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微媒体时代的产物,买卖双方可以基于网络平台开展交易活动,很大程度 上提升了交易效率。微媒体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想 确保微媒体电子商务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民商法支持。基于此,本文首先 对民商法在微媒体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其次对民商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最后探讨了现阶段民商法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且就如何完善和优化民商法在 微媒体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以期为同类型工作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由于微媒体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方式便捷、交 易操作简单等特征,可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跨区 域交易需求,因此,大多数实体商家均充分认识 到线上业务发展的重要性,电子商务也成为现阶 段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目前在 我国,电子商务覆盖比较广泛,许多传统商业也在 创造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银泰百货、中友百 货、新世界百货等商家,不仅在自有官网介绍企 业信息,发布相关产品及优惠消息,而且大力发 展网上购物,为企业开辟新的营销模式。电子商 务作为一种线上销售的商业经营模式,对提升企 业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从实际情况不难看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仍处于初级阶段,针对电子商务的民商法还不完 善,大部分相关法律法规是针对传统商业所制定 的,是适应于传统商业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是针 对所购买产品的实物性、可见性而言的[2]。而电 子商务主要倚赖于互联网,互联网是虚拟存在的 事物,所以目前的民商法不能完善地解决电子商 务领域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民商法需要根据不同 的细分领域逐步完善,解决电子商务领域中产生的 实际问题、建立符合国情的电子商务基本法律框架 是民商法立法的主要任务。此外,微媒体电子商 务行业的发展无法脱离完善的法律支持,通过不断 完善和优化相关法律,可以有效强化对于电子商 务行业的监督作用,由此可见,对微媒体电子商 务行业的民商法进行完善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民商法在微媒体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性
对于民商法而言,其既是为民众个人利益提 供保护的民法,也是为商品交易规则提供保护的 商法。民商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逐渐完善,将其有效应用在商品经济中,可以很 大程度上增强经济市场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微媒 体电子商务是对传统交易模式的一种颠覆,可以 有效摆脱传统交易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这 种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商业模式有效提升了买卖 双方的交易效率[3]。然而传统的民商法无法充分 满足这种新型交易模式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 需要对民商法的内容和形式做出完善和优化,以 此更大程度上彰显线上交易过程的公平性与公正 性,进而促进微媒体电子商务领域得到更好更快 发展。
二 、民商法在微媒体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一 )交易前的应用
买卖双方需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前做出一些准 备:买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 品;卖家则需要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选择 最终开展交易活动的对象。具体而言,在电子商 务平台中,无论是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还是产品的 质量和运输方式均表现出较强的透明化特征,消 费者可综合考虑此类因素,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确 定最终的交易方[4]。而卖家需在平台上发布所要 销售的产品,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展示产品的信息和特点,以此吸引消费者。民商法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确保卖家所提供产 品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以此为消费者的权益 提供保障。
(二 )交易中应用
消费者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对同类产品进行浏 览和筛选,同时与卖家就产品的价格、发货时效 以及运输方式等做出商定,以此选出最适合自身 需求的交易对象[5]。因此,为更大程度上避免违 约情况的出现,则需确保商议过程中的信息准确 性。民商法在此方面进行应用的主要目标是规范 电商平台的交易过程,确保买卖双方所开展的交 易行为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一旦买卖双方面临 纠纷问题,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仲裁 处理 ,以此维护买卖双方的权益。
(三)合同履行与索赔
如果在交易活动结束后双方发生纠纷,则可 按照合同约定来解决问题和矛盾。通过签订合同 不仅可以对买卖双方的权益提供有效保护,同时 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规范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民 商法在此方面有明确规定,在产品运输过程中或 买家收到产品后,如果买卖双方的任一方出现了 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对方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要求其进行赔偿。
三、微媒体电子商务发展与民商法面临的困境
( 一 )民商事主体的转变
民商法对于传统交易活动中的民商事主体的行 业、经营范围、责任等做出明确规范,很大程度上 能够为市场交易的安全稳定提供有效法律监管[6]。 在微媒体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型民商事 主体应运而生,在此方面如果仍沿用传统民商法 , 则无法取得较强的应用实效。对于微媒体电子商 务而言,基于互联网开展交易活动的各个行业均属 民商事主体范畴,与传统民商事主体相比而言,不 仅不表现出实体化的交易行为,同时也不具有典型 的物理特征,要想通过传统意义上的行为、特征等 对其进行界定则存在较大难度。在这种条件下,如 果缺乏对于主体的高度明确,那么不仅无法有效确 定主体所需具备的资质,同时无法有效约束主体在 交易活动中所需承担的责任,民商法的重要价值 和功能也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传统民 商法在微媒体电子商务领域中的约束作用相对较 弱,如何增强民商法的约束性成为现阶段亟待解 决的问题。
(二 )交易的安全保障不足
与传统交易活动相比,微媒体电子商务的交易 方式出现较大变化。在传统交易中的主要支付手段为现金支付,在银行的监管支持下,可以很大程度 上保障交易的安全性。而在微媒体电商中,交易双 方通常利用各大网上银行及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进 行支付,虽然此类方式很大程度上为买卖双方提 供了便利,然而也面临着难以预知的风险问题, 例如伪造电子凭证、利用技术漏洞逐利等,买卖 双方容易遭受损失。而传统民商法对于此方面并 未做出明确规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过程中 的风险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和约束无法落 到实处[7]。
(三 )电商犯罪防范难度大
虽然微媒体电商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 的便利,然而由于买卖双方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开 展交易活动,这便给部分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足够的证据才可以将犯罪嫌疑 人“ 绳之以法 ”。传统民商法对市场经济中的一 系列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对应的处理和惩罚举措予 以明确,但在电商交易方面却并未发挥充足的作 用[8]。这主要是由于电商交易过程中一般只有虚 拟凭证,将其作为证据虽可以一定程度上对欺诈 或违规行为进行证实,然而传统民商法并未对其 判定条件予以明确规定,致使在处理电商交易活 动中违法犯罪行为时 ,缺乏充分的法律约束。
(四 )电商交易纠纷难以仲裁
随着使用电商平台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大量 的电商交易中买卖双方容易发生问题纠纷。在传统 交易模式中买卖双方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开展沟通 和交流,买方也可根据经验对产品实体进行判断; 而电商交易中买卖双方仅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很 可能会出现交流障碍的情况,买方也无法对产品 实体做出有效评估。民商法中对于传统交易模式 中的问题纠纷有明确规定,对其进行处理和裁决 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很大程度上为买卖双方的 利益提供了良好保障[9]。而传统民商法对于数字 资源等方面并未予以明确规定,致使相关部门在 应用民商法解决电商纠纷时缺乏足够的弹性。对 于交易权利受到侵犯的一方,传统民商法还会提 供相应的救助,但在电商交易方面却并未就此给 出明确的救助措施。
四 、微媒体电子商务领域有关民商法的完善 策略
( 一)确立新型民商事主体的法律地位
民商法必须跟上微媒体电商发展的脚步,从 实际出发积极做出全方位的完善与优化。微媒体 电商中的新型民商事主体主要指活跃于电商平台 的买卖双方,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均与传统交易主体存在显著差别。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 买卖双方发生纠纷时,如果法律规范无法对这种 新型民商事主体予以明确,那么便会致使仲裁缺 乏足够的依据。因此,民商法要从实际出发将新 型主体纳入调节范围,并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 为买卖双方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提供支持。与 此同时,贸易活动主体在电商平台录入产品时需 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以此推动电子身份法律平台 建设,进而确保微媒体电商活动能够受到法律 的有效监管,进一步提升电商活动的合法性、合 规性。
(二)积极完善电子商务中的救济制度
在对民商法进行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在关 注防范、惩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还要充分考 虑帮助权利遭受侵犯的主体减少实际损失,即通 过完善救济制度来推动微媒体电子商务生态环境 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结合电商发展情况设置 专门的救济机构,以此安抚和救助在电商活动中 权利被侵犯的贸易主体。具体而言,如果在电商 贸易活动中民商事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可根据 实际情况向救济机构提出申请,救济机构结合实 际需求做出相应处理,以此避免民商事主体的意 外损失。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是,要加强对于救 济金申请、审批、发放等全过程监管,确保每笔资 金均能够发挥其预期作用。
(三)合理借鉴和应用国际通行规则
随着跨境电商的日渐活跃和不断发展,有效 推动了我国电商贸易的发展。因此,民商法要与国 际电商通行规则兼容并行,为电商全球化发展创造 更有利的条件。例如,支付安全作为电商贸易过程 中各主体最为关注的话题,世贸组织已就此给出 较为明确的规范,我国在对民商法进行完善时可 以对此类国际规则进行借鉴和参考,以此明确数 字现金流通和监督等相关规定,确保电商交易主 体可以高度认知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与此同时, 联合国贸法会所提出的法律自洽原则中指出,交 易主体拥有通过协商共同制定合同的权利。因此, 在完善民商法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和参考这一原 则,以此在确保民商法实效的基础上彰显法律的 弹性。例如,相关部门要确保电商交易主体拥有 进行 CA 机构数字证书认证的权利,同时允许交 易双方通过协商制定具体的交易规则。
(四)进一步完善各重要细节制度
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微媒体电商快速便捷交易 的特性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民商法需要从实际 出发,积极完善对于此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民商法需要高度结合互联网环境特征对相关制度进行 完善,例如,微媒体电商交易电子合同在签订时 容易发生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民商法要 对此方面予以高度关注,并要求电商平台对此做 出更加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电商交易活动可 能受到黑客攻击的威胁以及系统漏洞的风险等, 民商法也要充分考虑此方面的问题,以此为买卖 双方的利益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此外,民商法 要建立电商平台搭建者的强制责任制度,要求平 台搭建者要明确自身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责任。 平台搭建者在对加盟的商家开展资格审核时,要本 着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提升对商家的认 定标准,对于不满足认定标准的一律不予签约。此 外,建立健全平台搭建者的赔偿补偿机制,如果 消费者权益在平台交易中受到了侵害,不论是平 台自身问题还是平台所认定的商家问题,消费者 均可以从平台搭建者处获取赔偿。
综上所述,推动微媒体电子商务健康稳定发 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而微 媒体电子商务的发展无法脱离民商法的支持,在 优化和完善民商法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多方面考虑。一是要明确电商贸易活动中新型民 商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以此为更好更快解决电商 交易纠纷提供依据;二是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救济 制度做出完善,为电商交易主体的权利提供良好 保障;三是科学借鉴和参考国际通行规则;四是把 握互联网环境特征,严厉打击电商贸易中的违法 犯罪行为,以此为微媒体电商的健康稳定发展提 供良好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启明.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民商法创新的阐 述[J].法制博览,2023(10):43-45 .
[2] 张雨.民商法应用于电商行业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J].法制博览,2023(7):94-96 .
[3] 牟春霖.民商法对互联网食品商务交易过程中的保 护[J].核农学报,2022.36(11):2325-2326 .
[4] 黄金鑫.民商法对交易安全的权益保护[J].法制博 览,2022(27):40-42 .
[5] 熊世坤.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民商法的应用与创新 [J].法制与社会,2021(24):187-188 .
[6] 孙志刚.民商法视角下消费者信息权保护的对策分 析[J].法制与社会,2021(16):34-35 .
[7] 叶红耘.民商法交易安全具体保护研究探讨[J].法 制与社会,2020(29):183-184 .
[8] 魏晓楠.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探究[J].山 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3(3):50-52 .
[9] 刘艺.民商法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法 制与社会,2020(10):23-24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