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参考组(48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参考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等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6MWT)明显大于参考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能够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
本文引用格式:陈小洁,于丽丽,王钧鹤.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117-118.
0引言
冠心病为中老年常见病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临床研究发现本病发生与年龄、性别、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遗传、肥胖等多因素有关,患者心脏射血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1]。冠心病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抗血栓及调脂等为主,近年来阿托伐他汀及曲美他嗪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普遍使用,然而临床多单一用药,关于药物联合应用价值研究较少。为进一步验证药物联合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价值,作者选取96例患者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共计96例冠心病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观察组(48例)与参考组(48例)。观察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50-83岁,平均(67.89±3.33)岁;病程1-18年,平均(7.88±2.02)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参考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50-83岁,平均(67.75±3.30)岁;病程1-18年,平均(7.91±2.07)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①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等检查完善,且符合《实用冠心病学》[2]相关诊断标准;②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Ⅳ级;③近半年内未接受过冠心病治疗及相似试验;④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药物成分过敏患者;②肿瘤、心衰及肝肾严重并发症;③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者;④治疗依从性差患者。
1.3方法。患者均接受扩张血管、β-受体阻断剂、利尿及吸氧等常规治疗。参考组再次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1片/次,3次/天,随餐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初始剂量10mg/次,1次/天,服药4周后,可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天。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等心功能指标;②6 MWT[3]:地面画一条30.5 m的直线,受试者沿直线快速来回行走,直至6 min结束。试验期间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则试验终止;③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④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疗效判定。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且疼痛程度减轻,心功能恢复Ⅰ级;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4]。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48×100%。
1.6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33例、13例、2例),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显效、有效、无效分别26例、10例、1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362,P=0.000)。
2.2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LVEF、LVEDD及LVPW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分别为(49.87±4.58)%、
(50.38±3.60)mm及(9.36±0.80)mm,参考组LVEF、LVEDD及LVPW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分别为(44.10±3.89)%、(64.44±4.00)mm及(12.77±0.90)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6.653,P1=0.000;
T2=18.101,P2=0.000;T3=19.620,P3=0.000)。
2.3两组6MWT比较。观察组6MWT为(350.92±21.12)m,参考组6MWT为(312.17±20.76)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065,P=0.000)。
2.4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1.75±0.28)次/周、(2.99±0.63)min,参考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2.77±0.30)次/周、(4.00±0.7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17.221,P1=0.000;T2=7.430,P2=0.000)。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胃部不适、疲乏各1例);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胃部不适2例、肌肉疼痛1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1,P=0.646)。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及猝死5类[5],以往临床认为冠状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阻塞、狭窄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在其发生机制中,炎症以及栓塞亦有参与。指南提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仍然以药物、血运重建治疗以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为主,其中药物治疗为所有治疗的基础。
曲美他嗪为心肌梗死预防治疗的常用药物,能够调节心肌细胞代谢水平,直接保护心肌细胞,保存血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阻滞细胞内ATP水平的下降,从而实现心功能的改善。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总有效率相对较低,患者多需借助于其他的物理手段来治疗[6],治疗成本增加、治疗体验下降,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主张联合用药治疗。阿托伐他汀为临床调脂降压的一线药物,随着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这一机制的明确,阿托伐他汀逐渐被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7]。我院在部分冠心病的治疗中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同时患者LVEF、LVEDD及LVPWd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分析认为与阿托伐他汀的独特的药理机制有关。作为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能够对肝脏内HMG-CoA胆固酶及还原酶的合成产生抑制,降低血浆内脂蛋白与胆固醇水平,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与摄取,达到理想的降脂效果,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维持时间均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参考组(P<0.05),与联合用药达到协同作用有关。观察组6MWT大于参考组(P<0.05),证明联合用药可提高患者心功能,对其生活质量起到间接作用。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未做特殊处理,证明了药物的安全性。然而有学者认为,高龄(≥65岁)为肌病的一项易感因素,因此在高龄患者用药时需谨慎。
总之,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缓解症状,同时药物安全性高,可作为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案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凯,陈英,王好问.60岁以上患者心肌桥与其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8):755-758.
[2]张鸿修,黄体钢.实用冠心病学[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曲美他嗪联合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4):376-379.
[4]王琳,菅颖,潘春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绞痛伴原发性失眠患者心肌保护及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2000-2002.
[5]许倡涛.TXNIP介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
[6]于永慧,张佩,刘剑刚,等.气血并治方有效组分干预H/R损伤心肌细胞AMPK相关糖脂代谢通路的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6):89-95.
[7]陈慧敏,许逸飞.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1):966-9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