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民法典》侵权责任视角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对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4:29: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以两所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 的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高校教师要通过讲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以及普及法律知 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开设带有环保法律知识的环保课程;开设专业相关的法律课 程,促使大学生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主题班会要增强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 权益的意识。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和对策来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高 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并举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法律,侵权责任

  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建设对我国的发展 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 研究经历了兴起、整合、深化三个发展阶段 [1] 。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关系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且在《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等思政课程中有 重要的章节是关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而且民众 法治观念的认同对于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具有重 要意义 [2] ,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有重要的理论研 究意义,对于本课题研究与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价 值地位。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 》( 以下简称《 民法典》), 增加的新内 容更加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大学生的生 活、学习息息相关,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我国法治建设等都有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大 学生的法治素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且研究 的可挖性 ,空间性比较强。

  一、《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概述

  侵权责任是《民法典》的重要法律内容之一 [3] , 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 民法典 》第七 编。《 民法典 》中规定的侵权责任包括了一般规 定、损害赔偿、环境污染和破坏责任、高度危险责 任等十个章节的法律内容 [4] 。《 民法典 · 侵权责 任编 》继承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已 废止,以下简称原《 民法总则》) 的相关规定,具 有中国本土特色、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 民法典 》在体系构造上更加注重规范设 置的科学性和体系定位的多重性;第二,《 民法典 》在规范设置上更加具有全面性与合理性,每 一章的法律条文具体规定中分为总则和分则,每 一法律条文下增加了理解与适用,内容更加细致 化,可查阅性、可参考性比较强,为实际的案件审 理提供了裁判的依据,为民众提供了行为引导; 第三,《 民法典 》对有关侵权责任的内容有了较 为鲜明的完善,针对“减轻责任 ”和“不承担责 任 ”两方面实施了“两分化设置 ”[5];第四,《 民 法典 》侵权责任赔偿损害规定坚持了惩罚性的赔 偿,同时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计算 方式。在《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第二章损害赔 偿中做了具体的规定,层次更加分明,例如《 民 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 损害的,造成残疾的,造成死亡的分别有不同的 赔偿规定。同时规定了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 产损失的赔偿计算方式、财产损失的计算,以及 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为法律案件处理提供了依 据。第五,《 民法典 》对高度危险责任的规定更 加明确也更加完善,从源头唤醒人民对环境的重 视,而且对环境责任的认定增加了生态破坏的影 响,例如,在《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规定了 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 围 [6];第六,《 民法典 》完善了饲养动物造成人身 损害的赔偿规则,对专业饲养动物的单位,应尽 到更高层次的保护,实行了举证责任倒置使得受 害人获得更有力的保护,且被侵害人追偿的途径 和方式也增加了 [7];第七,《 民法典 》规定了饲养 动物应负的社会责任,而且对高空抛物有了新的 规范和新的界定,一是明令禁止高空抛物,二是 增加了受害人的追责范围,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 权益。


\

 
  二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 缺乏法律责任意识

  有些大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缺乏,对我国的 法律体系和《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与大学生 自身的合法权益相关法律条款内容不了解。

  ( 二 ) 缺乏环保法律知识

  少部分的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环保法律知识, 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依法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

  ( 三 ) 难以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位

  有些大学生难以将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到底 归谁承担 ) 落实到位,而这些法律责任的归属问题往往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

  ( 四 )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足

  有部分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足, 对于《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的相关法律条 文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自身的维权意识是比较 低的。


\

 
  三、对策

  ( 一 ) 讲解法律体系构成,向大学生普及宪法、 民法法律知识

  高校教师要把我国的法律体系向大学生进 行讲解,增强大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的认知,提 升大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 包括: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 规章、地方性政府规章等,同时高校教师要教育 大学生积极学习学生手册,促进学生不仅要遵守 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要遵守校园的 相关规定,做一位文明的大学生,促使自己顺利 完成学业,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位守法的 好公民,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教育中应该通过多种多样 的活动形式普及宪法、民法法律知识。如通过法 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法律图片校园展 等活动形式,来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以 下简称《宪法》)《 民法典 》等与大学生学习、生 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使他们了解《 民 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的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 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共同侵权,危及他人人身、 财产安全的责任承担方式,共同危险行为,高空 抛物坠落物致害责任,遗弃逃逸动物损害责任,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侵权责任,遗失抛弃高度危 险物致害的侵权责任,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 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等法律条款内容,来提 升大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高校教师要结合《 民 法典 》中规定的遗弃、逃逸动物损害责任和饲养 动物应负的社会责任,来教育大学生们禁止在宿 舍养任何动物,因为动物身上有很多的病菌容易 造成交叉感染,且有些动物是危险生物,特别是 为了校园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的需要,更加要注 意好宿舍的环境,保持宿舍干净卫生整洁,而且 要勤用酒精溶液或者是消毒液做好宿舍的消毒处 理,宿舍就是用来休息的,保障好各位同学的生命安全健康是最为重要的。同时高校教师要结合 《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高空抛物、坠落物致害 责任的条款内容,来教育大学生们禁止从高空中 抛物,否则会给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 响与危害。高校教师要善于应用《宪法》《 民法 典 》的相关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来教育广大高校 大学生们遵守法律法规,一旦触犯了相应的法律 底线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 大部分都已经年满 18 周岁,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人 ); 同时要引导广大的高校大学生们要把自己 的主要心思放在学习上,按时上课,在学校内禁 止饮酒、骂人、打架斗殴、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者 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做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 二 ) 开设囊括环保法律知识的环保课程,促 使大学生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环保课程,高校教师在 教授环保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加入环保法律知识, 高校教师要结合《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相关条款内容,来教育高 校的大学生们要学会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破坏环境也要承担相关法律责 任。高校环保课程教师要教育大学生们认识到如 果自己因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他人损 害的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环保课程教师可以 通过视频展示每天学校内产生的外卖垃圾和快递 垃圾是非常多的,这些垃圾对于校园环境的影响 是巨大的,美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促进我们的学习 和健康成长,每一位同学一定要爱护好我们生活 的校园环境,对于外卖和快递非必要可以少买一 些,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同时教育 大学生们在食堂就餐的过程中要文明就餐,光盘 行动,做好相互监督。电子垃圾对环境产生的危 害性也是不小的,电子垃圾里面有着很多有害的 物质存在,处理不当对环境和人类子孙后代的影 响是很深的,高校环保课程的教师要引导高校的 大学生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要更新换代太快, 在同学之间倡导手机等电子产品是方便你的学习 和生活的,而不是用来攀比的,大学生们比的应 该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环保课程教师也要引 用《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遗失、抛弃高度危 险物致害的侵权责任条款内容,来引导大学生们 认识到对于高度危险的物品要做好妥善处理,或者请专业的人士处理,绝对不能将高度危险的物 品随意地抛弃到环境之中。

  ( 三 ) 开设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促使大学生 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位

  在高校中开设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来促使大 学生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位。这些法律课程是与大 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大学生们在学习专 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知 识,对于相关法律规范的认知、法治思维方式的 培养,对促使大学生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位,以及 坚定大学生的法治信仰都是十分有利的。高校应 该重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发展壮大专业法 律教师队伍和构建良好校园法治教育环境,并形 成合力,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开辟道路 [8] 。当代国 家越来越重视法律问题,而依法治国的提出意味 着现有的高等院校法治教育也必须要得到重视, 教师要明确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合法地 使用权利以及履行义务 [9] 。法律课程的教师可以 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司法案例,特别是与大学生相 关的司法案件,应用法律审判案件的模拟来增强 大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法律课程的教师也可 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供学生学习,以 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往往会 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教师 应当引导广大的大学生对于法律责任的归属问题 一定要搞清楚,例如:《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 公共场所或道路施工致害责任和凿井等地下设施 致害责任条款;大学生们要知道《 民法典 · 侵权 责任编 》中的自甘风险条款,如果自愿参加具有 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一旦发生危险责任自负 [10] (但其他人员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 除外 )。 同时引导大学生们知道《 民法典 · 侵权 责任编 》中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无过 错责任的条款的内容。高校教师要教育广大的大 学生们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社会主义 的法治理念,深入开展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法律课程的教师要教育大学生们除了要有法 律规范的理性认识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外,还 要有坚定的法治信仰,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变成 行动的指南。在我国的法治国家建设中,新时代 大学生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增 长,对参与法治建设的愿望更加强烈 [11] ,因此需要每一位公民共同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指 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 四 ) 通过思政课程和主题班会,增强大学生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思政课程和主题班会往往是大学生掌握必要 的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与大学生们学习、 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主要活动,同时也是思政教育 的主要渠道。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成 长成才最直接的影响人,所以思政课程和辅导员 主题班会要加入必要的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 知识,特别是《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与大学 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款来提升广大的大学生对于 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意识。每一学期法律相关的 主题班会不能少于三次,主题班会是面向全体学 生进行的,对广大的大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对于《 民法典 · 侵权责任编 》中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款,辅导员都可以加入主题班会的内 容。大学生经常生活、学习的场所就是教室、宿 舍、食堂、操场、图书馆等,所以辅导员可以选 择操场、教室、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与大学 生的活动场所相关的案例以及法律条文来进行讲 解,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促使大学生们理解相关 规定,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同时辅导员不能忽视 刚刚走向实习岗位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 找工作方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也不能忽 视,在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不仅要引导他 们怎样做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要教育他们 要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知道《 民法 典 · 侵权责任编 》中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条款的主要内容 [12] 。辅导 员和就业指导老师要劝导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 位后要及时与用人单位签署相应的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高校在开展思政课时也要有计 划地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使得学生思政课学习的 同时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治素养 [13] 。思政课程 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 这个根本问题 [14] 。思政课程能够促使大学生们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政课程的 教师在讲解法律基础知识中,也要结合与大学生 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来 进行讲解,提升大学生们学习法律的兴趣,增强大学生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四 、结语

  高校教师要通过讲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以 及普及宪法、民法相关法律知识来提升高校大学 生的法律责任意识;开设环保课程并且加入环保 法律知识相关内容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环保 法律知识;开设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促使大学生 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位,增强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思 政课程和主题班会要加入必要的与大学生学习、 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和 措施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一些问题, 促进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我国《宪法》《 民法典 》 等相关法律条款内容的认识,提升他们对于法律 规范的认知,以及正确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促 使他们德、智、体、美、劳五位并举全面发展,促 进广大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以及法 治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彦波.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历程特点与改进[J].法制博览,2022(8):18-20.

  [2] 李丽昕.大学生法治教育生活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1):44-47.

  [3] 牛瑞峰.民事诉讼证明负担减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1-68.

  [4] 岳红强,王莉.《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回应社会需求彰显公平正义[N].河南法制报,2020-06-01 (16).

  [5] 罗芳香.《民法典》中侵权责任规范的新发展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2.38(2):30-32.

  [6] 王成国.《民法典》体现的绿色发展理念[N].学习时报,2020-10-14(A2).

  [7] 温帅.民法典中侵权责任规范的发展研究[J].法制博览,2021(2):53-54.

  [8] 王志鑫.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41):44-46.

  [9] 张国欣.依法治国视域下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1(24):148-149.

  [10] 庆胜.解读民法典中的“自甘风险”[N].呼和浩特日报,2021-04-23(RB5).

  [11] 庄超,陈凤.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重构路径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71-74.

  [12] 王文然.劳务派遣制度中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连带责任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8.

  [13] 孙一阳.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研究[J].法治与社会,2021(1):54-55.

  [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657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