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新发展理念语境下旅游管理法治环境架构要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7 09:06: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 新发展理念,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引擎。在旅游经济管理中,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理  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有效提升行业的综合实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采取“ 依法治旅、依  法兴旅 ”的措施,积极更新治理理念,优化治理机制,健全法治体系,实现旅游业的综合治理,进  而提升旅游管理水平, 塑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面加强法治保障, 提升旅游管理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旅游管理; 法治环境; 架构要素

       法治环境的构建在社会各个领域深受重视, 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 长期不断发展中,其地位逐渐上升,但同时也带 来新的问题,构建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 环境成为研究热点。在旅游业发展中,法治环境 的建设作为重要软实力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 响,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旅游管理 法治环境架构下,通过完善制度,促进重点对象 法律素养的提升,促进社会的稳定,全面构建旅 游法治环境 ,倡导绿色发展的氛围已势在必行。

       一、新发展理念概述

       新发展理念指的是:“ 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 ”。该理念就是指挥棒,为发展提供明确 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强调的就是要把绿水青山建设成 为金山银山,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1]。在新发 展理念下,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丰富的 旅游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旅游 作为“ 金山银山 ”的践行领域,在良好自然资源 的依托下发展旅游,有助于实现自然资源转变为 社会资产。绿色旅游的大力发展,让广大群众在 保护、敬畏自然的同时,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 力量。

       二、旅游管理法治环境的营造意义

       ( 一)稳定社会环境


       在旅游业发展中,法治环境的塑造能够为游 客创造优美、安全、稳定的游览环境。通过开展法治建设系统工程,在条块结合下,有效维护各大 旅游景区内社会环境的稳定。法治环境便是社会 环境,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专项考评中,将法治建 设纳入其中,并推动旅游管理法治建设常态化。 同时,结合旅游管理工作实际,坚持谁执法、谁普 法原则,在清晰的责任界定下,确定各部门的任 务,有效开展各自的工作。此外,在旅游管理中, 景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网络学法当中,坚持依 法治理,搭建法治环境,以创造更加安全、稳定 的社会环境,为游客创造一个舒心的旅游环境, 其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保障营商环境

       建设法治环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法治环境对营商环境有着极 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在良好的旅游管 理法治环境下,旅游业营商环境呈现良好态势, 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在景区旅 游管理中,经济行为必须建立在遵守国家法律法 规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为景区法治环境的创造 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可以强化景区工作人员的 市场意识,促进景区的良好发展,搭建良好的营 商环境。

\
 
       (三)提升德治环境

       首先,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制定详细的文明 旅游、游客素质教育方面的法规、规定,为更好地 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其 次,景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游客的文明素质教育,大力提倡旅游文明礼仪,有意识地在景区增设与 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使游客在生动有趣 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对游客进行生态知识、 游览规范等的教育和引导,唤醒游客的道德观念和 生态责任意识。总之,重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 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在旅游景 区内造就一种保护环境和景观、遵守游览规范的 良好氛围,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景区对其文明 行为的期待,从而能够约束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 为 ,防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

       (四 )维护合法权益

       在旅游行业,法治环境的塑造对旅游经营主 体、游客的合法权益有着积极保障作用。目前,旅 游市场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如:部分旅游经营者肆 意侵权,严重危害旅游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或一 些旅游者过度维权的情况,导致旅游经营主体和 旅游者双方无法建立充分信任的机制。对此,通 过构建良好的旅游管理法治环境,能够实现旅游 主体、客体之间的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和道德重 塑 ,进而有效维护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

       (五)促进旅游业发展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中,强调加强宏观调 控,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旅游业的发展 中,各种旅游不法行为的存在,对旅游业的发展 十分不利,若不及时纠正、处理,则会严重威胁到 和谐旅游市场的构建,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 发展。通过借助法治力量,有效塑造和谐、健康的 旅游法治环境,对旅游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积 极的推动作用。[2]

       三、旅游管理法治环境架构要素分析

       ( 一 )完善机制,以法治建设诚信体系


       良好的法治环境对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 重要保障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旅游纠纷,提 升景区管理形象和旅游品牌形象。在法治环境建 设中,应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有效促进诚 信体系建设。首先,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对旅游管 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有效整理,不断完善旅 游执法的标准,在法律层面上,对旅游市场进行 规范。同时,健全诚信旅游机制,在诚信、惩戒、 奖励等各项机制上不断完善,对旅游经营主体进 行引导,强化旅游诚信机制建设,在提高旅游服 务质量的同时,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3];其次, 对公开承诺机制加以完善,开展守法示范的活动, 引导旅游从业主体签订诚信旅游承诺书,保证其 公开、透明,在制度的约束下,确保旅游从业主体能够真正做到诚信服务、规范服务,保障旅游 品质;最后,建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为旅游业的 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并建立旅游行业 的调解组织,针对各种旅游矛盾纠纷,及时有效 地进行化解 ,尽可能预防矛盾纠纷出现。

       (二 )注重法律素养培养,筑牢诚信旅游防线

       加强针对重点对象群体的法治教育,如旅游 经营主体、管理者、导游、游客、景区内及周边居 民等人群,促进其整体法律素养的提升,为诚信 旅游奠定重要基础,从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方面,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应严格把好准入 关口,提高准入门槛,并针对现有旅游业相关群 体进行法律知识培养和考核,全面提升其法律素 养。同时,充分利用考试时机,尤其是导游资格证 考试、行政执法人员考试等,加大宣传力度以及 考核力度。针对旅游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实现 分层管理,严抓旅游管理、经营主体的法律知识 学习,并定期组织普法考试,以提高普法宣传的 效果[4]。

       另一方面,创新普法形式,营造良好的法治环 境,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新发展理念下,应深入贯 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回应广大群众对于旅游普法 工作的需求,在做好日常普法工作的同时,还应 充分利用各个时间节点,如中国旅游日、宪法日 等,在各个重大时间节点上组织开展普法活动。 通过构建普法矩阵,利用基层综合文化广场、智 慧文化广场数字媒体、在农家书屋投放法治书 籍,全方位做好普法工作,营造出浓厚良好的普 法氛围。坚持执法普法,将旅游普法工作常态化 融入文旅市场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当中,定期组织 文旅行业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加大培训力度,在 行政执法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释法说理,真正实现 执法全程普法、全员普法,提高普法的有效性,加 深人们对于法律法规的认识,提升其法律素养。 结合新媒体进行普法,充分利用微信公众视频号、 抖音、快手等新媒体阵地,以群众喜好的方式播 放法治公益宣传片,设立旅游行业普法专题,在 提升普法效力的同时,提高普法的深度[5]。此外, 还可以采取文艺普法的形式,组织文化馆创作生 动易懂的法治小故事,将旅游普法内容以小品、 故事等形式呈现出来。
 
       (三)综合治理,构建诚信旅游法治环境

       旅游市场的治理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不 仅要进行正面引导,还应严格规范要求。在旅游 管理期间,制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针对旅游经营的行为,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使其严格按照 规定执行,明确规定建设诚信体系、做到服务标 准化等内容。要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就需制定一 个廉洁高效的管理制度,维持旅游市场秩序的公 平、公正性,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在诚 信旅游、法治环境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应将 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作为重点,大力开展法律服 务活动,实现法律、社会效果的统一性。同时, 加强对旅游纠纷的治理,及时进行排查、化解, 尽早发现,尽早控制,尽早解决,尽可能在萌芽阶 段将其解决掉。在旅游案件的各个环节,如立案 分类、调解、裁决等,构建多元化解机制,并在 5A 级旅游景区内部设立旅游速裁机构,在 4A 级 旅游景区,可以在综合服务站点挂牌设立纠纷受 理点,若遇到旅游黄金时间节点,应由专门工作 人员驻守值班,还可以设立调解室,经过旅游、 司法行政部门确认、简易流程,迅速解决各种有 关旅游的纠纷问题。此外,针对旅游地区,应加 大整治力度,构建稳定的景区以及周边环境,规 范日常管理,从而为稳定和谐社会环境的构建奠 定良好基础[6]。

       (四)健全旅游执法机构,提高旅游执法能力

       旅游业涉及面比较广,并且具有综合性特点, 有的景点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受到破坏比较严 重,若不及时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则不利于促 进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大型景区可通过旅游管 理委员会健全旅游执法机构,有效协调各方执法 行为,包括旅游规范、旅游执法等管理内容。在执 法上,建设信息化旅游执法机制,对于执法结果 及时在有关信息平台上进行发布,实现信息的公 开透明性,保证信息互通。同时,提高旅游执法能 力,针对旅游景区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防范, 对于旅游行政执法当中的问题,明确如何进行裁 量,注重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与监督,规范旅 游执法程序以及办案程序,确保符合有关规定要 求[7]。此外,制定旅游执法监管机制,由执法监 督人员定期对执法主体进行检查,确保执法主体 的合法性、执法行为的合规性、执法流程的规范 性、执法文卷等材料的齐全性,在常态化监督检 查下,有效提升旅游执法能力以及旅游执法效果。

\
 
       (五 )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

       在旅游管理法治环境架构构建中,应有效推 进依法行政,促进社会法治管理水平的提升。一 方面,狠抓旅游行业有关部门领导干部、执法人 员学法、守法、用法工作,改善政务环境。同时,推行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学法、守法、用法的联系 点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其带头作用,扩大其影响 力,从而构建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形成良好的 法治氛围。针对党员干部学法、守法、用法等相关 工作,应制定完善的执法责任机制、公示机制, 并完善过错责任追究机制,优化社会依法治理的 措施,进而有效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8]。另 一方面,积极开展法治单位的创建活动,如依法 行政示范单位、法治示范景区等,有效促进旅游 行业的法治化建设进程。在开展法治城市、县 (市 )区创建活动的同时,还应开展法治示范村创 建活动,有效推动基层法治进程,为旅游管理法 治环境塑造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四 、结语

       新发展理念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法 治环境,只有依法兴旅、依法治旅,才能够保障旅 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旅游法治环境的塑造具有 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 要部分,应通过法治环境的构建、制度的完善、 多方主体的法治行为等,为法治中国建设增光添 彩。为了强化整个旅游行业的法治意识,应从规 范旅游行业各大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 的行为,提升旅游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在 旅游行业的综合治理、市场规范、执法监督、人员 法律素养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切入,不断优化旅游 行业的发展环境,规范各主体的行为,维护旅游 经营者以及旅游者等自身合法权益,打造诚信旅 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整个旅游 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环境保护的法 治路径[J].乡村科技,2021,12(16):13-14 .
       [2]  黄秋明,高青.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J].当代 旅游,2019(2):108 .
       [3]  李鑫.我国生态旅游法制建设研究[J].山西能源学 院学报,2022,35(1):70-72 .
       [4]  张戈跃,陈俊安.美国、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法治及其启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 , 37(2):78-81 .
       [5]  张帅.宁夏全域旅游法治化研究[D].银川:宁夏 大学,2021 .
       [6]  陈纪,李如霞.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旅游法 治建设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41 (2):85-92 .
       [7]  刘超.构建我国西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 研究[J].法制博览,2022(25):139-141 .
       [8]  卜杰.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法治保障 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21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13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