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受侵害问题及保护路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2:01: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平台经济下,外卖以及网约车等平台快速发展,平台经济逐渐繁荣,实现了快速发展, 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2020 年,共享经济服务为 8400 万人提 供就业岗位。2022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灵活就业群体拥有的就业服务比较完善,对 相关保障政策进行改进,采取试点方式对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道路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文 结合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网络平台灵活就业 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现实困境,并进一步从健全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劳动权益救济机制、强 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优化劳动权益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 护的路径选择,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业态,平台经济,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

  一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概述

  ( 一 )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内涵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企业与灵活就业人 员之间的劳动关系是指企业为灵活就业人员提 供的工作机会,灵活就业人员为企业提供的劳动 力,以及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关系 [1] 。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是一 种新型的劳动关系。与传统的雇佣关系不同,网 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而企业也更倾向于使用外部劳动力,形成一种新 型的雇佣模式。

  第二,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具有 双向选择性。网络平台企业可以在灵活就业人员 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员工,而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这种双向选择性使得 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具有更高的灵活 性和自由性。

  第三,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权 利和义务关系比较复杂。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之间 不仅涉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还涉及工作内容、 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因 此,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维护和保 护需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来加以保障。

  ( 二 )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 动关系的特征

  第一,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劳 动形态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劳动关系主要是以雇 佣为主,而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则包 括自由职业、兼职、短期合同、远程办公等多种形 式,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劳 动报酬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劳动报酬主要是 以固定工资为主,而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劳 动报酬方式包括提成、奖金、小时工资、项目报酬 等多种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第三,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劳 动保障机制相对较弱。传统的雇佣关系有着相对 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而网络平 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机制相对较弱,主要 依靠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政府部门的监管。


\

 
  二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 动权益保护的现实困境

  ( 一 )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模糊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然 而,在新业态背景下,由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多样 化和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变得 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灵活就业形式多样,劳动关系的认定 标准不同。例如,自由职业者、兼职者、短期合同 工、远程办公者等,其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不同, 导致难以确定其是否享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平台企业与灵活就业人员之间的劳动 关系复杂,难以确定。平台企业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形式多样,包括指导、监督、评估等,但 这些行为并不一定构成劳动关系。这就需要对行 为的性质、频率、时长、报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 量 ,才能判断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第三,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 据。当前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尚未对灵活就业形 态进行规定,缺乏明确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这 给劳动关系的认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难度。

  ( 二 ) 劳动者身份认定困难

  第一,劳动性质不清晰。由于现代劳动市场的 多样化和非正式化的趋势,劳动性质不够清晰。 一些工作可能会被认为是自由职业或代理人员,但 实际上是尝试逃避用人单位的合法责任。例如,在 网上兼职中,有许多企业使用“ 自由职业者 ”或 “ 代理人员 ”的身份来规避雇佣法律的规定,致使 劳动者无法获得应有的保护。

  第二,劳动关系复杂。现代经济环境下,劳动 者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工作经历。一些劳动者 可能会同时从事多项工作,而且每项工作的劳动 关系都不相同。这使认定劳动者身份变得更加困 难并且容易引发争议。例如,在一个人同时间段 内同时从事两个兼职的情况下,交通安全事故的 赔偿责任将变得十分复杂。

  第三,劳动者的知识程度不同。在许多情况

  下,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技能水平与身份 认证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使得一些雇主在使用 劳动力时有意将劳动者置于不同的工作行业中, 以便获得更低的成本优势。例如,在一些加工型 企业中,雇主会安排熟练的技术劳动者填写非 技术工种的工作合同,为员工与企业间的劳动关 系的确定带来困难。

  ( 三 ) 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不规范

  劳动报酬是员工为企业所做出的劳动所得到 的回报,在现代企业中是必须完善的一项制度。 但是有些企业在支付劳动报酬的时候并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企业会将劳动报酬和其他费用混 杂在一起,导致报酬支付混乱,难以管理 [2] 。例 如,一个员工的底薪为 2000 元,其中还包括了部 分出差补贴和通讯费,这样就会使企业付出的费 用与员工的实际劳动贡献不相符合,影响员工的 积极性和工作状态。

  第二,在有些企业中,劳动报酬支付周期不 规范,甚至存在拖欠、克扣工资等情况。这样会 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员工的财务压力甚 至给企业造成赔偿责任。例如,员工带病坚持工 作超时加班,但企业仍然不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加 班费,导致员工心理压力增加,对工作也失去了 热情。

  第三,还有一些企业在报酬支付方面存在不 明确、不公正的问题。比如有些企业经常更改员 工的薪资标准、评定标准,导致员工难以预测自己的收入。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会存在薪酬在性 别、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会严重影响员 工的积极性和士气。

  ( 四 )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健全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健全是指在劳动争议处 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制无法充分发 挥作用,导致劳动争议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主要 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些领域和行业, 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难以形 成,导致劳动争议难以得到解决。例如,在某些新 兴行业中,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于劳动争 议的处理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知识产权、劳 动关系等领域。

  第二,仲裁机构不公正。在一些地区和行业, 由于仲裁机构的不公正,导致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无法正常运转,劳动者无法获得公正的裁决。例 如,在某些地区,仲裁机构可能会受到一些地方 政府或用人单位的影响,导致裁决偏向一方,从 而使得另一方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三,程序不规范。在一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中,程序不规范也是导致机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之一。由于程序不规范,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可 能存在一些漏洞和瑕疵,从而导致劳动争议无法 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如果劳动争 议处理程序不规范,可能会导致一些劳动者的权 益无法得到保障。


\

 
  三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 动权益保护的路径选择

  ( 一 ) 健全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 护机制

  第一,加强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合同 的签订和执行。网络平台公司应当与灵活就业人 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 工资待遇等内容。同时,要求网络平台公司依法 履行劳动合同,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 例如,某网络平台公司与外卖骑手签订劳动合同, 明确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保障骑手的劳动 权益。

  第二,建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 制度。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应当享有社会保障 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网络平台公司应 当依法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 其合法权益。例如,某网络平台公司为其骑手缴 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给予骑手基 本的社会保障。

  第三,建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维权机制。 网络平台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 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纠纷 [3] 。同时, 灵活就业人员也应当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妥善 处理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例如,某网络平台 公司建立了在线投诉处理平台,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及时反映问题 ,及时解决纠纷。

  ( 二 ) 完善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救 济机制

  随着“ 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上灵 活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灵活就业的劳动 权益保护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建立起 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救济机制。

  第一,需要建立健全网络平台的收入透明度 制度。由于灵活就业特点是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劳 动时间有直接联系,如何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就成 为一个重要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开始 向公众披露信息,建立收入透明度制度可以让灵 活就业人员及时获得应得的收益,这也是保护劳 动权益的第一步。

  第二,需要加强网络平台人员的法律救济渠 道。如今,已有多家网约车公司推出了类似的保 障政策,例如为驾乘人员购买身体保险和车险。 除此之外,建立相应的法律救济机制和网络平台 纠纷的仲裁机构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 地促进网络平台运营者和灵活就业人员之间的信 任 ,同时也可以赋予灵活就业人员更多的保障。

  第三,建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 制度。为了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需要建立 健全的权益保护机制。同时,可以建立灵活就业 人员组织或工会,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维权和 服务。

  ( 三 ) 强化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争议处 理机制

  随着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 劳动争议的发生也日益增多。为了健全网络平台 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其合法权 益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加强网络平台公司的责任意识。网络平 台公司应当依法履行自身的管理和监管职责,保 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例如,网络平台公 司应当对外卖骑手进行实名认证,对其进行背景 调查 ,确保骑手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

  第二,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网络平台公司 应当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 供咨询、调解等服务。同时,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 当具备公正、独立、中立的特点,确保灵活就业人 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例如,淘宝成立了 劳动争议解决专项工作组,专门处理淘宝平台灵 活就业人员的劳动争议,为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 员提供了专业的劳动争议解决服务。

  第三,建立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网络平台公司 应当加强与灵活就业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灵活 就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 同时,要求网络平台公司依法履行劳动争议解决 程序,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例如,网络 平台公司与骑手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双 方在劳动争议解决方面的程序和方式,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 四 ) 优化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监 管机制

  随着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 如何健全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的监管 机制 ,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强化监管机构的职能。政府部门应当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例 如,政府成立网络平台服务监管局,负责对网络平 台公司的资质审核、经营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 进行监管。

  第二,完善网络平台公司的监管制度。网络平 台公司应当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确保灵 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4] 。例如,网络 平台公司建立严格的骑手考核制度,对骑手的业 绩、评价、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对优秀骑 手进行奖励。

  第三,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监督和保护。政 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监 督和保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 情况。例如,成立灵活就业人员维权服务中心,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劳动权益保护等 服务。

  四 、结语

  新业态背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 权益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理论探讨为基础, 通过分析新业态背景下劳动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剖 析了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现实 困境,深入探讨了保护路径的选择。在实践中, 应该健全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机 制,强化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救济、 争议处理和监管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 也要通过加强劳动权益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增强所有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大 家共同维护劳动权益的良好氛围。在新业态的背 景下,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是 一个全新的课题,其解决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工 会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协同配合。只有这样才 能真正实现网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 护 ,推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燕斌.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 (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96-300.

  [2] 王阳,朱计翰.共享经济背景下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的适用困境与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2.36(3):15-19.

  [3] 胡杰.平台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对传统劳动关系认定的挑战—— 以外卖平台为例[J].太原城市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190-192.

  [4] 王秀春.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思考 [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2(3):5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667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