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4 09:21: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如今,在市场经济活跃的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稳 定、和谐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走私犯罪的研究,积极开展相应的预测 和控制措施,从而能够保证国家和谐发展。本文从我国走私犯罪的危害和现状进行论述,为下文 开展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分析 出其预防和控制措施, 从而能够减少走私犯罪, 维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市场经济,走私犯罪,预防与控制,对策

  一、我国走私犯罪历史和现状

  ( 一 ) 走私犯罪现状

  现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的 金额和案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和利 益。走私犯罪,是指单位和个人故意违反海关法规 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检查,非法 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货物、 货币、金银或其他物品进出国 (边) 境的行为,或 者偷逃应缴关税,破坏国家对外贸易和进出口物品的管理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依据 1997 年 12 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 > 确定罪名的规定 》( 以下简称《规定》), 走 私犯罪的种类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 罪;走私文物罪;走私毒品罪等 [1] 。这种行为严重 损害了国家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走私犯罪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如表 1 所示,为走私犯罪的特征和趋势。

\

 

  ( 二 ) 走私犯罪的危害

  1.侵犯国家主权,损害国家利益。走私作为 逃避国家海关检测系统的一种方式,而国家具有 对外贸易管辖权,走私无疑是一种侵犯国家主权 行为。而且走私物品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稳 定,例如:一些毒品、枪支弹药的走私能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损害国家利益。

\

 

  2.扰乱市场秩序。一些走私商品与我国市场 流通的商品具有较大的差别,许多不法分子利用 国际商品的差价来谋取利益,这些低价格的商品 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等现 象。同时,我国一些低价商品通过走私途径运输到国外,也能够严重影响国际市场和国家名誉,破坏 我们的对外贸易市场。

  3.破坏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现如今,许多不 法分子通过走私的方式来偷税漏税,影响国家财 政收入。据海关总署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 2021 年侦办的走私犯罪高达 4259 起,其中通过偷 税漏税的走私途径金额高达 12.2 亿元,对我国社 会经济体系造成了破坏。走私犯罪使我国财政收 入来源减少,许多财政落入到不法分子手中,影响 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使我国失去了对关税调节 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体系。

  4.危害本国企业的发展。不法分子通过走私 犯罪将商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流入市场,使 本国企业商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本国企业的 市场份额减少,严重影响了本国企业的发展。而且 我国企业正在转型升级、深化改革过程中,走私犯 罪活动的增加,使本国企业的发展受阻,难以实现 企业的转型升级,导致本国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5.严重扰乱社会治安。走私犯罪活动能够带 动不良风气,许多人可能会为了利益而尝试从事 走私犯罪活动。一方面,走私犯罪活动变得越来越 频繁,出现难以预防和控制的现象。另一方面,枪 支弹药、毒品运输到我国,破坏我国社会环境,严 重扰乱社会治安,对我国人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极 大的威胁。

  ( 三 ) 走私犯罪的成因

  开展走私犯罪成因的研究,其目的是找到其 根本原因,有利于对走私犯罪活动进行预防和控 制。走私犯罪活动的成因主要分为五大类:

  1.经济原因。经济原因是走私犯罪活动最关 键的成因之一。许多走私犯罪人员利用国际与国 内产品的差价来谋取利益,开展一系列的走私活 动,从而将国外产品以低于市场价卖给中国,获取 高额的利润。例如:在 2018 年海关侦破的重大冷 冻肉走私案中,其走私的冷冻肉比市场价低几十 元,一吨冷冻肉的获利高达 10 万元。而且这些冷 冻肉不符合国家标准,多数为过期肉、添加多量化 学剂肉和病肉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 且在经济诱惑下,部分执法部门也开始纵容走私 犯罪活动,保护和支持走私犯罪活动,成为走私犯 罪活动的“保护伞 ”,导致走私犯罪活动在其地方 频繁发生,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2.制度原因。现如今,走私犯罪的形式多种 多样,而我国缺乏完善的走私犯罪活动制度,在 管理体系中缺乏管理和难以管理等问题,导致走 私活动频繁发生。也存在着对走私犯罪活动管理 较多,缺乏对走私犯罪执法人员和海关体系的管 理,缺乏相应的制度,导致走私犯罪不断增加。

  3 .地理原因。我国陆地边界线长 2.1 万公里,海岸线长 1.8 万公里,且走私活动多发生在边 境地区,导致我国走私犯罪难以管理 [2] 。我国的 边界线和海岸线较长,使对边境难以管理,许多不 法分子制定不同的运输路线,导致走私犯罪活动 难以遏制。

  4.观念原因。走私犯罪活动难以从表面看出 其危害,不会直接地对个人造成威胁,不存在特定 的受害人,导致许多单位、个人对走私犯罪活动的 认识较浅,难以了解其危害性,使单位、个人缺乏 正确的观念。一些海关人员和海关单位纵容走私 犯罪,导致走私犯罪活动频繁发生。

  5.执法原因。现如今,走私犯罪方式多样化, 执法人员存在着执法能力弱、执法素质低和打击 力度低等问题。首先,一些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 低,难以应对多变的走私犯罪活动,对走私犯罪 活动形式了解少;其次,一些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 低,容易接受不法分子的贿赂等,成为犯罪分子的 “保护伞 ”和“线人 ”等,使一些不法分子逍遥法 外,也使其走私活动逐渐猖狂,走私活动频繁发 生;最后,对于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低, 使许多不法分子敢于铤而走险,让走私犯罪活动 屡禁不止。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的预防与控 制对策

  ( 一 ) 走私犯罪的预防措施

  1.健全走私犯罪的法律制度

  健全走私犯罪活动的法律制度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预防走私犯罪。首先,政府单位应该明确各种 走私犯罪的法律制度,制定不同走私犯罪形式的 预防和打击措施,以减少不法分子开展走私犯罪 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海关环境;其次,加强海关系 统的执行能力,完善海关系统的制度,利用相关 的法律制度来制约走私犯罪执法人员接受贿赂、 包庇走私犯罪活动,加强健全海关体系的法律制 度,从而能够约束走私犯罪执法人员,提高海关执 法能力,有效预防走私犯罪的发生;最后,应该适 当地放松对危害较小物品的海关管制,利用法律 手段改善走私犯罪的环境,从根本上减少走私犯 罪活动。

  2 .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整顿国内市场。现 如今,许多走私商品多以低价来进行售卖,从中获 取利益,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秩 序,导致市场存在恶性竞争。因此,本国企业应该 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改善企业产品的价格,让企 业产品与国际价格接近,减少国际与国内商品的 价格差,从而能够有效预防走私犯罪活动。要加强 我国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国际的差距,从根本上减少走私犯罪活动的发生,有效预防走私犯罪活动 的发生。也要整顿国内市场,利用“海上抓、岸上 抓、市场捕 ”的方式进行整顿,加强市场管理和监 督,使国内市场变得规范化 [3] 。

  3.加强对走私犯罪相关系统的监督。加强海 关系统的监督能够有效地削减地方保护主义,提 高走私犯罪的预防能力。一方面,应该加强中央 政府对地方海关政府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 制,开展一系列消减地方保护主义的活动,强化对 外贸易的制约机制,从而有效预防走私犯罪活动 在地方“保护伞 ”下的活动,营造良好的预防走 私犯罪系统。另一方面,适当扩大地方的自主经营 权,消除地方政府以不法渠道获取利益的方式,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法分子对走私犯罪执法人 员的贿赂等。

  4 .加强宣传和走私犯罪侦破队伍建设。首先,应该加强对走私犯罪危害的宣传,让执法人 员、个人和企业了解到走私犯罪的危害和后果, 了解走私犯罪的相关知识,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预防走私犯罪;其次,加强研发走私犯罪检测设 备。现如今,走私犯罪手段多样化,传统的检测设 备难以高效、准确地检测出走私物品。因此,必须 要加强高技术设备的研发,利用互联网、无线传感 设备等先进技术开展走私犯罪物品的检测,从而 能预防走私犯罪活动;最后,应该加强走私犯罪侦 破队伍的建设,提高侦破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有效 地打击走私犯罪团队,从而能够威慑其他走私团 队,预防走私犯罪活动的开展。

  ( 二 ) 走私犯罪的控制对策

  1.提高单位对走私活动的控制能力。首先, 扩大走私犯罪的侦查途径。现如今,走私犯罪已经 从沿海、边境地区蔓延到内陆,出现了许多黑市交 易和非法买卖等,导致国内对于走私的需求不断 增加。因此,必须要扩大走私犯罪的侦查途径, 不仅要在沿海地区开展相应的侦查活动,也要在 内陆地区打击和控制走私犯罪;其次,加强单位内 部的控制能力,避免执法人员遭受贿赂等,坚决杜 绝“保护伞 ”“特殊通道 ”等现象的发生 [4];再 次,应该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做到信息共享和协 调配合;最后,必须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 法治理、源头治理等方法,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 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等,从而能 够提高对走私活动的控制能力。健全“政府 + 市场 ”的纠纷解决合作方式,强化“互联网 + ”领域 的纠纷治理效果,从而实现对走私犯罪活动有效 的控制,减少走私犯罪活动,保证国家利益和社会 稳定。

\

 

  2.完善刑法规制,严厉追究法律责任。应完善刑法制度,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首先,完 善走私犯罪相关《刑法 》规定的内容,明确走私 内容及处罚方法。例如:《确定罪名规定 》就《刑 法修正案 (七)》 增设的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 物、物品罪和《刑法修正案 (八 )》 修正的走私普 通货物、物品罪两个罪名制定了定罪量刑标准, 明确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 10 万元以 上的即应定罪处罚;其次,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和 走私犯罪的方式及时修正刑法制度。例如:《刑法 修正案 (八 )》 取消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 量刑的数额标准,《刑法修正案 (八 )》 施行后, 使刑法制度更加完善,严厉追究走私犯罪法律责 任,并且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走私犯罪的类型和处 罚方法 [5] 。例如:在海关缉私中,人民币、走私货 币给国家贸易管制和金融、外汇管理秩序带来严 重的危害,大量走私出境的货币成了走私分子在 境外购买私货的本钱,但是在《刑法 》中却只规 定了“走私伪造货币罪”, 而将走私货币的犯罪行 为作为一种逃汇的犯罪行为按逃汇罪处理,而在 修正后规定了走私货币的罪名;最后,必须要加强 对走私犯罪活动的司法处理,加强对走私犯罪的 处罚力度,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有效控制 走私犯罪活动。同时,在加强对走私犯罪活动的 司法处理时,也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处罚, 杜绝过度依靠法律等现象。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走私犯罪的危 害越来越大,犯罪活动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因 此,必须要加强对走私犯罪活动预防和控制的 研究,寻找预防和控制机制,从根本上减少走私 违法活动。本文通过对走私活动的危害、成因进 行论述,为下文对预防机制和控制机制的研究提 供思路和依据。通过健全走私犯罪的法律制度、 加强对走私犯罪系统的监督和加强宣传等方式预 防走私犯罪活动的发生,并且通过提高单位对走 私活动的控制能力、完善刑法规制和严厉追究法 律责任等控制走私犯罪活动,从而更好地保障我 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民众权益,确保我国能够和 谐、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坚.对走私犯罪中若干争议问题的思考[J].犯罪研究,2015(4):88-93.

  [2] 李强,徐明玉.云南边境地区打击走私犯罪侦查难点及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7(6):84-87.

  [3] 金华捷,李舒俊.自贸区走私犯罪停止形态相关问题探讨[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27(1):99-103.

  [4] 底野萍,朱洁.对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犯罪案件的几点分析及打击对策[J].犯罪研究,2013(1):34-36.

  [5] 刘忠,刘一人.论伪报价格类走私犯罪案件的侦查[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6.28(5):24-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540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