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喜辽妥在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中去痂疼痛和预防内瘘感染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09 15:38: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喜辽妥外敷在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中去痂疼痛及预防内瘘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0例长期在我院行钝针扣眼穿刺的血透患者按照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在钝针扣眼技术穿刺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洁皮肤后将喜辽妥软膏涂抹在钝针穿刺结痂处,用创可贴覆盖30分钟,消毒待干后,用无菌JMS 16G钝针帽尖沿结痂边缘从下而上去除结痂,进而消毒和穿刺的方法。对照组选择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洁穿刺点后,用与观察组相同的消毒、去痂方式后行穿刺的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根据自身去痂时的疼痛程度填写疼痛评分表,两组患者均予每2周、4周、8周和12周进行内瘘感染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和内瘘感染结果分析、总结和讨论。结果观察组以无痛和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为主,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29例患者认为喜辽妥能够软化结痂、减轻去痂疼痛,1例患者认为使用喜辽妥外敷无意义。观察组内瘘无感染,对照组2例内瘘出现流脓等严重感染,5例内瘘穿刺点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红肿及瘢痕,两组患者内瘘感染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辽妥外敷于穿刺点结合钝针帽尖去除结痂,能明显减轻去痂疼痛、保持结痂完整、软化结痂硬度、缩短去痂时长及预防内瘘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喜辽妥;钝针帽尖;扣眼穿刺;去痂;疼痛;内瘘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徐兴秀,代连华,何珊,等.喜辽妥在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中去痂疼痛和预防内瘘感染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37-138.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正以10%的速度递增,动静脉内瘘成为了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1-2]。而钝针扣眼穿刺能有效预防内瘘并发症,已成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首选[3]。研究证明:患者在钝针扣眼穿刺和锐针穿刺之间的疼痛没有区别。钝针扣眼穿刺的疼痛主要来源于去除结痂过程。结痂是扣眼穿刺的标志,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技术穿刺,必须在穿刺前去除结痂,否则钝针无法进入血管[8]。去除结痂的过程导致患者对内瘘穿刺产生了恐惧感,形成“疼痛-焦虑”恶性循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2]。为了减轻患者钝针扣眼穿刺的疼痛感,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去痂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我科采用了喜辽妥外敷的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预防内瘘感染,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院以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道、且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大于1年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以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道;②长期选择钝针扣眼穿刺技术穿刺;③内瘘血管条件佳;④神志清楚;
⑤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以长期CUFF管、临时管为透析通道;②长期选择锐针区域穿刺;③内瘘血管条件欠佳;④神志不清;⑤依从性较差。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7-55岁,平均为40.43岁;学历为初中以上,病程1.5-6年,每周透析3次。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0-55岁,平均为49.17岁;学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病程2-6年,每周透析3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学历、透析频率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在行钝针扣眼穿刺30分钟前,用肥皂及流动温水冲洗穿刺手臂及穿刺点后,选用德国Mobilat Produktions Gmbh生产的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即喜辽妥)涂抹于内瘘穿刺点处,用纱布或者创可贴覆盖,稍用力按摩穿刺点处,30分钟后用蘸取安尔碘的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顺时针消毒一遍后,再逆时针消毒一遍,每次消毒直径>5 cm。按照无菌操作技术的要求,从钝针尾部撕开包装,左手沿针尾部从包装袋内取出无菌的JMS16 G钝针,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住针帽,用针帽尖沿结痂边缘从下而上去除结痂,再用消毒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后,手持穿刺针后部据针柄1 cm处的软管从穿刺点沿隧道边捻转边进针,进针后确认回血无血栓,用胶带交叉固定即可。对照组选择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洁穿刺点后,用与观察组相同的方法行消毒和去痂。两组患者均每2周、4周、8周和12周进行内瘘感染评估[7]。

        1.2.2 采用观察组及对照组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填写疼痛程度分级法(NRS)表格,根据疼痛评分表的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疼痛强度量表又称数字类比表,此法要求患者用0-10分描述疼痛强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5]。

2 结果

        2.1 采用喜辽妥外敷结合钝针帽尖去除结痂,观察组以无痛和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为主,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29例患者认为喜辽妥能够软化结痂、减轻去痂疼痛,1例患者认为使用喜辽妥外敷无意义,这可能与患者的较低疼痛阈值有关,见表1。


\


2.2 观察组内瘘无感染,对照组中出现2例内瘘严重感染,5例内瘘穿刺点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红肿及瘢痕,两组患者内瘘感染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 结论

        3.1 喜疗妥软膏的主要成分为多磺酸基粘多糖,每100 g乳剂或凝胶剂中含有多磺酸基粘多糖类2500 U,经过皮肤吸收后能够迅速穿透皮肤分布在皮下组织内,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和加速血肿的吸收,从而具有抗炎、抑制疤痕的形成及软化疤痕的作用[9]。药物本身具有抗炎的药理,涂抹在内瘘表面能够避免内瘘感染,对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穿刺前30分钟将喜辽妥涂抹在穿刺结痂处,能够软化结痂,使结痂容易与皮肤分离,从而减少去痂时长和减轻患者去痂疼痛感,保持结痂完整性,使结痂去除更加彻底,让内瘘保持美观。

       3.2 在药膏上覆盖创可贴,能够使药物充分渗透入皮肤,也能避免在按摩时药分游走而降低软化效果。手持穿刺针后部距针柄1 cm处的软管的持针部位行扣眼穿刺,能有效减少穿刺疼痛,增加患者面对内瘘穿刺的信心。

        3.3 相比于用20 mL一次性无菌针头的斜面刮除血痂[4]、16号钢针[5]、无菌小镊子[6]等材料去除结痂,用钝针帽尖去痂取材更方便,缩短去痂时长的同时,避免交叉感染。针帽尖的滞钝,能有效地避免去痂时内瘘渗血,减少执业暴露的风险,减轻患者的去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4 喜疗妥能够预防内瘘感染、减少对内瘘周围皮肤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增加内瘘的使用寿命。

       总之,喜辽妥外敷对减轻患者的去痂疼痛和预防内瘘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乔时秀,张蕾.钝针与锐针穿刺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学,2015,10(29):269-270.
[2] 张咪咪.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进展[J].饮食保健,2017,21(4):372-373.
[3] 余美芳,徐青,张青春.动静脉内瘘钝针与锐针扣眼法穿刺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4):73-74.
[4] 张明哲,谷红霞.血液透析中钝针穿刺对自体动静脉内楼的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12(36):1437-1438.
[5]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科学量表手册[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6] 时云亚,张金霞,丁晓仙.红霉素软膏应用在钝针扣眼穿刺中的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7(18):75-75.
[7] 邓长虹.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隧道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35.
[8] 沈卫利,沈丹琴.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3):126-127.
[9] 吴静,甘晓英.红花酒精湿热敷加喜辽妥在保护动静脉内瘘血管中的应用[M].2016,6(28):3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