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近年来,电脑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 与此同时上网人群也越来越低龄化,大幅度提升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率,引起了社会的特别关 注。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犯罪智能化、作案范围大以及犯罪主体学历低等几个特点;从犯罪原因方 面而言,青少年网络犯罪多受到网络法制体系缺乏、学校与家庭监管不到位以及自身成长等因素 影响。故而,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社会各部门的齐抓共管,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 育来为青少年构建良好的网络氛围, 形成网络文明。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犯罪; 特点; 原因; 预防
在信息化背景下,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尤为普遍, 也是当前愈加突出的一个新问题与新情况, 青 少年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 会直接影响公众 安全与社会安定, 甚至会降低家庭幸福, 危害网络 安全。为了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予以有效地管控, 本 文将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危害进行揭示, 通过 明确其中的成因, 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分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现实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作为不断探索、喜爱新 奇事物的新一代, 也是网络界的主力军。但是虚拟 世界信息较为混沌, 不受任何门槛、地域以及时空 的限制, 既能让我们随时掌握新鲜的资讯信息, 了 解天下大事, 也存在着诸多不可控因素, 带来一些 弊端及负面影响。即便国家安全网监部门在面对 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也难以“ 面面俱到 ”。网络 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视听造成严重的混淆, 其中 不乏血腥、暴力以及反动的负能量, 若不能正确认 知、辨识, 必将会导致青少年深陷犯罪的漩涡中, 故而为了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予以有效预防, 对犯 罪成因的分析迫在眉睫 [1] 。
二、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的原因
(一) 网络为犯罪提供了场所和机会
在互联网聊天时, 不会受到年龄、性别、时 空、地域的阻碍, 可以促进不相识或相识的人随时 交流, 为人们宣泄自己的情感提供了平台, 降低了 人们当面交流时产生的摩擦, 但在网络交流中, 也 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机遇。
(二) 青少年生理特点的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也是形成价值 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阶段, 天生敏感好 奇, 思想也愈来愈成熟, 特别热爱模仿, 但由于自 我约束能力不强, 易冲动, 涉世较浅, 当接触社会丑恶现象以及外界不良思想时,不但容易沉迷于色情、暴力之中, 还会缺失信念, 动摇理想, 贪图 一时满足, 从而盲目冲动, 不去考虑后果, 最终走 上违法犯罪道路 [2] 。
(三) 家庭方面的原因
青少年自身情感意识是决定青少年犯罪的主 要因素。众所周知, 子女的首任教师就是父母, 其 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 到青少年的思想、爱好、品德以及心理健康情况。 通过大量实践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监狱与看守所 内 14~25 周岁的服刑人员中有 38.3% 是父母离异, 可见父母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四) 学校缺乏良好的环境
随着青少年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 学生想要 实现梦想的最佳途径就是求学。一些学校在此背 景下, 为了提高升学率, 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 育、道德教育以及政治思想教育, 盲目超越学生的 身心成长阶段, 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 忽 视了应有的心灵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 一些学校 个别老师为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对成绩落后生或 问题学生采取变相体罚的手段, 教育方法不够科 学, 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不仅加大了辍学、弃 学概率, 还会形成青少年流浪社会的局面 [3] 。
(五) 网吧管理不规范
营利是所有网吧的目的, 为了获取经济效益 最大化, 有的网吧甚至违背了国家禁止未成年人 进入网吧上网的有关规定, 专门面向未成年人开 放, 这些网吧多数在学校周边, 吸引了大量学生上 网。对于网吧管理中存在的明显问题, 有的职能管 理部门选择无视, 使得这些违规网吧一直在持续 经营。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
青少年网络犯罪从犯罪构成方面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犯罪主体是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群, 多为 18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使得社会各界 愈来愈重视青少年网络犯罪。现阶段, 需要从家 庭、学校层面进行正确引导。其次, 政府要当好最 高监护人, 运用高科技手段, 打造纯洁的网络环 境, 积极构建网络文明, 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化, 指引青少年健康上网, 进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 战争。
(一) 对青少年实施网络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
青少年要正确使用网络, 了解网络的作用, 正 确认识网络, 知道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 通过提 升边界意识, 增强青少年的网络法制观念与网络 道德素养。第一, 要提升未成年人对网络的认知 与明辨是非能力, 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观, 使其思想层面上能够形成一道“ 防火 墙 ”, 以此来对网络犯罪予以有效预防;不点击有 害内容的网页, 作为一名网民要有责任感, 不传 谣、不信谣;通过提升网络道德意识, 规范青少年 自身言行。第二, 对青少年加大网络法制教育力 度, 增强其网络法制观念,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提 高青少年对不良网络内容的免疫力, 使他们更加 守法、懂法 [4] 。
(二) 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强强联手, 构建 防范体系
第一, 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 例如学习 乐器、书法以及绘画等, 通过提升青少年的兴趣爱 好, 消减青少年对网络的吸引力。家长、学校还应 多引导青少年参加关爱孤寡老人、书画艺术展览、 文艺演出以及郊游等社会活动, 感受这些活动开 展的意义, 以此来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拓宽其 视野, 使青少年能够远离网络, 最大程度降低网络 犯罪概率。第二, 社会也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网络犯 罪现象, 社会各界、家庭以及学校都要肩负重任, 携手完成这项综合治理系统工程。第三, 家庭和学 校要对青少年上网给予正确指导, 实现科学、安全 以及绿色上网, 给青少年更多的关爱。第四, 要大 力开展网络宣传教育, 在宣传教材中纳入近年来比 较典型的网络犯罪案例, 让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到 网络犯罪带来的危害性, 不断引导青少年远离游戏 厅、黑网吧, 做到健康、文明上网 [5] 。
(三)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 提高防范技术
第一, 网络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互联网各入 口进行严密监控, 将“ 防火墙 ”作用最大程度发 挥出来, 严格“ 过滤 ”互联网内容, 实现自动锁 住那些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站及与赌博、暴 力、淫秽等相关的搜索关键词, 防止青少年与各种 不良网络内容接触; 管理部门要努力构建符合实 际的网络游戏市场准入制度和开发审查、把关制 度, 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 防止有害信息的制作与 传播, 将网络不健康信息抑制在源头, 打造健康的 网络环境。第二, 不断引进高新科技, 加大网络安 全性, 完善网络秩序, 全面检疫网络信息, 通过对互联 网有害信息的 自动过滤、识别, 降低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接触, 使青少年浏览到更加绿色的网 页, 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6] 。
(四) 打造安全网络系统,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应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通过制定网络 经营管理机制, 使网络的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化、标 准化。第一, 文化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市场监督部 门应加大协作力度, 将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 挥出来, 推动“ 网吧 ”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 对违 规经营的游戏厅和网吧必须严惩、查封或停业整 顿, 做到对与青少年相关服务场所的重点监督和 管理, 依法取缔黑网吧。第二,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要将网吧安全管理责任充分落实下去, 让网吧管 理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经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 追究违规经营者的刑事责任, 给予查封、整顿以及 停业等处理 [7] 。
(五) 健全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 提升执法水平
既要禁止网络上不健康内容的传播, 还要重 视日常教育的开展。青少年网络犯罪主体具有一 定的特殊性, 故而要尽快完善关于青少年网络犯 罪的法律法规。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此过程中, 应 严格查处为那些“ 黑网吧 ”充当“ 保护伞 ”的部 门, 加大检查与监督力度, 对渎职或失职的工作人 员必须依法依规严格查处。其次, 应构建完善的网 络公安团队, 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 依托高素 质的网络警察及时修补网络漏洞, 不断提升网络 犯罪侦查能力, 对网络系统做到安全管理、监督以 及维护, 以此来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总而言之, 青少年网络犯罪不可小觑, 其已成 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故而为了降低 青少年网络犯罪概率, 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 将网络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通过构 建完善的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法制体系, 避免青 少年犯罪事件的发生, 从而推动社会的健康、长足 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玮丽.青少年网络犯罪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97.
[2] 刘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9):27-28.
[3] 丁红.青少年网络犯罪之探析[J].理论月刊,2010(11):181-182.
[4] 王宁霞,王斌,巍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292-300.
[5] 孙景仙,安永勇.网络犯罪研究[M].北京: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6:104-106.
[6] 马柳颖. 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J].法治研究,2015(4):93-97.
[7] 孙玉欣,赵向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J].青
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94-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3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