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海外商标抢注现状及其应对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09:27:08 文章来源:SCI论文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结合海外商标抢注监测预警及应对指导工作,明晰了海外商标抢注风险的现状,对企 业的海外市场发展、消费者和诚实信用的国际市场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海外商标抢注现状 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商标保护的地域性、商标的经济价值和企业自身的商标意识是主要因 素。结论面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商标抢注风险,一方面采取预防海外商标抢注的措施,提 前进行海外商标布局、重点防范国际代理商、建立海外商标监测体系;另一方面主动应对已经发生 的海外商标抢注行为, 采取法律诉讼手段、和解谈判和更换商标方式化解纠纷。

  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进程中,遭遇了诸如贸易壁垒、专利权等问题,商标在海外被抢注问题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1]。中华商标协会 商标海外维权工作委员会 2023 年 2 月发布的《 中 华商标协会会员企业 2022 年度国际商标监测预警 报告》显示,313 家会员企业中的 22 家知名企业 在全球 196 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商标被抢注记录, 年度被抢注比例达到 7% 。尽管抢注比例有所下 降,但海外商标抢注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仍是企业在“ 走出去 ”过程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海外商标抢注风险的现状

  ( 一 )商标抢注的定义及范围界定

  根据对抢注对象的范围大小界定不同,商标 抢注分为狭义的商标抢注和广义的商标抢注。狭 义的商标抢注是指未经商业标识使用者的许可, 将其商业标识申请商标注册的行为[2];广义的商 标抢注是指未经在先权利人同意,将其依法享有 的权利客体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申请注册 对象不仅包括商标,还包括商号、外观设计以及 著作权等[3]。根据实际的海外商标抢注纠纷指导 案件,采取广义上的海外商标抢注定义更符合出口贸易的发展要求。

  ( 二 )海外商标抢注的类型

  商标不仅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更承载 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 一步发展,商标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法 域保护的特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商标保护所依据的法律和法规均有所差异,海外商标抢注 也具有不同的类型。
 

\

  1.抢注人批量抢注 ,牟取转让费用

  作为商标职业抢注人,往往会积极关注他国 的知名商标的海外布局,一旦发现存在布局漏洞 的国家或者潜在市场,马上进行恶意抢注。在抢 注后并不将商标投入使用,而是主动联系企业进 行出售,或者国内企业主动与抢注人协商购买,国内企业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商标转让费用[4]。

  在对海外商标抢注监测预警中发现职业抢注人 8 人,抢注商标 169 件,其中欧盟地区 3 人抢注了 20 件,涉及“ 白象 ”“厨邦 ”“喜之郎 ”“旺旺 ” 等商标,印度尼西亚 4 人抢注了 26 件,涉及“ 片 仔癀 ”“ 同仁堂 ”“广药 ”等商标,泰国 1 人竟 抢注了 126 件,涉及“ 拼多多 ”“斗鱼 ”“雪花 ” 等商标。

  2.竞争对手抢注,阻止进入市场

  在国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时,竞争对手就会担心抢占市场份额,为了保持当地市场份额,可 能会抢先注册国内企业的核心商标,从而将其排 除出该国市场之外。例如,浙江某技术有限公司在柬埔寨开展业务时,遭遇了企业商标抢注的问 题。该问题将导致该公司品牌难以获得在柬埔寨 当地的法律保护,还将导致客户对该公司品牌的 信任度降低、销量下滑,进一步牵制公司业务拓 展。虽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海外知识产权 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和当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共同帮助下,该公司在柬埔寨的商标注册申请顺利通过,但该案件给国内企业敲响了海外商标抢注的警钟。

  3.海外代理商抢注,垄断当地市场

  海外商标抢注也多发于国内企业的海外市场 代理商,为了能够取得当地市场的唯一销售代理, 掌控当地市场份额,未经国内企业的许可抢注国 内企业的核心商标,从而获得谈判的筹码。我国 第一个自主创新的民族化妆品品牌“ 某兰娜 ”, 将市场拓展到世界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 40 多个国家进行了注册申请。然而,“ 某兰娜 ”波 兰代理商竟早先一步,在波兰、俄罗斯等国家对 “ 某兰娜 ”及图形商标进行了恶意抢注,造成近 100 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三 )海外商标抢注的影响

  在创新引领发展的环境下,知识产权已经成 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作为企业品 牌形象的具体体现,事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销售。

  1.海外商标抢注将会对企业的国外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商标作为承载企业品牌与形象的标识,对于 拓展海外市场具有关键作用。如果企业的商标在 当地被抢注,企业将无法使用该商标,对进行海 外市场的产品销售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受损的 商业利益也无法估量。此时,企业将耗费巨大成 本才能取回被抢注的商标,或者放弃被抢注的商 标,更换使用的商标。海外商标抢注的发生破坏 了企业经营的有利市场环境,这显然违背了商业 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5]。

  2.海外商标抢注损害了因信赖商标品牌而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利益

  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方式的更新 换代,国际市场之间的沟通联系正在变得更加紧 密。一个享有全球声誉的商标,其真正的作用在 于海外消费者对于该商标品牌产生的信任,从而 能够获取较高知识产权附加值。然而海外商标抢 注行为割裂了商标与产品的联系,消费者不能通 过该商标购买到心仪的产品,在交易中产生了消 费损失,通常该产品的品质与售后服务达不到原 有产品的标准。

  3.海外商标抢注不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的海外市场竞争环境

  在商标被成功抢注后,破坏了合法经营企业 在海外应当享有的预期经济利益,同时占用了数 量巨大的社会公共资源,助长了非法牟取不正当 利益的风气,对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不 利影响。对于商标被抢注的国家而言,也反映了 企业在商标权的全球保护力度和策略存在很大问 题,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存在不足,无法在全球形成重视知识产权和创新型国家的形象。

       二、海外商标抢注的原因分析

  海外商标抢注的发生并非偶然,有其必然性 的因素,包括商标注册制度上的因素、企业自身 的因素以及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了能够破解海外商标抢注问题,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 一 )商标保护的地域性

  商标保护的地域性原则源自知识产权的地域 性,除非有条约的特殊规定,知识产权及保护的 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 公约》(以下简称《 巴黎公约》),注册商标的保 护范围仅限于注册的国家的范围内,即受限于法 律保护范围的地域性,在注册国家以外的国家或 地区不能直接或当然受到保护。例如,由于东帝 汶、马尔代夫等国家目前尚无商标法,行使商标 权需要及时在报纸上刊登警示性公告,而在美国 和菲律宾需要定期提供使用证明,在越南和挪威 等国家不能使用汉字注册商标等。大量商标海外 抢注现象的出现就是利用了商标权的地域性,在 合法注册人之前抢先注册商标,然后通过当地的 知识产权制度来实现不正当的牟利行为。

  ( 二 )商标的经济价值

  商标的本质是代表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声誉,消费者对商标产生信赖而重复购买,通过 口耳相传的推荐提高销量,并且也会因为消费者 对产品的高度信任而实现品牌溢价。根据世界 品牌实验室发布的 2022 年《 中国 500 最具价值 品牌》分析报告,国家电网以 6015.16 亿元的品 牌价值位居 2022 年最具价值品牌榜首。同时报 告指出,2022 年《 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的总 价值为 309728.07 亿元,比上年增加 30774.87 亿 元,增加幅度为 11.03*,一些品牌已经迈进世界级品牌阵营。

  (三)企业的海外商标保护意识薄弱

  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海外商标抢注原因在 于对海外商标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开 展相应的国际商标注册布局。以广东和浙江的企 业为例,根据浙江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从出口 贸易总额来看,2022 年广东省出口贸易额 5.33 万 亿元,同期海外商标申请 14.88 万件;2022 年浙 江省出口贸易额 3.43 万亿元,同期海外商标申请 2.62 万件。对比广东省的出口贸易总量,浙江省 海外商标布局数量明显偏少。相对于国内商标申 请注册,部分企业对于商标国际申请注册不够重视,未能够全面进行国际商标的布局,导致遭遇 海外商标抢注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例如,浙江某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企业,由于未提前进行商标 的海外布局,在 2021 年连续 6 个月遭遇海外商标抢注。

  三、海外商标抢注应对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各国竞 争的重点,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 战略 ,才能有效地防范各类知识产权风险。

  ( 一 )海外商标抢注的预防

  1 .提前布局海外商标

  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如日本、德国和韩国 等都采用的是商标“ 申请在先 ”原则,因此需要 企业提前进行海外商标的布局。对于新加坡、美 国、加拿大等采用“ 使用在先 ”原则的国家,企 业要保存好使用在先的证据,通过商标异议程序 或者诉讼程序取回被抢注的商标。根据《 巴黎公 约》,驰名商标具有特殊的保护地位,对于未注册 的驰名商标也可以进行一定的保护,企业也需要 组织并保存好驰名商标认定的相关证据材料。

  2 .重点防范国际代理商

  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通常会采取代理商的方 式进行运作。根据海外商标抢注监测以及海外纠 纷应对指导的情况,代理商抢注在商标抢注案件 中的比例较高。这往往是因为代理商对于当地市 场的发展前景非常清楚,对于商标所有人的情况 也非常了解,为了获得在当地市场的代理优势,很 多代理商采取抢注方式获得商标权。为防范国际 代理商的商标抢注行为,应当在国际贸易合同明 确约定知识产权的保护条款。商标所有人应当保 存好双方合作的证据,包括双方之间的销售合同、代理协议或者其他单据等。

  3 .建立商标监测预警体系

  全球共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全部注 册商标,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很有必 要进行海外商标抢注监测预警。在商标注册公示 阶段,监测系统发现商标抢注行为时,可以立即 启动商标异议程序,以较小的成本避免了商标权 利受到损害。这是因为在商标抢注生效前,被抢 注人占据主动地位,可以通过异议程序加以阻 止,然而一旦商标抢注成功,被抢注人的挽回措 施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只能通过谈判或者诉讼 的方式加以解决。
 

\

  ( 二 )海外商标抢注的应对方式

  1 .应用法律诉讼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企业决定采用法律诉讼途径来维护权益,应 当充分利用商标抢注预防措施收集证据,用以证 明商标被抢注的事实。例如与海外代理商签订代 理合同、销售记录等方面证据,证明抢注人主观 上存在恶意。在客观上,企业还应当保留好商标 在先使用的证据,比如产品说明、展会宣传册和 广告等。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企业可以根据《 巴 黎公约》和《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有关规定 ,使用法律手段取回被抢注的商标。 2 .和解谈判化解抢注纠纷

  由于通过诉讼方式取回抢注商标的费用较高, 通常和解谈判与诉讼方式同时进行,以达到双管 齐下的作用,并且和解谈判也具有时间短、成本 低等特点,可以快速挽回海外市场份额。2022 年 4 月,杭州某医疗器械公司在哥伦比亚遭遇商标抢 注纠纷,抢注人是该公司在当地的经销商,因商 标、商号遭抢注,导致公司在当地申请商标注册 时被驳回,影响企业产品在当地销售。该企业在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收集证据,积极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谈判以一部分经销权换 取了商标的所有权,在 1 个月内达成和解协议 , 挽回约 100 万美元 / 年的市场份额。

  3.更换商标避免市场影响

  如果不能通过司法诉讼程序或者和解手段取 回商标权,主动更换商标可能也是减少了损失一 种手段。2021 年 9 月,浙江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在多个国家进行海外商标的布局,但因美国某公 司商标注册在先,多个国家对此提出商标异议, 导致无法顺利注册。美国某公司将浙江某品牌管 理有限公司起诉至美国法院,双方由于意见分歧 较大,支付和解金额过高,无法达成和解协议,浙 江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最终决定为全球市场变更商标。

  四 、结语

  加强海外商标布局及抢注应对是提高企业高 质量“ 出海 ”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全球品牌形 象具有重要意义。海外商标的抢注对企业海外市 场发展、信赖商标的消费者和诚实信用的国际市 场环境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这是由于商标保护 的地域性、商标的经济价值和企业自身的商标意 识薄弱。因此,一方面企业需要采取预防海外商 标抢注的措施,提前进行海外商标布局、重点防 范国际代理商、建立海外商标监测体系;另一方 面主动应对已经发生的海外商标抢注行为,采取法律诉讼手段、和解谈判和更换商标方式化解纠纷。

  参考文献

       [1]  胡庆文.商标域外抢注现象成因及应对[D].南 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1-2 .
       [2]  李扬.我国商标抢注法律界限之重新划定[J].法商 研究,2012,29(3):76-84 .
       [3]  曹柯.商标抢注及其规制程序[J].人民司法,2011 (5):89-94 .
       [4]  王合锋,薛友飞.中国商标海外被频频抢注的原因 和应对策略——从“洋河”商标泰国抢注异议案说 起[J].中华商标,2017(6):23-25 .
       [5]  张弛.商标域外抢注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 2017:9-10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61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