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手印与性别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4 13:40: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手,是人类将智慧转换为表现形式最重要的器官工具,灵长类动物手部特征千变万化, 尤其是人类手印,更具有特异性,故手印已经成为确定犯罪、抓获罪犯的一项重要证据,这是犯罪 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指纹具有因人而异、终身不变、有触痕的特点。科学、正确地对指纹 进行分析鉴定,对开展查处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但是,警力不足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很普 遍,提高指纹识别速度对于案件的侦查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查阅书籍资料后发现,男女手 印因生理和社会原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其形态特征包括指尖形状、指尖缺损、手指曲率最小、手 腕内外三角、对称性等也不同。手掌和指纹的线密度、比例、高度与手掌长度的比例、图案类型、 每只手的长度、手掌图案形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可知,对男性、女性手印的确定,能 大大提高办案效率, 从性别特征中排除非嫌疑对象, 意义重大。

  许多追踪专家都使用现场脚印来确定犯罪 嫌疑人的身高。该方法是利用现场测量的足迹数 据,通过转换公式来计算嫌疑人的身高。但是这 种方法计算时间比较长,人工计算的误差大,在 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略使用指纹测量身高的方 法。为了给刑侦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研 究工具,本文采用大量的样本、测量方法和科学 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指纹与被鉴定人性 别规律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制作 指纹来推断性别。案例研究的准备步骤如下:第 一步是收集样本。为保证研究成果的代表性,本 文搜集了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1 月份在某鉴定 中心进行鉴定时,按压掌印的图片样材,在已知 被鉴定人性别的前提下,对 450 余份检材进行分 析、分类、测量、记录,然后将采集的数据进行 对比。通过对比,和本文预先标记的性别进行验 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科学的 统计分析,发现了性别和掌印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

  一 、手印概述

  当今,指纹的应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 现代化、自动化的时代。纵观手印的使用历史,可以有条件地分为三个阶段:研究时期、科学时期、 现代化和自动化时期。

  指纹是由人的手指块上的凹痕皮肤形成的图 案,可以增加手接触物体时的摩擦力,使其更容 易抓握 。它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手印主要是指手掌表面的皮肤纹路。包括乳 突、弯曲褶皱、皱纹、鳞屑和外伤后的瘢痕。手印 的形状和特征将为个人身份识别提供准确依据, 使手印成为重要的 “ 第一证据 ”[1]。手印的形状 和特征包括手的形状和结构,以及皮肤的花纹。 手指的形状和结构包括,手指的形状分类:尖形手 指、圆锥形手指、方形手指、匙形手指。根据手指 形状和指甲形状进行分类。手指形状不是一成不 变的,也可能因为后天劳作或心肺疾病(杵状指) 而变化。尖指:从手背看指甲的形状,指根粗,指 尖细;锥形指:掌指根部手指关节较粗,然后逐渐 变细,在指尖形成类似圆锥形状;方指:手指呈方 形,指根和手指几乎等宽;匙形手指:指端末节粗 大,多见于后天长期缺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所致的杵状指。

  正常情况下,手有五个手指,由桡侧至尺侧依次是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双手共 有指间关节 18 个,掌指关节 10 个,即手掌手指连 接处,其中拇指只有 1 个指间关节,其余四指均 有两个指间关节;手指的三维形状多为圆柱形,指 尖稍细,指根稍粗,指根粗细和指尖大部分无规 律系数。五指中拇指最粗,呈椭圆圆柱状,食指居 中粗细呈圆柱状,中指粗细居中,也呈圆柱状。在 手指之间,中指最长,无名指在第二位,食指在第 三位。也有少数食指高于无名指的情况。小指虽 然明显低于无名指,但与无名指的末节指间关节 同高。

  手掌形状和结构包括解剖结构、外部形状、手 掌表面形状和手掌边缘形状。手掌的外轮廓近似 矩形或正方形。手印包括乳突图案、褶皱、皱纹、 疤痕、脱皮和汗孔。皮肤组织结构在手掌表面有 规律地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凸线称为乳突线[2]。乳 突图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很强,是指纹注册和指纹 识别中最重要的特征;附着在手指和手掌关节某 些部位的粗而明显的凹槽(在胚胎阶段形成)称 为“ 屈曲褶皱 ”。褶皱的专一性和稳定性在印刷 品中的反光较差;由于皮肤松弛和拥挤作用而形 成的细小而表面的凹槽称为“ 皱纹 ”,其在印花 中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反射性比在褶皱中差;皮肤 的受伤部分,由于新结缔组织的繁殖、增加和填 充,使皮肤表面的增生称为“ 瘢痕 ”;由于挤压、 强烈摩擦或病理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角质层局部剥 落称为“ 脱皮 ”。

  二、男女手印形态特征的分析

  根据性别不同,本文对某鉴定中心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0 月间,来某鉴定中心进行伤残评 定、伤情评定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 120 例指纹、 手印、足印,系鉴定过程中被鉴定人、被鉴定人家 属或代理人的指纹,初步进行了性别标记,遮盖 性别标记后通过压印掌纹开始研究,发现男女手 印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由于掌纹面积大,手 指根部、桡侧、尺侧、掌心和手腕三角不在同一水 平面,所以压印掌纹的体现形式不同于指纹。从 此 120 例手印中随机抽取两份图片,下图 1 所示 女性手印样本的关节比图 2 所示男性手印样本更 薄。样本比男性手印样本更小,皱纹更少。通过采集同一年龄段、不同生长区间的男女手印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和统计,确定具体可靠的特征。 包括分析男女手印的形态特征;男性和女性手印 的线密度分析;男女手印掌总长、掌长、掌宽分布 分析,手印长宽比分布分析,指纹纹路分析,花样 类型等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手印的性别是男是女。
\

  研究中发现以下规律:1 .当手腕三角形内外 高差为 9mm 时,留手印的概率男性为 0 ,女性为 100%;2 .男性的指纹密度通常低于女性。中心 点横向 1 厘米以内,21 行以下为男性指纹,24 行 以上为女性指纹;3.男性手的总长度大于女性。 全长 18.9 厘米以上的掌纹多为男性所留,而总长 度小于 16.0 厘米的掌纹多为女性所留;4 .男性 手掌总长比女性长。掌纹大于 10.5 厘米的多为男 性留下的,小于 8 厘米的掌纹多为女性留下的; 5.男性手掌的总宽度大于女性的手掌宽度。掌宽 大于 7.5 厘米的手掌多是男性所留,掌宽小于 6.0 厘米的多为女性所留;6 .当整只手的纵横比为 2.00 ~ 2.10 时,手印保持男性的概率为零,手印 保持女性的概率为 100%。

  通过上述规律,能将预先找出的 120 张掌印 进行挑选,如同初步标记的结果,男性、女性掌印被完全区分开。

  三、用手印推断性别测算尺的设计

  ( 一)数据的确定

  定义数据是标尺测量的关键,因此,在确定这 些数据时,要根据上一步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 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每一个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和确定。

  (二)使用方法

  首先,要仔细观察印迹的具体位置,准确判 断手印的类型是否有造成手印长度异常变化的因 素(病变、瘢痕所致),是否有变形等。精确定义 微量测量,在测量转换中对测量结果进行适当的 添加和缩写;其次,用尺子顶部的刻度尺测量轨 道长度,根据到位轨道的类型,在尺子的左端找 到对应的轨道名称,可以得到高度的参考号,在 包含曲线名称和轨迹比例的列的交点处。水平差 (水平差是指相邻两个厘米刻度的高度值之差), 那么留下标记的人的性别 = 手掌的底数 + 尺子刻 度的小数部分 x 水平差。结果的变换可以通过计 算得到。尺子正反面结构相同,测量和使用方法 相同;最后,对于没有完全反映在场景中的手印,计算时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三)分析手印

  由于本研究在测量手印全长时以中指为定 点,如果中指上半部分没有完全反映或者由于外 伤中指缺损,或只有食指甚至食指也不完整,该 如何分析?原来,中指平均比食指长 1 厘米,从中 指和食指的中心到指尖的长度也是 1 厘米左右。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比较,中指长度 = 中指根部 到图片中心 +1= 食指长度 +1= 食指从根部到图中 心 +2 。因此,可以据此计算出留下标记人的性别类型。

  四 、案例分析

  2019 年 12 月 4 日,经某劳动仲裁公司委托, 某鉴定中心受理了被鉴定人张某芳(女性 )的伤 残等级评定。鉴定时间预约在 2019 年 12 月 9 日 进行,届时,被鉴定人、代理律师、被鉴定人家 属到鉴定现场,笔者所在鉴定中心工作人员按照 工作流程对被鉴定人进行体格检查、记录、拍照 等。鉴定意见书出具后被鉴定人否认参加了鉴定 过程,同时也否认了鉴定意见书的准确性。本文 调取了鉴定过程实时记录发现,被鉴定人、代理 律师和被鉴定人家属均留有指纹,为此,经某劳 动仲裁公司认可,同意某鉴定中心对被鉴定人指 纹进行分析,并同被鉴定人指纹标准留样进行对 比,经对比发现指纹中心及周边纹路完好,纹路 细密,距中心 1 厘米处有 23 条乳突纹指向右,向上不超过 1 厘米,共有 27 条线,从中心点到右侧和指尖方向的厘米范围内的线数超过平均值。 结合现场和指纹区域的大小,判断指纹应该是女 性,而当天在鉴定实时记录上签名、按压指纹的 仅此 1 名女性,结合当初进入查体室的视频,认定 鉴定实时记录上的指纹为张某芳所留,与当场识别为同一指纹(见图 3 、图 4)。
\

  确定指纹归属者的性别,现场的指纹必须符 合以下要求:剩余指纹必须有中心线,大小和面积 必须在右侧和指尖 1 厘米以上。面积越大,测量范 围越大,识别精度越高。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就 失去了判断性别的前提。此外,还需要对纹路厚 度、纹路磨损特性、形状大小、比例、花纹形状、 指纹位置等进行充分匹配来确定。在本纠纷案例 中,性别认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化解纠纷矛盾 提供了有力依据,首先利用线条的密度来判断性 别是否与女性身份相匹配,从而结合进入查体室的录像 ,最终确定为张某芳。
\

  五、对判断男女手印分析的展望

  本文对男女手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征和意 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一些可以直接决定 所留下手印性别的特征。进一步检查掌纹将允许 以更标准化和更快的方式识别掌纹。手印展现出 后,如果能第一时间判断出手印的性别,将大大节 省人力物力,减少调查量,争取尽快破案的时间,用于现代刑事案件的侦破和社会纠纷的化解。

  参考文献

  [1] 赵向欣.中华指纹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8 .
  [2] 刘持平.指纹的奥秘[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9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67007.html
本文标签: 手印 ,性别 ,规律 ,鉴定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