政策内 容外,还要从财务管理制度层面上采取措施,通过切实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能够做到减税降费政策的 “应享尽享”,最大程度上缩减不必要的税费支出。对 于财务管理部门来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 一,坚持制度与政策齐头并进。企业财务人员要密切关 注税务部门出台的最新政策。每当有新的减税降费政策 出台后,财务人员应第一时间了解,并根据企业的实际 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减税降费的标准。如果符合,则应 尽快申请[4] 。第二,针对企业现行财务制度中存在的不 足,例如内控制度缺失等,要尽快补齐制度漏洞,切实 提高财务内控水平。第三,所有人员必须要具备风险 防控意识,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比如,财务部门 要加强对各类凭证、票据的审核力度;销售部门应避免 盲目追求销售业绩而大量赊销的行为。通过有效防控风 险,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成为帮助中小企业减轻发展 压力、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动力,实现我国经济在 “后疫情时代”重新焕发活力的重要举措。要想把减税 降费政策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应从完善管理制 度、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以及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等各个方 面综合发力,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企 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加理想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志欣.减税背景下企业财务报销与合同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当代会计,2019(04):102-105.
[2] 殷平.减税降负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9):3-4.
[3] 苏梅.人才培养模式预见性、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与减税降费关联性的探讨[J].会计师,2019(11):79-80.
[4] 袁珍.浅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J].大众投资指南,2020(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