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肛肠手术中罗派卡因和布卡因的效果比较(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06 14:18: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在肛肠手术中采用罗派卡因和布卡因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3 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病患 42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罗派卡因组和布卡因组,每组各 21 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使用了不同的麻醉药物之后,两组病患都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罗派卡因组病患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优于布卡因组,两组病患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肛肠手术中采用罗派卡因的效力较短,对病患的运动神经的阻滞较轻,有着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行。

关键词:布卡因;罗派卡因;肛肠手术

本文引用格式:刘红, 胡艳杰, 李敏,等. 肛肠手术中罗派卡因和布卡因的效果比较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92.

\

0引言

肛肠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病种达到上百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有三十多种,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直肠疼痛、坠胀、便血、腹痛、腹胀及腹泻等,目前患有肛肠疾病的人数有很多,但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肛肠手术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治疗手段,由于病变位置的上皮神经末梢特别丰富,对于疼痛较为敏感,因此大多数病患都由于害怕疼痛而拒绝接受手术治疗,所以手术麻醉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对比在肛肠手术中采用罗派卡因和布卡因的临床麻醉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3 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病患 42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罗派卡因组和布卡因组,
每组各 21 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身体状况、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手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之前对两组病患均进行凝血四项、肝肾功能、B 超、空腹血糖、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在手术前对病患的肠道进行清洁,在麻醉前依据病患的实际情况给予镇痛、镇静以及抗焦虑的药物。

胃肠道准备:选择合适的时间在手术之前将胃排空,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胃内容物呕吐、反流或者是误吸,并造成病患出现吸入性肺炎或者是窒息现象,病患在手术之前的12h 禁食,手术之前 4h 禁止饮水,确保胃内容物排空。

①罗派卡因组,给予罗派卡因组病患 10mg 0.75% 罗派卡因(生产厂家:AstraZeneca AB,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20249)2mL+10% 葡萄糖 1mL 的混合液进行麻醉,对病患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患采取右侧卧位,对病患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穿刺点选着腰 3~4 间隙,穿刺成功之后将麻醉药物缓慢的注入,在 10~30s 内注射完毕并退针,用敷料或者是创可贴对穿刺点进行覆盖,接着调整病患的体位进行肛肠手术 [2]。

②布卡因组,给予布卡因组病患 10mg 0.5% 布卡因2mL+10% 葡萄糖 1mL 的混合液进行麻醉,手术方式同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患的麻醉效果。
\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得出的数据使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2 检验,以 P<0.05 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患在使用了不同的麻醉药物之后,都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罗派卡因组病患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优于布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 1。

\

3讨论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大肠部位和肛门部位的各种疾病, 在肛门直肠肠段发生的较多,诱发肛肠疾病的外部因素主要有解剖因素、胚胎发育异常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 外部因素主要有长期久坐或是站立的工作因素、体质虚弱等导致的慢性疾病、不规则的饮食因素、以及排便异常因素等, 由于肛肠部位的上皮神经末梢特别丰富,对于疼痛较为敏感,因此麻醉效果对肛肠手术的进程以及病患的术后疼痛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罗派卡因是一种单一的对应结构体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与其他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一样,都是通过对神经细胞钠离子的通道进行抑制,从而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并且其是纯左旋式异构体,因此它的毒性比较低,而且作用时间较短,相较于布卡因以及利多卡因的安全性更高,据相关资料显示罗派卡因的最长镇痛时间长达 12h 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3]。在本次研究中,两组病患都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但罗派卡因组病患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优于布卡因组。

综上所述,肛肠手术中采用罗派卡因的效力较短,对病患的运动神经的阻滞较轻,有着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行。

参考文献:

[1]袁海波 , 简弄根 , 周志飞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微小剂量罗派卡因可行走腰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J]. 当代医学 ,2016,22(31):1-2.
[2]刘涌, 罗彧钰, 田丽. 罗派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骶管阻滞结合电针技术对肛肠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19(12):1361-1364.
[3]李华忠 , 何成兰 , 黄忠义 . 不同剂量低浓度罗派卡因侧卧位蛛网膜下腔阻滞于肛肠手术麻醉效应的比较 [J]. 广东医学 ,2017,38(3):472-475.

《肛肠手术中罗派卡因和布卡因的效果比较》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06/2018090602213042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